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美景伴我“修”。很开心能够再次来到美丽的杭州。记得十一年前来这里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姑娘,如今都是中年大妈了。
不过这次杭州之行是以学习为主,学习之余抽空去逛了逛杭州传说中的经典景点。
外面骄阳似火,教室里其乐融融,祥和一片。教授、老师们博学强识,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授课,我们如饥似渴,认真学习。
都说世上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杭州的领导和浙江大学的教授,自己杭州高中一线的三位优秀老师成功地把她们的思想装进了我的脑袋。
三天的学习,收获很多,尤其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发现自己在思想方面的转变很大。
我之前觉得自己就当一名老师,不做管理,不做领导,没有必要去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那些大理论自己也没有兴趣去学习。
记得上课的老师提到现在的学生最缺的素养:宏观思想,国际视野,问题思维,跨界联系。
我觉得我也缺得厉害。
新高考迫在眉睫,马上就要实施,可是我完全不了解。缪老师高屋建瓴的讲授,我算是比较系统的了解了。以前完全没底,现在至少做到了心中有数,虽然有些地方还不能消化。
唐晓武《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的专题报告,整体下来,虽有“浙大招生宣传之嫌”,“空中楼阁”之感,他还是用幽默风趣,独特视角,精彩绝伦的语言阐释了浙大特有的文化底蕴及专业发展,让我领略了浙大名师的风釆、名校的魅力。
我们的学习都是围绕着“新高考”展开。王莺老师以“怎样才是一堂好课”为切入点作了精彩的讲座《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案例阐述了教师的成长应是在对话中成长的,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我对话,与理论对话的观点。
程继伍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从对新课改的反思开始,讲了作为一个老师可以怎样进行教育教学,讲了很多很实用很有价值的方法技巧。
还有其他几位教师都很牛逼,给我们讲的内容也是很实在。
总之,学习是收获满满。对日后的教育教学很帮助。
学习之余的游玩也是很开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