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

作者: 冬与雾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22:53 被阅读0次

    19年九月份,恰逢山东酷热时节已过。几场罕见的大雨一过,气温骤降几度。北方的人得以暂时的喘息。在辅导班沉寂了一年之久,我突然决定出去走走。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又恰逢写书遇到瓶颈。脑海里全是各种道理,体会,心得之类的,极其缺少素材,便毅然决定辞职,去完成我认为当前最值得完成时事情。尽管选择辞职,但我并不为我做的决定而后悔,人生免不了太多的选择,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决定才是最重要的。

        当时的出行的计划中本没有重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便将重庆作为自己旅行的第三站。而至于我为什么将重庆放在第三篇来写,我想大概是因为重庆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吧。重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是一座山水城市,充满灵气。武隆天生三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是地平面下的艺术,它们藏匿于地下,树美,山叠,泉流瀑布,曲径通幽,谦逊内敛而不失遒劲豪壮,走在这其间,就像走进了时间隧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山城本就名副其实,但索性我并没有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般,饱受折磨。我名义上的旅行其实并不像苦行僧一般,但也真真切切的在重庆感受了一番山城的味道,二十三号下午到达江北机场,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下飞机后走了约20多钟,才到达T1航站楼出口,尽管早已定好了网约车,但还是迷迷糊糊的找错了出口。跟之前的怀化芷江机场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坐在车后排,车行驶在长江大桥上,看着车窗外的江景和建筑,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这次独自出来旅行的意义,天色也在我不经意的思考中暗了下来。                          有人说,如果你不想对一座城市失望,一定要在夜色中抵达。因为夜晚的灯光会巧妙地把璀璨突出,把粗陋隐藏。而车子在行驶了大概四十多分钟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宾馆“附近”,而此时的夜色也显得更加凝重,只是道路两旁的路灯在车流笛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我拖着并不算沉重的行李走下车,在跟司机师傅简单交流了一番之后,最终被告知目的地宾馆距离我还有大概几百米,“就在那边那栋楼”司机师傅给我指着大概不远处的一栋大楼说道,“好,我知道了”我向他表示感谢之后,便踏上了“寻找”我所居住宾馆的道路,由于居住的是一家民宿,所以比较难找,之所有选择民宿,其实这也是我这次旅行的目的,因为是上下铺的混居,所以自然也能接触到其他的“舍友”。我也许会给我写书增加更多的故事和素材也说不定,而之后与“蜗居客”们的交流也确实证明了这一天,这里请暂时允许我称呼他们为“蜗居客”,这并没有任何看不起和轻视他们的意思,恰恰相反,比起正常的宾馆住客,我更喜欢“蜗居客”的生活。并不单单只是因为我此刻也是一个“蜗居客”,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蜗居客”们比起生活条件的苛刻,更加明确自己本来的真正目的,在长沙旅行的第一天,也同样选择了一家“民宿”,遇到的是几个来长沙研修学习彩妆的小姐姐们,她们同住一个房间,尽管居住条件有限,但她们却有着明确的目标,有为了生活而奔波执着的信念。她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取舍和苦中作乐。每家民宿都不乏长期居住的“蜗居客”低廉的房价和尚且良好的住宿环境给了他们,即使身处冷漠的大城市也能感到一丝温情的支撑。而寻找我在重庆时的居所时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次“山城”的味道。当我朝着不远处的大厦走去时,我才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红绿灯似乎是有意而为之,把我前行的路全部封锁,在站在十字路口,看着红灯绿灯反复交替变化,仿佛一瞬间丢失了方向,直到过了不知道几个红绿灯的交替,我才突然回过神来,掏出手机步行导航,而就在我顺着导航走的同时,我发现我早已偏离了要去的目的地。饥饿感和无助感顿时涌上心头,蹲在路旁久久不能起身,最后仍是不甘心的重新定位导航,朝着目的地进发,事后才发现,我完全是因为没有注意,而错过了进大厦的正门,而事情也在我穿过一个公园,和穿过几个地下通道之后宣布结束。而就当我重新顺着导航走到最终的目的地时,才突然发现我要寻找的大厦在马路的对面……要不是正好有座天桥,我几乎要马上奔溃,而熟悉重庆的人应该不足为奇,进入大厦寻找宾馆的过程也颇为离奇。先是从马路平齐的一楼乘坐电梯来到12楼。然后出电梯突然发现,是一个广场,(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解放碑广场),然后从广场旁边的通道进入一个狭窄的小巷子,穿过小巷子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脚下是凌空的高楼,才发现到了一座楼的楼顶,然后再穿过一个凌空的楼道,之后就见到了我所居住的民宿。而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所有的这一切,哪怕是现在想来,也如同变魔术一般不可思议,而这也恰恰是山城“重庆”的由来,至于后来的“洪崖洞”“磁器口”“白公馆”的景点探寻就要从完全另一个角度来谈起了。

