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奏新声于度曲,骋纤腰于结风——《长乐路》读后

奏新声于度曲,骋纤腰于结风——《长乐路》读后

作者: 六国之后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23:00 被阅读249次

    似乎与书评无关的个人感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对于当下国人,很多情况下,三十立不了,四十照惑不误,五十了,天命关我鸟事?然而,有时却不觉之间,当下扁平化的世界,让你在中年的某一时刻,哐当一声,“而立、不惑、知天命”一起到来,至少,我是这样。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记者Rob Schmitz(史明智)2009年来到上海,租住在上海市区西南靠近原法租界的长乐路(中共一大会址附近),5年的时光,他认识了数个这条路上的外地租客、店主、本地的强制拆迁户......以一个美国人的视野,深入了解这些人的生活及过往,这些人犹若长乐路上的诸多社会“点”,从这些“点”各自背后所延伸出去多条亲朋好友的社会网络,这些网络所在的地理位置上的周遭人群都经历过并经历着哪些刻骨铭心的“过眼云烟”。这些网络,织出了这本《长乐路》。(下图: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签署地——长乐路 锦江饭店)

    纵观全书Schmitz做到了我手写我心,他不急不缓,把长乐路上的寒来暑往、悲欢离合娓娓道来,读此书,极易被书中的各个现实存在的人物揪住心,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也有荡气回肠,更有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突飞猛进下的改革时代,长乐路上的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

    1、中国的90后大学生: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这位姑娘在上海读大学的四年间,这座城市新增了6条地铁线,国家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把上海到北京的火车车程缩短了9个小时。地球上还没有任何文明以这般惊人的速度增长过,然而对她和她的同龄人而言,这一切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索求,也因此膨胀。也就在这种就业招聘会上,他们过高的期望才会重重的跌回现实。

    2、暴力拆迁受害的家庭:伟奇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所有权问题,他的父亲为此丧生,他的母亲为此终生抗争,而他则在美国最好的大学花费数年研究所有权对于资本流动的影响。最终,他认为政府对于个人财产是否尊重,将决定它最终的成败。政府这样做了,就有机会构建富有强大、不必为个人安危担惊受怕的群体。一段时间后,这些群体将变得更理性,他们将在制定新规则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妥协,共建一个更好的国家。

    3、地方农民的狡猾与变通:在这里,有层出不穷的方法绕过规则。在中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我是永恒的生活法则。

    4、当下的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相互矛盾的目标“一方面是向上流动的野心,另一方面,他们想要的是掌控体制,而不是反对它。他们需要在一种强制秩序的指引下攀上成功的层级,这两者问形成了明显的张力”。

    但如果事情超过了自己的控制,不得不放弃(实际上更多的原因的懒......)这时候,这些中国人就重重的叹了口气“没办法。”这是在中国,一声长叹后最常用的句子。

    二、作为一个局外人,书中诸多客观观点与我心有戚戚

    1、对于上访者:作者认为,尽管这些人大多站在道德立场上孜孜以求,但大部分上访者似乎都患有某种社会功能障碍,并伴有心理失衡。他们意欲纠正某些社会谬误的愿望,反而常常显得不可理喻。和现实作对,几乎从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好比激流逆泳的下场。书中两个自己开店的小老板以及作者在长乐路上认识的不少邻居,“他们从不会任凭水流将其卷入不知深浅的水域。相反,他们顺水流小心翼翼地向前滑行,即便水流最后把他们带到边缘地带,他们也不会和这股蛮横的原始力量作对,而是想办法自己司出一条路出术。”

    2、对于目前80后的精神探索与宗教信仰:作者对比中美的发展:1940和19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是在非常相似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轨迹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如同美国的“垮掉派”一样,当下中国的年轻人业主积极寻求新的路径,希望通过本土宗教和哲学来启迪大众。

    3、对于乞丐的描写,深入骨髓:这个来自河南周口的老人,拥有一双冷静、耐心的扱晴,仿佛全世界的时间都是他的——他是上海为数不多的无需匆忙赶路的灵魂之一。

    三、外国人描写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世道沧桑,不失为用来正我衣冠的镜子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工作,生活,旅游,交流,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出版了他们的在华经历与感想。同样在中国有过类似经历,但处于中国不同省市的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所写的《江城》、《寻路中国》及张彤禾的《打工女孩》都把笔端触及到中国社会的各类角落,给人耳目一新,读这些书时,经常让你哭笑不得,因为思维模式不在一个层面上,这种错维的阅读快感是国人写不出的。相比之下,Schmitz的《长乐路》是明显要高于上述这些书籍,也许是不仅仅他在华近20年,更因为他从和平队队员直至报道中国经济的记者,经历了中国宏观的蓬勃发展与基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反映在本书中,更能够引发国人的共鸣。

    四、上海,曾经对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上海本地人与在沪外地人对于当下中国有意味着什么

    记得中学地理课上,提及上海市,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上海贡献了全中国六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长乐路》中有一个家庭,父亲因资本家身份于1956年被发往青海劳改至1979年,母亲一个人带着7个孩子,含辛茹苦,艰难度日......Schmitz偶然的缘故在旧书摊上购得这20年的夫妻间的书信,令他唏嘘不已,寻根溯源,他最终在纽约找到了资本家的小儿子,问询后续的辛酸过往。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本能的使我对比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在彼时跃进的年代,几乎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故事发生······而到了经济巨大发展的21世纪,又开始这里那里的拆迁,悲欢离合在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版本演绎着,只不过,生活还要继续,有时候容不得人们过多的感伤。就像现在互联网经济带来的信息爆炸,让又一个活在戊戌年的你我,让长乐路上的上海本地人与在沪外地人,来不及感受人情世故的冷暖,潮流已然裹挟着你我他的肉身与思维跌跌撞撞的亦步亦趋。

    正如作者在开头写下的:“如今,长乐路上的餐厅、小店琳琅满目,极具小资情调。当我漫步于人行道上,有时能从那些紧闭的大门缝隙中瞥见几栋破败的欧式房子,不禁想起这条路见证过的那些风起云涌,而一切又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无情的裹挟而去。此处,一个帝国崛起、衰落,又再次崛起。唯有树木恒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奏新声于度曲,骋纤腰于结风——《长乐路》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lg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