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舟
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木兰舟,是一种巨型的远洋海船。《岭外代答》中说,它的“帆若重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不忧巨浪,而忧浅水。”所以那时“言船大者,莫若木兰舟也。”木兰舟以体大,可载六七百人,结构坚固、抗风浪强与海员航海技术的娴熟闻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此船在波斯湾航行时,因船体大,只能泊于今伊朗南部曼特河口的士拉夫港,货物须换小船才能向西航至幼发拉底河口。由于搭乘唐舶安全,许多到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宁肯囤(吞)货等待此舶转送,回国时则常乘木兰舟至南印度,而后换乘阿拉伯木船。木兰舟之所以如此出名并深得海外人的信任,当与先进的造船技术—古代中国的创造发明有关。
——李二和《舟船的诞生》
出处
1、南朝 梁 刘孝威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戏采 江 南莲。”
2、 唐 贾岛 《和韩吏部泛南溪》:“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
3、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之四:“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相关诗词
送人往长沙
作者:齐己(唐)
荆门归路指湖南,千里风帆兴可谙。
好听鹧鸪啼雨处,木兰舟晚泊春潭。[1]
泊舟
作者:吴商浩(唐五代)
身逐烟波魂自惊,木兰舟上一帆轻。
云中有寺在何处,山底宿时闻磬声。
虞美人
作者:晁端礼(宋)
木兰舟稳桃花浪。重到清溪上。刘郎惆怅武陵迷。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玉觞潋滟谁相送。一觉扬州梦。不知何物最多情。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作者:柳宗元 (唐)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2]
梦江南 其四
作者:纳兰性德(清)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似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木兰(拉丁学名:Magnolia liliflora Desr),是木兰目木兰科木兰属下的植物,为落叶乔木,木兰原产中国中部山地混交林内和山地林中,海拔700-1800米的山坡杂木林中,主要在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栽种。
木兰高2至5米,胸径1米,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稍粗壮,灰褐色;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黄色。
别称:木兰花,紫玉兰,辛夷,木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