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在北京闯荡了一段时间,回来了。
四五环4000+的房租,吃不消;满大街的儿化北京腔,听不惯;方圆十里的超级市场,花不起。意气风发地去,满脸灰土地回。
“真的庆幸自己生在广州,有家,有吃,有朋友。”一句话,作为了她不再北上的借口。
“你看过杨丞琳演的《荼靡》吗?”大枣切了一块牛排往嘴里送。
“没有,一不喜欢花,二不喜欢杨丞琳。”不感兴趣地回了一句,脑海里回想起《海派甜心》的画面,不忍白眼了一番。
好奇害死猫
是的,回去后尝试看了第一集,毫不犹疑地开通VIP,一口气,两天,全看完。
是的,我承认在杨丞琳饰演的郑如薇身上,看到了大枣,看到了很多人,看到了另一半的自己。
双面人生,双重选择。
方案A:放弃与男友承担家庭压力,独自远飞上海发展
方案B:留在原地,与男友承担家庭困难,共度难关。
前提:两人男未婚女未嫁,男方家庭父亲因意外导致行动不便,需有专人照顾,女方自幼失去父母……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方案A还是方案B?
无论怎样选择,都会被人骂,那我选择方案A。
只不过是找依靠
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篱下的郑如薇不免缺乏被爱的勇气,因为她觉得在舅舅家所得到的爱,更多的是带着怜悯和同情,她急需逃离这种环境,才显得她没有那么的狼狈,那么的不堪。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对郑如薇来说足够令她逃离那种狼狈与不堪,但那都是暂时的,她逃离了舅舅家的寄人篱下,却只是找了男友家,再一次寄人篱下罢了。她对男友汤有彦的父母如亲生父母般体贴入微,哪怕有彦的妈妈始终对她有偏见,她也一忍再忍。当可以到上海发展的机会出现了,她毫不犹疑地参加考试,欣喜若狂地祈祷,终于,她可以依靠自己了。
不幸,有彦的父亲出了意外,导致有彦去上海的发展机会就此丢失,两人开始新生活的美好就此破碎,此时郑如薇面临的其实不是选择方案A还是方案B,而是选择究竟继续依靠别人,还是依靠自己。
直男癌的道德绑架
“其实,你并不像你想象中的爱我。”汤有彦传来的一句短信,鉴定直男癌无误。
是的,郑如薇并没有想象中的爱汤有彦,因为她连自己都不知道怎样爱自己,又叫她如何去爱别人,跟汤有彦在一起,她连接受被爱都会犹豫,更别说她能有去爱人的能力。在方案A汤有彦将感情的破裂归咎于郑如薇,在方案B又无力保护郑如薇,一直对郑如薇失去可以到上海发展机会愧疚,但是然后呢?失去的总归失去了,只是陪在郑如薇身边的人是不是汤有彦而已。
见招拆招VS见步走步
孩子,对方案A和方案B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方案C。
方案A的郑如薇因感情的挫败,一时冲动的一夜情,怀上了上司的孩子。
方案B的郑如薇则是怀有了汤有彦的孩子。
方案B的郑如薇似乎稍微好一些,最起码她身边还有汤有彦。
方案A毫不犹疑地做了人流,继续做工作中的女强人,做自己最强大的依靠。
方案B经过与汤有彦的一番挣扎,两人把孩子生下来,对于未来的生活,见一步走一步,步步妥协,步步迁就。
结局的结局,也许正如剧中结局那样所说的,两个都赢了,但是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方案B吗?
如果是我,我只会选择方案A。
大枣前几天又去了北京,美曰其名说去玩,但是如果她不回来了,我也就不惊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