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仪式,一下让我想起了古代仁人志士的磕头结拜、歃血为盟,或者是高呼口号、摇旗呐喊,像桃园三结义一样,成为了异性兄弟之后,精神里充斥的都是为彼此两肋插刀。否则就没有了发自内心的那种壮怀激烈,也缺少了对仪式敬畏的心态。
对于仪式感,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所以百度了一下: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那么,是否可以说仪式感就是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有一种美好的对待方式呢?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每个人对待生活都将会是认真的。
也许你会说,谁对生活不是认真的?谁不想将生活过得更好?是的,大家都想将日子过成诗和远方,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生活里不仅没有诗,连憧憬的远方也渐行渐远,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呢?
1
当我们将生活分割成不同的桥段,会发现每个日子里即使同一件事,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仪式感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静好。
朋友小Z的办公桌上,永远摆着一束鲜花,每周一换,并且每天在朋友圈里发上两张照片,写上新的一天自己的心情。我曾经和她开玩笑说,每周一束花不是很奢侈,但是有什么用处呢?花开终有落,一周之后花枯萎了,也就扔了,心情许是更不好,不如给自己买点衣服、化妆品,比较实用。她听了后说,这个你不懂。第一,我喜欢花,想让自己每天都有花相伴,看到这束花,心情会格外好,所有的烦恼都会付之一炬。第二,衣服和化妆品肯定会买,因为那是我直面生活的最直接表达方式,必须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但是一束花所起的作用,却是其他物品所无法替代的。它不仅可以给我带来愉悦的心情,也可以渲染工作环境,影响周围人的心情,我感觉自己能够用一束花影响很多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每天做一件很快乐的事不是很值得吗?第三,这是我对生活的态度。也许大家认为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来达到这种仪式感的效果,但那不是我喜欢的样子。每个人对待生活都应该有自己的方式,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对待你,而我只是想让生活中每一天都有春天相伴而已。
听了她的话,我深有感触。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自己完全可以选择换一种方式生活,换一种面孔对待自我,为什么要说“不”呢?
每天清晨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告诉自己新的一天有新的开始,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认真享受着牛奶、蛋糕拼盘相搭的早餐;工作之余都要抽出时间,倒一杯咖啡,放下头脑中所有的繁冗,静静地享受一下阳光的温暖;穿上户外装束和驴友们一起登山观景等等。一句话、一个微笑、一身得体的装扮、一个礼节性动作、这些都是仪式感的体现,她们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我们自己对生活重视起来,生活才能对我们越来越眷顾,慢慢地,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所改观,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可见,身边的每一件事,如果我们都能够认真对待,都带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心态,那么,生命就会从平淡中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2
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并且从灵魂深处有种敬畏心理,就是最好的仪式感。
朋友小C喜欢钻研各种美食,每天和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柴米油盐,下班后,就沉浸在厨房里,按照书中的程序一点一点地学习,实验成功后,做一桌子菜,邀请我们去她家,品尝她的手艺。在餐桌上,小C会将每一道菜的用料、味道给我们进行讲解,然后让我们感受。我对她说,一个吃饭,需要这样认真吗?有些事但凡能达到你预期目的就已经很不错了。小C很郑重地说:“这怎么能是将就的事呢?吃饭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据德国科学杂志Geo Wissen公布的人类学调查表示:一个人近5年的时光从碗边流过,全部用于吃喝。你说人生有几个五年?一件事情糊弄五年,是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我语塞。
她接着说:饮食是一种文化,里面蕴含的知识丰富着呢!你看我这每一道菜用什么样的盘子来盛放,摆成什么形状,料、色、香、味、型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这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每一道菜的烹饪,对于我来说,就像制作一件艺术品,每当看到自己做出的菜,都感觉很有成就感,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所以,这不光是一个“吃”的问题,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就像茶道的煮、洗、冲、滤、倒、闻、品……一系列工序,耶稣教的信徒在吃饭前要先进行祷告一样,现在人们缺少的就是这种仪式感,所以才让生活过成了一潭死水。
我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道理。
同样生活在一个空间,有人把日子过成了诗,而有人却把日子过湿了。
究其原因,其实都在大家的意识中潜藏着,只不过很多人习惯了生活的平淡无奇,或者说无聊至极。
3
《小王子》里,小王子和他驯养的狐狸之间有一段对话。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
小王子问:“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而人生没有预约。对于我们,不知道下一刻即将发生什么。所以,在每个重复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仪式感来体现幸福的价值,使下一刻与此刻不同,使每个明天都与昨天不同,在有限的时间里,最起码让自己的生命得到自我的认可和尊重。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过:“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父母给我们一个隆重的仪式,但是我们不知道;当我们去世的时候,子女给我们一个隆重的仪式,我们依然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岁月里,用最庄重认真的态度来面对每一天,让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带有仪式感,如同交响乐的序曲,让我们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将忧伤的生活过得充满阳光,将无聊的日子过得富有情趣,就是每个人对人生负责的态度,就是对自己——一个生命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