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平叛宁王之乱后,皇上想要亲征,但是阳明上疏并不想让皇上再亲征,可是皇上依然想做。在这中间,王阳明碰到了哪些问题呢?他又在这中间体现出了什么呢?
在9月11日,先生从南昌出发,想把俘虏送到京城。可是,一些太监为了讨好皇帝,想让阳明放了朱宸濠,再让皇帝亲自来抓。而阳明就又一次抗旨,继续带着俘虏向京城进发。而在这中间,阳明碰到了太监张永,他告诉张永,他这么做是为了百姓和江山,而张永理解他的感受,于是告诉他,首先这些人并不会和他抢功,如果他想得到功名,并不会出现问题。而第二就是如果阳明抗旨,皇帝依然不会听,对百姓依然不利,所以听从旨意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而第二条正是先生所在意的,于是,他称病西湖净慈寺。
但是,先生交出俘虏后,这件事依然没有结束。当皇帝到维扬时,身边的人造谣王阳明想要谋反,而王阳明本来不想见皇帝,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去见,幸好此时有圣旨让王阳明到江西当巡抚,才并没有出事。
而当先生49时,在江西。依然有人造谣先生谋反。而皇上半信半疑,那些造谣的人说:"如果诏见先生,而阳明不来" 就是要谋反。于是皇帝发了召见他的圣旨,而那些人为了做实先生谋反,千方百计的阻拦阳明或者捏造假消息,让阳明不知道这件事。而当王阳明知道这件事后,对此也无可奈何,他已经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和名声,只担心自己的父亲。他已经对把志推到国家这件事绝望了,更多的转到了家的维度。
而在这里,阳明绝望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皇帝身边的小人,也并不怨他们,因为纵使这些人倒了,还会有一波又一波的小人围绕在皇帝身边。而他失望的是他在国家上无能为力,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可能是制度的束缚,也可能是他所处的时代皇帝就是如此。经过一次一次的实践后,他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他不怨,但是也并没有试着改变,毕竟在当时,想到改变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他的绝望,是否是真的对他的圣贤之志绝望了呢?并不是,他依然想要实现圣贤之志,对"心即理"坚信不疑,只是放弃了在国家中,转到了其他的地方。这可能正是绝望中的热情,如果把它比喻成一朵花,那就是在涯缝中灿烂而坚挺的绽放。
而在7月,皇帝来到了南昌,而大臣都想要自己得到更多的功劳,从而有奖赏。而阳明在此时上疏,去掉了自己的功劳,把那些想要功的人的名字加在里面。皇上才决定回京。
而御史黎龙上疏说:"在平叛这件事,最难的并不是成功,而是倡义。"他告诉皇上,在叛乱这件事上,有很多人都选择观望,他们只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而另一部分人选择出兵,并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国家。可是在这些人平叛后,如皇上并没有控制流言蜚语,同时也不论功行赏,放下了这件事。那么就没有人信服,以后也没有人愿意再做这些事。所以他希望皇上可以合理的看待杨明这件事,进行论功行赏,让社会朝向良序的运行。
继续分析这件事,黎龙所考虑的是论功行赏,因为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是结果,如果可以这样,那社会就可以更好的运行。而这是站在政统的角度上考虑。但是阳明所遵循的是自己的志,他并不在乎功名,而是向心而做。
而正是在平乱的期间,阳明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想法。首先,讲了真正的君子应该在乎仁智勇,而在很多时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应该关注于内在,而不是外在的"命"。在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向心而行,做了自己所能做的,所以他并不感到"困",而是光明坦荡。
我认为这正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所应该做的,这是件很难的事,从结果的角度来讲,受了很多的委屈,但当心中的志强大时,这些就都不是困。而这也使我深受震撼,再次惊叹于这种力量的强大。也更增加了我的渴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