      简单登记和沟通之后,我就被店主安排到了一间房间里,分配了床单被套之类的东西。店主是位小姐姐,简单收拾后才发现手机已然没有了电,连忙充上电之后才安心。独自出门在外旅行,身份证和手机一定要保证,这很关键。然后踉跄的跑到客厅去询问附近有什么好吃的,被告知有嘉陵江边尚有卖重庆小面的小摊,想着来重庆一趟,怎么也不能放过美食。心里想着,便急匆匆的跑到江边寻找“重庆小面”的踪迹。当然为了防止回来的时候找不到路,特意记了旁边明显的建筑物和招牌。对于亲自领教过“山城”威力的自己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保证。终于在穿过几个迷宫一般的楼道和巷子之后,来到一楼,令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嘉陵江和眼前如梦如幻般的夜景。看到这美妙夜景的那一刻,仿佛之前一切的愁闷和思考都没有了意义。这眼前的盛景就如同垂暮的老朽巧遇十八岁芳华的姑娘,又仿佛惊鸿一瞥便是人间星河。繁华的夜景将连日来的愤懑和压抑洗濯一空。只留下一双眼睛去欣赏,连记忆都不舍的用。散漫的行走在江边,突然看到眼前的面摊,便坐了下,点一碗重庆小面来吃,本来大学期间吃惯了各种面,以为这重庆小面味道也一般般罢了,可谁曾想,也就仅仅一口,便推翻了我之前所有对于重庆小面的前面认知。也许是此情此景也让面的味道增添了几分独特的味道,可仍旧不得不细说,品其面,确是“面”,面的质感平和,说劲道定不如油炸的红烧牛肉面。但却出人意料的有嚼劲,可以从面中感觉到面粉的柔劲和淡味。而汤自必说,清淡中透露着些许调味,香菜和肉沫的点缀让汤的品质更上一层,如果说面和汤构成了一幅隽美和谐的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那经由自己调和,放入碗中的一勺正宗重庆辣椒油,便是那山水画中迟迟未落笔的一抹绛红,画龙点睛,回味悠长,细细品来,正如李煜词中所叙,春风拂面,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辣子的辣味和重庆小面的淡素之味就好似一杆朱秤,各自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味道的平衡,不敢打破,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这也就是我在重庆并没有去吃重庆火锅的缘故,因为仅此一份小面尚不能完全食知其味,更别提火锅一事了。便也只能等下次了。

      依山建城的重庆,始终让人有种梦幻的味道,每到夜晚,那层层叠叠的山路和流光溢彩的灯火点缀着这座年轻又颇具神秘特色的城市,如梦似幻,亦假亦真。而如果说起值得称道和印象深刻的景点,就不得不说,洪崖洞和磁器口了。洪崖洞位于江边,以“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而建,面朝嘉陵江。现在的景观,大约是以老建筑为基础重建的。木制古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颇有特色。而当我路过洪崖洞时,眼前见到的场景是一座悬崖之城,这场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那是电影《千与千寻》中的不可思议之街。夜晚的洪崖洞,在灯光的映衬下,散发着魔幻的味道。仿佛让人产生了一种置身于二次元空间的错觉。但那错位的感觉又似乎来的真切。当你站在洪崖洞高处的观景台上,远远望去,层见叠出,这里因为地势的原因,可以一口气看到,万家灯火错落有致地点亮了夜空,就像一片远近互衬的灯的海洋,交织演奏着美轮美奂的歌舞剧。

