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以解忧

何以解忧

作者: Firming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10:32 被阅读0次

        套用百度百科的说辞:《解忧杂货店》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写作的奇幻温情小说。

        这本书特点大致归于几个方面:

        1、叙事风格有推理的意味,前埋包袱后解惑,解惑的同时让人有种“原来如此”、“果然”的共鸣感;

        2、用奇幻的故事催促着读者继续读下去,甚至想一口气读完它;

        3、用“演算”的手法来表达思想,这种东野风格看到了《白夜行》、《嫌疑人X的现身》等的影子;

        4、温情感来源最直接是故事本身,背后的人性的平等通过作者严谨的表述溢于言表;

    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一个洞,有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逐渐流失。--引用均来自于《解忧杂货店》

        回顾自己的经历,烦恼来得时而突然时而必然,但是终归到底还是内心无法接受眼前的现状,忧郁的心态打破了内心的平衡,本应美好(至少是平和)的心境在流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我们欢喜的时候往往沉醉在状态中,当我们忧愁时大多关注的是具体的烦心事。心情是动态的,就好比江河湖海的状态,你可能是主流之滚滚长江,可能是支流之浪涛赤水,可能是涓涓细流,可能是一汪清泉,可能是一片明镜湖泊,可能是广阔大海。烦恼就好比河流遇到瀑布,有落差的时候河流就不会平静,但是终归是要流向大海。人们总说海纳百川,那只是个结果,河流从发源到入海的过程途径了那么多的景色和沟壑,人生如是。

    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东野先生写心声也没离开推理,这种理性的解释仿佛更能解答很多个“为什么”。人类贪嗔痴的心总能产生不少惊喜和烦恼,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又有多少。有些人善于窥视他人的内心想法但忽视了自己的内心;有些人过分注重自我感受而忽视了别人。无论他人还是自己的心声都需要关注,这种平衡心声的过程我们理应平静地对待。

    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主见往往是弱不经风的,除了缺乏自信可能还掺杂了自欺欺人。人生修炼的过程不应是科员-科长-处长的进化,而应该是认识自己-认识周围-融为一体的历练。我觉得认清自己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因为人很难跳出自身来从外部审视,很不情愿去同内心的想法硬碰硬,容易跟自己妥协,从而成为自己的心奴。内心是容易破碎的,当它裂开的时候方能让自己见识到里面的东西是什么,当重建它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承认自己的内心一切想法,认可自己认为是对的想法,明确告诉内心不要去碰触那些邪念,可能这就是本我最基本的认识吧。

        身外人、事、物,同样值得去承认,承认的前提是内心的接受。例如残疾的亲人、各种烦恼、每况愈下的家境……这些大多被我们隐藏在内心的角落,虚伪地对外人提及来逃避现实,可能为了面子吧。虽逃出了片刻宁静,但是周围人、事、物还是客观存在的。何不去正面碰撞一下,品味一下个中辛苦,内心总会痛楚,如是因内心而苦,是为历练真谛,如是因面子而烦,那以后还有更烦的接踵而至。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们享受生命的情绪有时剥丝抽茧有时大快朵颐,无论怎样都离不开同外界的关系,我认为绝不能像类似于鸡汤类文章说得那么生硬和片面地去接受外部世界,应该深入进去自己去体会,基于自己的见识去感悟,把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放大一些,自己找个适当的节点来同外界融合。

    最终的所谓命运 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有用。

        以上的文字略显沉重,仿佛跟读温情小说的感受很不搭调,但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小说的故事确实新奇,我们阅读的时候若把自己也置身到烦恼咨询者的角度恐怕心情就没那么轻松,所以透过故事这一面镜子来映照自己的身影,多多少少能感受到一些莫名的东西。在这个遍地都是“影帝”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一种角色,有时入戏太深就失去了自己。我认为浪矢爷爷其实也是我们自己,何以解忧?承认自己和自己周围的境况,这有时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是一旦承认了就能面对它,才能有机会去解决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解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s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