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伊索寓言》摘记

《伊索寓言》摘记

作者: 颜玖言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08:25 被阅读0次

我们只是进化了的高级动物——有一天,苦恼的时候这样想想,或者也就释然了。于是,没事儿翻翻《伊索寓言》,也会别有一番收获。

据说作者伊索是希腊奴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寓言总集形式短小,架不住内容隽永,在浅显生动的语言中,不乏珍贵的人生哲理——当真是高手在民间。

至于本书丰富的内容,出色的艺术手法,尤其是对比的运用,当真让人印象深刻。故事情节上巧妙的构思,精炼的概括,质朴的语言,浅显却发人深省的智慧,如何不令人百读不厌!

弱者时常找机会报复虐待他们的人,虽然那些人比他们更有力,比如《老鹰和甲虫》。老鹰和甲虫彼此仇视,互相毁坏巢穴。率先挑战的老鹰去天神面前诉苦,天神叫它把巢窝摆在他的膝部,当天神膝部有了老鹰的蛋时,甲虫就在天神四周环绕,天神不知不觉站了起来,想赶走甲虫使其远离自己的头部,结果把那些鹰蛋全摔在地上摔碎了——所以,我们不要虐待任何人,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为恶人效劳,不要希望得到报酬;要是能避免伤害,已经是万幸了,比如《狼和鹳雀》。狼喉咙中卡了一根骨头,便用很多钱去雇请一只鹳雀,将头伸进他的喉咙中,把那块骨头取出来。鹳骨拔出骨头后,向狼索取约定的报酬,狼却呲着尖牙说:“我允许你从我的嘴里安全地出来,已经是莫大的报酬了。”——你瞧瞧,与狼为伍,或者为狼所用,一定要掂量自己有没有保命的本事。当然,更不要与恶人为伍,因为没有好下场,比如《农夫和鹤》。农夫在他新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他种子的鹳雀都被捕捉到了,而且还夹带了一只鹤。鹤哀求农夫饶命:“我折断了腿,你应该可怜我,而且我不是鹳雀,我是一只好性情的鹤。”农夫说:“你和这些强盗般的鹳雀一起被捉到,你得和它们一起死。”是啊,你不能一边享受着恶人的劳动果实,一边又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与恶人为伍,哪一个恶人是无辜的呢?

恩惠虽大,不渡忘恩负义之人,比如《农夫和蛇》——善良要有锋芒,或者同情心要有限度,毕竟,我们阻挡不了那些贪婪无私无耻之徒的反噬,所以,升米恩就够了,你一定要予人斗米,怎么会不滋养一个仇人呢?

一时的享受会带来痛苦和伤害,比如《苍蝇和蜜糖罐》。管家房中的蜜糖罐打翻了,一群苍蝇站在蜜糖上大快朵颐,可是它们的脚被蜜糖牢牢粘住飞不起来,临死时它们才知道:“我们全是傻瓜!为了一点快乐,不惜毁灭了自己。”——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那些贪官污吏,为了一时的名利,丧失了一世的自由!走在仕途或即将走在仕途上的人,《孙子兵法》《道德经》等经典如果一时读不明白,悟不透,不妨先再翻一遍《伊索寓言》,助你仕途一帆风顺。

凡事应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比如《狐狸和山羊》。狐狸掉进一口深井里,恰巧一只口渴的山羊到井边喝水,山羊就问狐狸井水的味道如何。狐狸骗它说井水异常甘醇并且鼓励它下来。山羊不假思索跳了下去,喝够之后,狐狸就提出共同逃走的计划:“我在你的背上逃出去,然后我再帮助你。”山羊同意了,等到狐狸跳到井上以后,用最快的速度逃走了。山羊大骂狐狸毁约。狐狸转身喊道:“傻东西!但凡你脑子灵敏一些……”是啊,可不就是山羊自己傻吗?既不知己亦不知彼,狐狸的话能信吗?既不看形势,亦不看局势,更不动脑子,这不就像那些被割的韭菜吗?这话没有贬低谁的意思,当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谁还没做过那棵韭菜呢?严格来讲,我们可能不会一辈子都是山羊,但不排除,我们都曾是一只山羊。我们总以为那口井里是救命的水,却从没想过那水可能也会要了我们的命。我们自己没有主见,又从未有过防人之心,当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摆在面前时,我们又从不去辨别,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然后转过头去怪别人,或者我们最该骂的是自己。心不明眼不亮,活该我们是狐狸的跳板。

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比如《熊和两个旅行者》。这话早就听过,这文章早就学过,且还是中英双语的。可惜,“朋友”这个词被用滥了,以致于我们很难遇到那种患难的朋友。那时候时间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也只够交一个朋友。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曾经我们一辈子能做到的事,如今可能一秒钟就做到了。对此,我不知该欣喜还是该悲哀——算了,我只能说遇到了真正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自当加倍珍惜。

