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篇《谁的错》,这两天增加了好多的粉丝,这让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写文都有些战战兢兢了。
我平时写文写婆婆妈妈的琐事比较多,也曾经想拔高高度,但无奈水平有限,也就写得比较随性,有思路就写,没思路的话就记录一些琐碎的生活记事,总之就像学说话,慢慢学习用词结构罢了。这一下子添加了好多粉丝,把我弄得慌头慌脑的。就像裹着脚的老太太,不知道先抬哪个脚合适了。
最近我发现,孙大哥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在他的文字中,看到最真切的是细致。文字细,细节细,就像一根头发丝,它是直的,弯的,必须详细描写它,才赋予给它生命。每一件事物在孙大哥的笔下都变成了一道风景,这些是我一直欠缺的东西。记得江南铁鹰老师说过,写作要有发现的眼睛,要学会观察,在孙大哥的文字中可以体会到这些细节笔触精彩的部分。做为喜欢小说的我来说,这些也正是我所迷恋的。
记得在一个文友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自从写文字,每一缕风是如何刮的,每一滴雨是怎样落得,这些都成了眼前的风景,都想去触摸它……”读着这些话,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们写出来的文字干瘪,也许就是缺了这些细节的捕捉,才让文字显得枯燥乏味。
这篇《谁的错》,虽然被位列榜三,但我知道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它最最缺少的是小说的美感,神秘感,通篇只是白描,真正缺少的是写作方法。如果往细了说,它不是小说,充其量还只能是一个故事。虽然以前我也看过很多小说,有时候感觉并不是太难,但真正去写的话,还是出入太大了,写不出小说的意境。
这么剖析自己的文字,我并没有妄自菲薄,只是想找出文字的偏颇处,下一次去写的话,努力纠正这些不足之处。
对于文字,说句实话,我还有很多不懂之处,就像陈大哥的诗词,许许多多都是陈大哥已经解析的非常清楚,但事后我还是一窍不通,当真是榆木脑袋一个。还有许多文友的小说,我根本就啃不动,也许还是我涉足的范围有限,有些写作方法不了解,才出现这样让我抓耳挠腮的时刻。但我不想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去否认自己的浅薄,不懂装懂地去滥竽充数。这也是一些文友的小说明明很精彩,但我却看不进去的缘故。
如果说写作像从容小主姐姐那样心气平和,淡漠名利,我恐怕做不到。但是,我知道还不至于是那种利欲熏心的人,即使到什么情况下,我的写作初心不会变,我对文字的喜爱不会改变。
以后还是多向孙大哥学习,多向那些写作高手学习吧,前路漫漫,瑀瑀独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