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这次升旗仪式上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丝路精神照亮文明的天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还是建立未来新型世界格局的东方智慧结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不忘本来、以史为鉴,弘扬丝路精神、开辟美好未来。
回溯历史,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用生命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出“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华彩篇章。伴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习近平主席将丝路精神概括为“和平台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强调弘扬丝路精神,就要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这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观念和方法上的灵魂。今天,在丝路精神的指引下,“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孕育合作的硕果,舒展开崭新的交融图景。虽然肤色不同、语言相异,身处的文明语境也存在差别,当人们聆听着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触摸到因互利合作带来的获得感,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正凝聚起更广泛的共识,激荡着更丰富的智慧。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合作、开放、共享,可说是丝路精神恒久不变的底色。从共同考古挖掘历史交集到开设孔子学院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从亚吉铁路开通到为柬埔寨西港特区引入深圳式管理服务……放眼“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化为现实。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如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所言,“友谊是最可靠的财富”。如果心与心能紧密联结,就不惧山海之远。由于能源短缺,巴基斯坦经常遭遇停电的烦恼,即便在第一大城市卡拉奇,这种尴尬也经常上演。但许多巴基斯坦朋友保留着这样的习惯:“中国朋友来了给开电风扇”。这种“高级待遇”的背后。体现了老百姓对真诚合作的朋友的尊重。在丝路精神的感召下,人与人之间跨越国境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彼此信任、共同前行的正能量。
中国有句古语,“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全球公共产品。倡导对话和平、坚持合作共赢、尊重道路选择、促进文明互鉴,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务实奋进,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能肩负起历史使命,让丝路精神照亮人类文明精神的前行之路。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