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不爱吃饭,中午点的凉面,老板问我要不要折耳根,我说要。
老板说一般外地人吃不惯,所以要问下。
我便笑了。
想倒退个七八年,我也肯定是吃不惯的,
接受折耳根我大概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
初到成都,第一次吃折耳根是老师家宴,我去蹭饭。老师的妈妈做了一道排骨烧折耳根汤,给我盛了一满碗,喝了第一口,我就想直接扎猛子溺了自己。
就是第一次吃那么腥的味道,一度怀疑不是折耳根炖排骨,而是某种未经处理的鱼。
那味儿腥的很清新,
本来喝了一口不敢再喝第二口,
奈何他们说起这东西有什么营养营养,我又不好意思浪费浪费,干脆闭着眼睛闷了。
自此鱼腥草是路人。
奈何它总倔强的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有本地同学,每次吃火锅必点,
我看她一脸满足的吃相,就蠢蠢欲动的也试吃一点
多次被呛人的腥味逼停。
再后来,每每东北来人,我都要让他们见识一番
在超市里恶趣味的采片叶子给他们闻
没有一个受得了的。
直到七八年前的一次聚餐
同事烫多了折耳根,有些火大的沉在锅底
我又再次尝试一番,
怎么说呢,就是白色的根部被煮的软烂
入口绵密气沙,
纯腥味已经闻不到,只有一种香弥留唇齿。
自此我也算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逐渐又能接受生拌,做作料
现在吃着生的是腥,又不是腥
是一种特别醒脑的香味
奈何这东西吃多了也不好,会导致不可逆的肝损伤,所以,浅尝辄止比较好。
类似的关于打开味蕾新世界的事情不少,
曾经第一次吃番茄炒大头菜,我也是慌得一批
心里觉得那盘菜恍惚像家中泔水桶里喂猪食
万分不屑,都懒得动筷
可看别人吃的那么香,又好奇想挑战。
挑一筷子入口,
番茄与大头菜发生了奇妙且成功的融合
浓郁的酸甜改变了大头菜单调的菜香
青椒丝又提起了它们复合的味道
如今成了我拿手的一道家常菜
所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看见一时接受不了的食物,我还是乐意观望,不轻下决断,且保持不断尝试的勇气。
毕竟,在美食的路上不断拓宽自己,也是种美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