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成为去年电影市场的热门题材,《悲伤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都获得了社会强烈的共鸣,我看了以后颇有感触。《少年的你》看似讲述一个以暴制暴的故事,但其实反应的是家庭教育问题。魏莱的家庭和陈念的家庭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比较富裕,后者却天天躲债,前者控制孩子,后者放任孩子,这是两个极端,但又殊途同归,两个家庭的父母都没有真正去聆听和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无论是像魏莱的父母那样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期望行动,并在魏莱犯错时过度保护孩子,还是像陈念妈妈这样对孩子不闻不问,把孩子彻底当成一个成年人来对待,都会让孩子产生孤立感,觉得自己不被父母尊重,自己的诉求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注。这会让孩子向以下任意一个方向发展:
1.内心充满真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恐惧感,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严重时会通过自我伤害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痛苦;
2.将自己的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让她们也体验到类似需求不被满足时受辱的感觉。
前者往往是被欺凌者,后者往往变为欺凌者。
作为父母,我们面对孩子欺负别人和被别人欺负时的重视程度和行为模式是有差别的。当孩子欺负别人时,我们往往和孩子讲讲道理,打一顿,或和别人道个歉就完事了,孩子无法体会到欺凌行为的真正后果是什么;当孩子被别人欺负时,我们却为了保护孩子,与老师、学校和对方家长过度周璇,甚至鼓励孩子以暴制暴。社会过渡关注被欺凌的孩子,谴责欺凌者,可是欺凌者也是受害者,我们却忽视了这两者背后共同的问题,即孩子的真实需求被忽视了。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自信心是避免陷入校园欺凌悲剧的关键,而这两者都是建立在孩子的真实情感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
孩子在学校打了同学,如果我们以打孩子作为惩戒,其实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小孩或力量弱小的人,就不能打人,但如果你是成年人,打人就没关系。当然孩子必须为他的行为导致的结果负责,可以道歉,但只为打架的行为道歉,而对于打架的目的,才是父母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那是孩子在表达他的真实需求。孩子打架,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在某些方面没有力量,作为家长,要去了解孩子心里缺失力量的那部分,花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消极的感受,教导孩子使用暴力以外的方式和他人交流,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同时引导孩子去感受被他欺负的孩子的痛苦,让孩子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电影中的魏莱,为什么挑选胡小蝶和陈念作为欺凌对象呢?恶霸能够“嗅到”目标的恐惧,但同时也会探测到对方的自信光环,不自信的孩子往往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当同学嘲笑你的孩子头发难看时,如果你的孩子能反唇相讥:“我碰巧很喜欢自己的头发,非常感谢你。”对方就不会再来欺负你的孩子,因为孩子身上的硬气和内心那种自信的力量,会让别人产生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父母要在家鼓励孩子自由表达他们的观点,自主地做决定,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那么孩子在学校也很容找到这种感觉。
与其怪罪学校的管理,抱怨社会不良的价值观,指责其他家长不管不顾,不如把视线挪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看看孩子到底想和你说什么,耐心聆听,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引导和帮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想法,逐步建立孩子的自信,并潜移默化地将平等沟通、相互尊重、理解对方视为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规则,你的孩子一定不会去欺负别人,同时也不会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