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书51:打卡曾国藩故居

简书51:打卡曾国藩故居

作者: 吉祥如意三宝妈by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2-03 23:12 被阅读0次

张先生一直有一个遗憾,来湖南这么多年,去过邵阳N多次,每次都与曾国藩故居擦肩而过。今年虽然没有回邵阳过年,但我们决定初三回邵阳,初四给外婆过寿。

按照我们的行程安排,今天的任务是回到老家,这个算是个比较轻松的。一台车,两个司机,三个孩子,四百多公里。于是,决定帮张先生了了这个心愿,回邵阳的中途拐个弯,去曾国藩故居游玩一番。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家的一致同意,附带还同意了先睡个懒觉,再出发。

吃了早餐,我们兴致勃勃地奔向向往之地。在车上,我在牛听听上找到关于曾国藩的几个音频,先做个预习,我们尤其是孩子们对曾国藩有了个大概的印象,我想学习心得应该会更深刻吧。

远远在车上,就看到一大片枯萎了的荷塘,荷塘边上一面大大的酱红色的帅旗格外显眼。走近了,看到一条条麻石组成的石板路,一片片砖木结构的房屋那叫一个气派。

全景拍摄,并未拍到全景

购了门票,我们便开始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参观富厚堂。这些年走过很多的故居--毛泽东故居、任弼时故居、刘少奇故居、杨开慧故居、缪博英故居等,这是我见过的最大、最气派、修建时间最早的故居了。

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的十六字家训箴言更是名垂青史,代代相传:“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最最让我震撼的是,在这里了解到曾国藩早期的经历,并不像他后期如人所周知的战功累累。虽然他很努力,但直到第七次他才考中了秀才。正如讲解员说的,天资并不聪颖,他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才有了伟大的成绩。毛主席和蒋介石都有对曾文正公的称赞。

三十而立的曾国藩立下圣人之志。他从一系列的小节开始做起。他最先做的居然是写日记---是不是和我说的持续输出有异曲同工之美。曾国藩每日用工整的蝇头小楷,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尤其是把不符合圣人标准的部分圈过来,反省改过。曾国藩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他要求自己每天必做的事情(下限),如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每日读一经等。他还严格要求家人每日坚持学习,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从这里过去,还有蛮远

曾国藩历经四朝皇帝--道咸同光。他的家书历时30年。所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国藩家书》共435篇,其中《与祖父书》14篇,《与父母书》48篇,《与叔父书》9篇,《与弟书》249篇,《教子书》115篇;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篇,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此段内容摘自《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最值得学习与深思。他虽然长期征战在外,但他通过书信的方式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带给父辈、诸弟及儿辈。他严于律己、自我超越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此次到访曾国藩故居意义深刻,有机会可以对《曾国藩家书》展开研读,汲取其教育子女、勤俭持家的精神,做到修身治家创事业。

2022年2月3日星期四写于洞口县中聚福大酒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书51:打卡曾国藩故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mj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