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魏德圣贡献了一部极难得的历史佳作。
从五年前看这部片开始,276分钟的版本,来来回回看了至少十多遍。每看一次,都深深沉浸在影片所构建的历史场景中。
偶尔翻了下对这片的评价,略觉憋闷,也简单聊聊。
国内多数人,直接将它视为一部台湾高山原住民英勇抗击小日本的纪录片,或者逼格高些,抗战史诗。直接套个“抗日”主旋律意识流,不知道魏德圣是不是要苦笑了。
没错,雾社事件是处于《马关条约》后日本武装接收台湾大背景。但先别把偏居海岛一隅的原始部落想得跟天天看抗日神剧的一帮人一样高政治觉悟了。
停留在狩猎状态的赛德克人,只会考虑两点,一是生存,守护住自个猎场,护住妻儿,护住族群,繁衍下去;二是信仰,坚持赛德克人的灵魂,传承彩虹的传说。
周边部落也好,外来族群也罢,只要是对族人的威胁,都值得勇士们为自己部族拼命。马赫坡的莫那鲁道与日本人斗,也与其他部落斗,与道泽铁木瓦力斯不共戴天。铁木瓦力斯为部族仇恨,同样也不顾其他,加入日本人围剿莫那鲁道。你能要求一个部落首领就想着成为世界性的抗战浪潮一部分?
从原始到文明,物质的丰富,并不能掩盖生存繁衍始终是人类最基本需求这一事实。每个人都会优先考虑当前,优先保障自己家人,或者族群生存下去。对莫那鲁道来说,让族人每天多分一点肉,恐怕才是他更有价值的事情吧?
所以啊,神剧看多了,一见日本人就以为是抗战主旋律,然后抨击别人没有上下一心抗日,这也太一厢情愿了。
也有人说这片太野蛮,太血腥。亲,你不是嚷着想看真实吗?一边叫着还原历史,一边又高举现代文明,这不明摆着为难导演呢。
浸淫在所谓的文明世界久了,人往往会有错觉,认为所有人都该是文明的,包括原始人。却忘了,文明是建于生存基础上的文明,脱离了生存保障,人瞬间就会回归本性。所以举着现代人性大旗抨击赛德克巴莱的人,也忘了基础的人性本就如此。
部落时代如是。资源有限,又要保证族人生存,只能诉诸武力。强者生存,弱者退出,历史从来不温柔。史书轻描淡写一句话,背后往往是万千枯骨。既是表现族群的抗争,表现历史的残酷,不操刀狠拼,那估计就只能武侠电影一样潇洒帅气一挥手对面莫名其妙乱人飞那样了。
而呈现细节,也是一种勇气。抛掉表面的美好,直面抗争中血淋淋的画面,写实般展现猎刀的挥舞,对导演对审视者都是一种突破。这并非宣扬暴力,这是与神剧们的差距所在。
回归真实,多元立场也是非常重要一块。
小孩子都喜欢分对错,讲究非黑即白。影视作品们也喜欢简单粗暴,角色分忠奸,人必分好坏。然后孩子们长大了就困惑了,世界怎么跟以前认识的不一样?好人也是坏人,坏人也是好人。
没有绝对的对,没有绝对的错。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的,只是不同人的立场,不同人的信仰。
影片里边,莫那鲁道因为日本人攻进来,保护族人责无旁贷;铁木瓦力斯为个人仇恨加入日本,但依旧不忘赛德克彩虹桥召唤;小泽警官妻儿学校被出草,含恨发誓复仇;大郎二郎夹于彩虹太阳旗信仰中,无法选择干脆自尽。
赛德克人野蛮,日本人带来邮局学校等文明,日本人是顺应趋势的;日本人借文明欺压赛德克,莫那鲁道高喊“如果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奋起反抗,赛德克人又是正当的;但莫那鲁道又强令老幼不得投降逼令自杀。
真正的历史,就应该是这样,掺杂各种立场,掺入各种矛盾,呈现不同视角。是非对错,由他人诉说。没有非黑即白,多元呈现,价值中立,个人认为这才是本片的精彩之处。
至于杀害本族老幼等行为,以现代文明检视,每个人看着都会憋闷。也正是此,可以更进一步把本片归于一部致力于呈现真实历史的记录片了。
当然,这是魏德圣演绎出来的历史。
真历史,已消逝在各种真真假假典籍堆里了。
个人公众号:黑蝠不腹黑
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