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很多书都说,成功的人不幸福。他们有钱没时间,他们牺牲家庭,他们劳心劳力,最终不是企业破产就是操劳过度而亡。但究竟为什么成功和幸福不可兼得呢。
十几年前,成功学的书从西方传入中国。中国人以功成名就为标准。最近这几年,才有声音说,中国人只认事业上的成功,不认家庭的成功,是不对的。
究竟成功的定义如何?究竟幸福是不是一种成功?那我们就来看看《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本书里定义的成功为一生的成就,它来自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金钱和名声不等于成功。本书定义快乐为来自对生活积极评价的幸福状态,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快乐。培养一些积极的品质将有助于你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稳固的友情和家庭关系、从忠诚的浪漫关系中得到满足、成为卓有成效和充满爱心的父母、在工作中寻找满足感、对自己有信心。我觉得,这才是成功的人必要的素质和能力。
以前的成功学重在模仿别人、突破自己,而现在本书的成功学在于发现自我、开发自我。本书从自我意识、目标和障碍、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资源管理和沟通与人际等七个方面利用心理学模型和测试教你如何营造成功的心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还属于物质极度匮乏时期,当时社会人的价值观是奉献牺牲;而改革开放后,社会对经济效益看得更重,人们的价值观也变为追求自己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是采用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最有用,就值得我们探讨了。
人们一般拥有不同的目标,这取决于他们心怀哪些类型的动机。具有内在激励的人瞄准的是内在的目标,如营造人际关系、帮助他人、实现个人成长、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与此对比,心怀外在激励的人瞄准的是外在目标,如获得资产、财富、名气,美貌或耀眼的形象。心怀外在目标没有错,也不坏,但是对金钱、名声或耀眼的形象怀有强烈企图的人,大多生活在对实现不了这些目标的担忧中。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他们看起来总是不能满足。而另一方面,关注内在目标,比如人际关系、社区参与以及健康等则会使人更幸福。
为了激励某人做某事而提供的奖赏就是所谓的刺激性奖励。刺激性奖励本身没有错。但是,刺激性奖励通常只会在加强了内在的激励后才有效。只依靠外在奖赏作为激励手段还可能导致自我挫败,因为我们有可能把奖赏和目标相混淆。痴迷于奖励也许会妨碍我们尝试新事物,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别人的认可。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它们通常代表了他人控制我们行为的企图。如家长许诺孩子获得好成绩可以得到一大笔零花钱。这种奖励的确让孩子按照父母意愿行事,但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没有任何帮助。
《欢乐颂》里邱莹莹对成功学毫无判断力。本书一大卖点就是批判性思维。只有我们自行判断符合逻辑的成功学,才是我们可能读的书。
批判性思考有七个标准:一是清晰,不啰嗦和冗长;二是精确,不含糊和笼统;三是准确,不是错误、猜测或假装成事实的意见;四是相关性;五是深度;六是广度,避免偏见;七是逻辑。
成功不是名与利,而是源于我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自我成长的夙愿。成功并不可怕,因为你有能力战胜它的劣势;成功也并不遥远,突破自己在一个领域(哪怕是打扫卫生,哪怕是照顾老人)有所建树,不要与别人攀比。当你成功的喜悦来自内心的满足,你就又成功又幸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