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门学问。而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基本技术,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够熟练其中技巧。
今日的学习里,具体了解到倾听怎么听,以及听什么等细节内容。
首先,从毕淑敏的散文《让我们倾听》里面进行感受,她说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对一个心理健康教师来说,应该学会去倾听学生在说什么。
不过,对我们写作者来说要更加敏感,倾听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于是,便猜想,所以毕淑敏才会在散文中写到听万物。毕竟,写作者需要有很强的洞察力,才会发现各种不为人知的细节,才能真正去写好一个全新的角色,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当一个人反复在两种不同的身份里转化,更要注意把握深度,而这相当于我们走同一条路,别人走了一半,而你要走完全部。深入之后,感受才会更加深刻。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三年级的数学题,说的是小明家、小芳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最后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总长多少千米。
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法,这个题有两种解法:
一种是当小明家和小芳家,他们分别在学校的两端,这样就要用连加的方法,求出最后的总长。
另一种是当小明家在小芳家的前面,或者小芳家在小明家的前面,这就需要采用减法去解决总长。
学习过程中,老师说到怎么倾听,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接纳;其二,好奇;其三,质疑;其四,否定。
关于这几点,其实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后,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一点,或者相互结合。
所有人都有好奇心,也都会学着接纳、产生疑问,并进行否定。当下的情况如何,就会如何发生,而那些轨迹仿佛已经注定。
那么,倾听到底听什么呢?
这里说了三点:
一是听事实、听经历;
二是听情绪,听感受;
三是听一切有价值的信息。
总的来说,结合心理健康教师的身份,就是先去听听来访者的具体诉求,听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去给他们解决。结合我们写作者来说,就是听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发现问题,个人特点,处理方式等等,要抓的细节更多,却无法提供实质的帮助,但这也要看每个写作者本身。但写作者,天生是容易共情的,发现的点本来就很细,要是想要参与感更强,就要进入体验,才能拥有深深的代入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