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聊太极的,都不是太极爱好者
文‖趋贤
这个社会很奇妙,很多事情不可想象。这个社会也很美妙,美就美在处处充满希望,妙就妙在处处充满不确定性,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变”“化”莫测。
在太极的世界里,稀里糊涂的混混了很多年,师父教的,师兄弟教的,同行同道拳友相互交流的,自己所见所闻的,包括从书本上了解的,对太极有了一定的三观。这三观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不敢说对,但也错不了哪里去。一层功夫一层理。但我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跟我聊太极的,都不是太极爱好者。
很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导致了如此这般的景象?细思极恐,原来很多人陷入了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假象当中去。
很多跟我聊太极的,因为他们没接触过太极,没被太极同化,所以反而还保留了那一份天真,他们常常问这些问题:什么是太极拳?听说有内气,内气到底是什么?太极练起来这么慢,很枯燥的,我可静不下心来去练……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彼此知道习练多年太极的人,一见面聊的话题是什么?不聊,先摸手。然后评论这不对,那不对,其实他们不知道,最不是的是自己。你赢得是靠太极的东西或是技术赢的吗?还是靠你多年懒得运动积累下来的一身脂肪与肌肉的力量?拳论说大力胜小力,非先天之学也,不足言太极。
前两天与一位师兄聊天,他说与人摸手,对方会叫我放松放松不要用力,等我放松了没有力了,对方就一个力量把我推动了,真是无语。我学乖了,第二次等我暗暗用力然后我说放松了,对方就没辙了,他也不知道我有没有放松下来,他就搞不定我了,真是的,哈哈哈。
我听后也哈哈大笑起来,没作评论,面对这些,暗自神伤,自我感觉好像有块东西堵住了自己的中气,甚是不安。
扯远了,回到正题上来,《道德经》言:有以无为用。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是看不见的,于是乎用了个代号词,强名曰“无”。你心里想着一个人,其他人就进不了你的思念当中了。学技术也一样,为道日损,不是说你什么都不学,而是不要装太多东西在自己心里、观念里、思想里。这样你会止步不前,不利于你的修学。
就像前文说的,没接触过太极的人反而对太极提出了很多的核心提问,接触了太极的人似乎都迷失在太极里了,从不跳出来来看一看,想一想,去超越它。
太极是阴阳转变的,你看太极双鱼图,此消彼长,你耍太极?太极也在耍你的!你练太极?太极也在练你的!你玩太极?太极也在玩你的!你不去超越它,它就会牵着你的鼻子走。
很奇妙,跟我聊太极的,都不是太极爱好者,而且他们问的问题正是我们一直沉醉太极中的人所缺乏思考与正视的。就像小孩子一样问的都是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是气之妙用,身与心的气质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