昨天晚上坐到床上,本来准备把我这本还剩不多的书看完,可是没看多久,就感觉到太瞌睡了,于是不到九点就睡下了,一觉醒来,四点多了。
于是给老公聊天的时候,我就说:“昨天一下坐了七个小时的车,太累了,所以才睡那么早。”
当我说完,他说:“你坐了七个小时的车,那我开了七个小时的车呢,我累不累?”
我当时就说:“我只是在表达我很累,我并没有说你不累,为啥要在咱俩中要比较个谁更累呢?你换句话说说。”
于是他换句话说:“是的,坐七个小时的车也确实很累。”
我觉得听到这句话,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
然后我俩就刚才这几句话的沟通进行分析,如果一定非要分出谁更累?那也是我比他累。从精神状态上来看,他比我精神,我不到九点都睡着了;从做这事情的动力上来说,是他的事儿,我只是陪同。
感想:
1、一定要尊重一个人的感受,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的感受,因为别人的感受你不能感受到。
试想生活中,孩子给我们说他很累的时候,大人往往会说:“累啥累啊,你啥事也没干,或者说大人干一天活了不累吗?”
2、学会接话技术,不仅是接着一个人的话,还要能够接着他发出的能量,无论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接住才得以流动。
哪怕刚才我说“我很累”发出的是抱怨的负能量,他能接住我的话,这份能量就得以流动了,我也被看见了,我的感受也被尊重了,这句话这件事这份情绪就过去了。
3、一个人累不累以自己的感觉为准,不是看他干了多少活,有时候什么事也没做,依然的感觉很累。
有身体上的累,有心累,因为一个人的心里活动是特别复杂的,尤其是有情绪,有纠结这些内耗能量也是巨大的,它会让一个人一天什么事也没干,也依然感觉到身心疲惫。
所以既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感受,也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感受,并学会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作为成年人,也可以经常问问自己累不累?学会觉察自己,梳理自己,安慰自己,把自己打理好。
“我”是一切的根源,把“我”打理好了,才会拥有更多美好。
20210203叶雪白每日一省97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