        时代的年轮总是匆匆掠过熟悉的土地,时代的烙印也将深深刻在这片偌大的土地。洪崖洞承载的是记忆亦或是人们对于镌刻时代洪流的声声回响,千百年来,重庆人用独特的方式,传递着对文化和时代的信念。而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也将洪崖洞以最美的姿态传承下来,一代一代。如果说用一个建筑代表一座城市,那洪崖洞无疑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骄傲。夜晚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华丽的灯火将洪崖洞的美和形装点的美轮美奂。就连常年生活在洪崖洞附近的本地人也不禁拍手叫绝,更何况外地人。其实文化本该如此。我们不止一次次的传统建筑与现代都市的存留问题上反复争吵,洪崖洞似乎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巧妙的将两者融合,古典传统建筑与现代都市的完美融合,兼容碰撞。才能塑造出一个既保守又开放的重庆。

        相比而言,如今的磁器口商业化的气息或许过于重了些,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面积1.5平方公里,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距主城区3公里,是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至今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磁器口古镇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宽岸阔,水波不兴,实为天然良巷。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被赞誉为"小重庆",是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昔日的人潮鼎沸,匆匆影影也不过是化作时代的洪流,仿古的气息和建筑,不断地重修与扩建,将磁器口的形象与特色不断挖掘改造。我们重视文化与记忆,固然要将新旧交替包含在内,不能只看到“新”而忘记旧,亦不能只固守“旧”,不再提“新”。而大多时候,文化与记忆的考究也终究沦为推动经济桥梁的华丽包装。窄窄的巷子里塞满了各种店铺,小吃店,臃肿的堆砌在一起。与广厦通明的购物中心比之,不但没有区别,反而多了些嘈杂与俗气。令人不耐。偶尔间看到这样一段说辞,恰有道理。

        在中国,几乎每个旅游城市,都有一条街,人山人海,全是游客,以老街的名号,以文艺的名义,千篇一律的卖着从义乌批发来的工艺品,卖着臭豆腐烤鱿鱼和奶茶,这条街在北京叫作南锣鼓巷,在上海叫田子坊,在杭州叫河坊街,在黄山叫屯溪老街,在南京叫夫子庙,在扬州叫东关街,在成都叫宽窄巷子,在福州叫三坊七巷,在厦门叫鼓浪屿,在武汉叫户部巷,在西安叫回民街,在重庆叫磁器囗,在桂林那条街叫西街,在青岛叫劈柴院,在天津叫古文化街,在长沙叫火宫殿,在拉萨叫八角街,在丽江叫做丽江古城,在深圳叫老东门。

     

        假文艺的现象并不是单纯的偶然性,太多时候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对于当前社会现象的认可。说到底,人终究是因从众心理的作怪,一方面是对于文化底蕴的探究欲望太弱。而一方面是疲于对文化传承的更深一步挖掘。

    从磁器口出来,乘车加之步行,方才到达白公馆,渣滓洞,梅园。参观白公馆时,恰逢下午五点闭馆,又下起小雨,索性人尚且不多,正规旅游团往往是上午第一站便是来此参观。“今朝我辈成仁去,顷刻黄泉又结盟”,重庆这个充满山城美景和朦胧雾气的城市,似乎一直也掩盖着在白公馆和渣滓洞这两口残害革命烈士的活棺材。白公馆位于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是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春被戴笠选中用重金买下改为看守所。军统将白公馆改为监狱以后,将原来的地下贮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室,两层楼的住房改为牢房。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例如抗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许晓轩,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政治犯”关押最多时达200多人。 1949年下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国民党残余,同时敌人也加速了对政治犯的迫害,国民党特务在胜负已分的局势下,依然采用机枪扫射,汽油燃烧的残忍手段进行大屠杀,最终仅20人脱险。白公馆内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江姐,是人小志坚的小萝卜头,又或是独当危难的徐云峰。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中国人向来不缺少的就是民族气节,这片土地上也从来不缺少反抗与斗争,白公馆,渣滓洞里同样也不缺少以生命鲜血捍卫信念的革命同志。他们每一个都是一心为国,不屈不挠的英雄。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为了党,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黎明前黑暗的最前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们毫不惧怕,横眉冷对。宁愿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去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学习《红岩》,歌颂《红岩》,只因它是以无数革命先辈的生命鲜血凝聚而成的革命赞歌。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这段艺术结晶却显得格外沉重。战争离我们似乎遥远,但却又那么真实,我们只是庆幸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可谁又能看到半个世纪前的此地光景?时代总是不断变迁,洗礼着一代代的人,而精神却存在心里,一代代被传承。而生活在这个时代人必将被下个时代所淘汰,不变的,却只有这篇土地和这片土地下被深埋的人罢了。正如《红岩》所阐述的故事情节,我们或许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的太阳谁先到来……

