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省共青团的志愿者培训第一课,关于生命场景疗法的冰山一角。
也因此结识了care老师,结识了几个同期的学员,他们连麦的过程就是一种生命的场景。有的非常顺畅,没有一点回音,让人感觉很舒服,很确定。有的回音如影随行,虽然有点遗憾,却并不让我急躁和厌烦。有的有点小心翼翼,就是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给我们讨来了三本非常经典的书名。有的表达出我们当前的状态,对他充满了感激……
对于一拖再拖的课后甜点,人数反而越来越多,是老师的稳,让我们的心能够沉下来!如同开场享受那段沉默,课程结束,我们仍在享受这种拖堂。
把思维导图发到了群里,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记忆。又搜索了公众号生命场景,听着老师的那段发表于2016年8月8号的第一篇公众号语音“过去不是用来回忆,而是用来创造。”边听边写简书,似乎并没有听老师说了什么,只是用老师的声音做背景,来写今天的听课感受。
对于接触心理将近20年的我来说,听了太多的流派讲座,也有过太多的体验。今天的讲座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有点儿似曾相识,也有点如沐春风,似乎在开尔老师眼中,什么都能够接受的,什么都是可以被讨论的。
现在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小时候我和妈妈,哥哥一起去干姥姥家的路上,我们很快的跑一段路,然后转过身坐在路中间,看着慢腾腾的妈妈,大声的笑着,开心的跳着。等妈妈快走进的时候,我们又赶紧跑开,再次重复这个开心的过程。妈妈也是永远带着慈祥的笑容,看着我们,笑着,说着“小心点,别摔倒”。而在回忆这个场景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但这种悲伤却只是短暂地停留一下,当泪水停止的时候,我的心情也很快的平复了……
我感觉生命场景疗法里会融合正念,叙事,单就开尔老师的这个公众号的文章,就能看到叙事疗法的影子。
好吧!冰山一角已经露出来了。让我们带着觉察,以空杯的心态,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跟随着老师,认真的记笔记,做作业,及时复习,提前预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顺带说一下《心灵捕手》这部电影,我曾经带领初二学生看过几十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那种如沐春风,甘之如饴的感觉,就像今天上课的感觉一样!他会不知不觉把你带到他的沟里,而你会不知不觉的迷恋上他的风格!所以来访者就会跟着咨询师走,因为咨询师真正的走入了来访者的内心感受里……
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达到那样的深度,但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只要我们跟着老师学习和刻意练习,是能够逐渐的提升自己的觉察力的。
这里借用我在中国大学慕课的一门课中学到的九个字,来概括一切成就的秘诀:广阅读,高模仿,微创造!
今天这节课的过去,在我的这个简书日志中就变成了创造,而不仅仅是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