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溪山琴况》一曰逸

8《溪山琴况》一曰逸

作者: 番茄打卡 | 来源:发表于2021-06-09 09:05 被阅读0次

一曰逸(原文)

先正云:“‘以无累(léi)之神合有道之器’,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逸之音。本从性天流出,而亦陶冶可到。如道人弹琴,琴不清亦清。朱紫阳曰:“古乐虽不可得而见,但诚实人弹琴,便雍容平淡。”

故当先养其琴度,而次养其手指,则形神并洁,逸气渐来。临缓则将舒缓而多韵,处急则犹运急而不乖;有一种安闲自如之景象,尽是潇洒不群之天趣:所为得之心而应之手,听其音而得其人。此逸之所征也。

一曰逸(译文)

先贤说:”'把无牵无挂的精神和体现大雅之道的琴相结合',如果不是有超逸情致的人,那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要一个人果真具有超逸的品质,便自然会弹奏出超逸的音乐。超逸的品质本是从天性流露出来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教育而获得。就像是出家人弹琴,琴不清也清。朱紫阳说:”古代的音乐虽然已经无法听到了,但只要是忠厚实在的人弹琴,就自然会从容平淡。“

所以应当先涵养弹琴的气度,然后锻炼指下的功夫,这样形和神都会变得高洁,逸气也会逐渐生出。弹到慢的段落时能舒缓而多有韵致,而弹到快的段落时则能疾速而无乖谬;整曲演奏呈现出一种安闲自在的气象,满是潇洒超群的天然意趣:正所谓得心应手,听其音使能想见其人。从这些地方就能看出”逸“来。

相关文章

  • 8《溪山琴况》一曰逸

    一曰逸(原文) 先正云:“‘以无累(léi)之神合有道之器’,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

  • 溪山琴况 一曰逸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 《溪山琴况》和之情释

    《溪山琴况》和之情释 《溪山琴况》简介 《溪山琴况》作于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所谓“琴况”,即琴之状况、意...

  • 《溪山琴况》

    《溪山琴况》 —— 徐上瀛 明末清初琴家 二十四况 《溪山琴况》简介 《溪山琴况》作于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

  • 溪山琴况 一曰润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 溪山琴况 一曰圆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 溪山琴况 一曰洁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 《溪山琴况》一曰远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 《溪山琴况》一曰古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 《溪山琴况》一曰恬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溪山琴况》一曰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gs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