    红岩,这一史诗般的称号,是重庆的光荣象征。《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歌乐山上,白公馆,渣滓洞,梅园,之间并没有单独公交车通行,参观时几地相隔甚远,只得步行,当时抱怨,如此“红色景点”,理应多增设线路,普及民众,为何会致如此不便?无论交通或是宣传,政府,旅游部门应该增设参观指导才对。后转念细品,或许此举并非不好。人总是时代的产物,在和平繁荣的今天,或许那段沉痛的历史本就应该被浅浅的隐藏。藏在歌乐山下,藏在人们的心底,和平本就来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眼前,珍惜当下。而对于历史的解读,正如同对于书法艺术的解读,是“小众艺术”是“一部分人的偏执”。而重庆的执拗,洽洽让来到歌乐山的人感受到这一点,下山的路虽不险,甚至可以说平坦,但却也足够长。而这段走路的距离恰恰值得我们去回味和思考。半个世纪前的斗争,反抗,残酷,和共产党人革命的意志,就在这一步步的下山路中被反复回味,叹息,被深深镌刻在脑海里。

    天色渐晚,徒步走到山下已是下午六点多钟,乘坐轻轨来到李子坝站,出站口时下起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因其“空中列车穿楼而过”成为蜚声中外的“网红车站”。

    车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两者结构传力及振动问题。同时,单轨列车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充气橡胶轮胎和空气弹簧支撑车体,最大限度减小了列车行驶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影响,使车站与商住楼能和谐共生,成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轻轨穿楼固然稀奇,但值得我为山城执笔撰文地从来都不是“网红”催生下的奇观。也只有山城的夜景值得我奋笔疾书。在游船上观赏重庆夜景,迎着习习江风,长滨路、嘉滨路如绚丽的腰带缭绕着城区、色彩斑斓的灯光倒映在江中流光溢彩格外诱人。两江四岸的万家灯火同繁星交相辉映,高低不同的建筑在灯光的照耀下错落有致,数十里的山城灯海一览无余。因此素有“不览夜景,未到重庆”之说。所幸我所乘满江红号,满江红号为黄瓦红墙中式画舫风格游船,整个满江红号游轮古色古香,具有中国传统的古典韵味,登船之上,便直奔露天甲板,三层甲板设有桌椅,伴着小雨置于游船之上,夜风夜景,仿佛没有任何事情比此刻更加重要。独特的城市风貌,让人无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欣赏到层层叠叠的灯光。重庆的夜晚,被万家灯火和闪烁的霓虹点缀得梦幻又璀璨,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江水里,错落有致。如果说北京,上海的夜景是一种“大气“,那么重庆的夜景则是种“感动”!“两江游”是一个巧妙地将重庆的山水与闻名天下的重庆夜景相结合而成为城市名片;是一个让外界直观、立体、动态、全方位、近距离、了解认识重庆、展示魅力重庆的最佳窗口,乘游船夜游两江,犹如在星河中畅游,两岸灯火通明,星月华灯倒影水中,江水悠悠,江风轻拂,清茶淡酒,一洗世间烦恼。云流影清、流光溢彩、火树银花、万家灯火、天河群星、交相辉,当重庆换上夜景所有形容世间温暖的所有让人感激生命的词都成了它的描述。繁华的重庆仿佛在时代的车轮下不曾被碾压的一刻明珠。

    山城夜景,早在清乾隆时期就已有名气,被时任巴县知县王尔鉴,列为巴渝十二景之一。昔日王尔鉴赏景之地位于小梁子,是重庆老城的至高点。江北城及南岸南山老君洞附近,也是旧时赏“字水宵灯”的佳地。字水宵灯,是指夜晚万家灯火,与江面波光相辉映,仿佛水天一色。旧志载:重庆两江交汇,凿崖为城,沿江为池。入夜万家灯火,层见叠出,高下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与星月交灿。

    一百多年后,重庆老城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变“高”,而这颗昔日的明珠在现代人的美化下,被改造的更加璀璨耀眼。时代总是不断的变化,而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改造也总能让这片土地散发出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

        深夜,趁着夜色离开了山城……只是偶尔,会在梦里仿佛又回去了一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od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