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要明白,不能断舍离的原因,不是情深意重,而是没见过世面。
以前我自以为是个特别恋旧的人,我对物品总有种珍视感。有次买了一支特别好看的圆珠笔,我舍不得用,就放在笔袋里面。笔袋里面的笔磕磕碰碰,笔上的卡通图案花的不行,放了一个学期,丑爆炸。等我发现时,我已经不想用了。
大学时候,我舍不得买衣服。学生党没钱,钱花哪儿去也不大记得了,现在看照片,都是丑丑的那几套衣服。我每一次花钱都有种损失感,我迷恋金钱数字带给我的安全感。不论是买任何东西,我都会纠结。以前是几天,现在是几秒。现在回头看看,那是从小养成的消费观念,直到长大成人还在影响我。
而真正改变我世界的开始,是迈出去,刷新我自己的承受底线。
一开始自己赚工资舍不得花,后来在深圳住了两个月,刷新了物价标准。(13年拿着1500的工资,喝着15元的贡茶。)体验过几次劣质廉价生活品带来的糟糕后果后,深刻明白一分钱一分货。
和闺蜜出去旅游,刷新旅游资金,RMB5000,RMB7000,RMB10000。第一次吃飞机餐很是期待,到坐10个小时飞机波澜不惊。刷新的不止是我不再抠门的消费观,而是金钱换来的新鲜体验。
我为了满足自己,也一直更新赚钱板块。从补习班,做烘焙,倒腾文案,做微商。我靠着天赋跌跌撞撞,认识了很多贵人,也遇到过很多糟心事,哭过笑过郁闷过,打造一个通透的我。明白了,金钱是个试金石,人性不能拿来考验,人性只能理解。
大多数人的评价体系其实特别有趣,比如,我去俄罗斯旅游,大家都会问下价格,听闻一万多一次旅游,评价都是,哇,不贵呀。然后表示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实际上却是,50%的人连花2000块去国内旅游都舍不得。
评价他人生活并不代表你已经体验过了,只有你真真正正的花了钱,去体验钱所兑换来的物质生活,才能明白辛苦赚钱的意义。
去年搬家的时候,我被小时候的囤积能力惊呆了。光是废弃的旧眼镜多达6副,更别提那些乱七八糟的。除了真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很多我都扔了。
真正的断舍离,从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