切勿一次奢求太多,比如《男孩和榛子》。小男孩伸手到一个装满榛子的瓶子中,尽其所能抓满,结果手被瓶口卡住了。他痛哭流泪的时候,一个旁观者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你的手很容易就可以抽出来了。”是啊,又不愿放下榛子,又想把手拿出来,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呢?我们总想生活给我们一个十全十美,给我们多一点,再多一点,却忘了我们是不是能承受那么多。与其贪得无厌作茧自缚,倒不如知足常乐来得洒脱。

不能因为有了新朋友,就无故地牺牲掉老朋友,比如《牧羊人和野山羊》。一个牧羊人从牧场回来,看见几只野山羊混杂在他的山羊群里,就将他们和自己的山羊关在一起。下大雪时,他给自己的山羊仅够果腹的食物,却给新来的野山羊吃得很饱,因为他想把它们笼络成自己的羊。雪溶了以后,他把所有的羊带到外面吃草,野山羊飞一般逃到山上去了。牧羊人便痛骂它们忘恩负义。一只野山羊回头说:“你待我们比那些长久和你一起的山羊还要好,等以后别的山羊来了,你也将同样厚待它们,苛待我们,我们为啥不跑呢?”再好的关系也需要维护和经营,我们如果一味结交新朋友而忽略掉老朋友,无疑最后我们会落得一无所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失去尾巴的狐狸》。它从陷阱中逃出来却失掉了自己的尾巴,从此,它便被同伴嘲笑。它很难受,想到一个办法:如果大家都没有尾巴,岂不是自己不至于因为缺陷而难过了?于是,它召集了同伴,假装诚恳地劝告它们:“没有尾巴会好看得多,而且还减去了重量轻松方便。”有一只狐狸打断它的话:“如果你自己不曾失去你的尾巴,你也不会这样劝告我们。”看看,这大概就是复杂的人性——我们总是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去进行道德绑架什么的,骨子里还是因为自私。

那些想讨好所有人的人,反而得不到一个人的欢心,比如《一个男子和他的两个情人》。他头发渐现花白,却仍然追求着两个女人,一个年轻,一个年长。年长的觉得她被一个比她年轻的男子追求非常惭愧,便下定决心,每当男人来看她的时候,她总要在他头上拔掉几根黑头发。而年轻的女人正相反,因为她不愿意嫁给老头,也同样积极,拔去他的白头发。后来,他就秃了。这个就很形象,不论友谊还是爱情,所有的感情中大概都是适用的:你想讨好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从你的角度来讲,你精力有限;从别人的角度来讲,谁都愿意是唯一选择。

平等的人才能成为好友,比如《两只罐子》。它们一个是泥烧的,一个是铜打的。泥罐对铜罐说:“ 离我远一点,别靠近我。因为只要你轻轻地碰我一下,我就会被碰碎的,而且,我也不想和你太亲近。”嗯嗯,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其削尖脑袋往别人的圈子里挤,不如做好自己,免得凭白被人嫌弃。要知道:真正的朋友相处起来不费力。

柔弱胜过刚强,比如《橡树和芦苇》。橡树被风连根拔起,落在芦苇的中央。它对芦苇说:“你们如此轻巧柔弱,怎么反而不被狂风所摧折呢?”芦苇说:“你和狂风抗拒,所以你失败了,我们正好相反,即使微风面前,我们都低垂着头,所以逃过被摧折的危险。”是的呢,最好是以柔克刚。以卵击石,勇气固然可佳,但往往沦为笑话。

好就好在,一千个人看后,不止有一千个心得。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伊索寓言》,边读边思考,才算得上是对经典的尊重。

诚如我此刻心里所想:想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经典的作品,因为经典永不过时。

相关文章

  • 《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想像力与艺术的魅力

    寓言通过简单通俗的小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从小我们就听过不少伊索寓言,伊索像一...

  • 你得学会讲故事

    伊索寓言(译文名著精选) 伊索等 16个想法 译本序 他只是一个奴隶。 >伊索被誉为“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

  • 《伊索寓言》里的暗黑寓言,暴力血腥又猎奇!

    先前听闻《伊索寓言》被家长举报内容太过暗黑,还要求全面下架《伊索寓言》,我表示十分不理解。 在我看来,《伊索寓言》...

  • 【付老师说】课程建设之多样化反馈阅读课程(二)课本剧+接龙出题、

    @课本剧大赛——《伊索寓言》《中华历史故事》 共读伊索寓言时,是将《伊索寓言》和《中华历史故事》放在一起对比着读的...

  • 【世界文化常识】文学篇(71)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寓言集,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名叫伊索的被释奴隶整...

  • 伊索寓言

    大家好,今天我看了一本书的一篇故事,叫樵夫与赫尔墨斯。故事里主要讲了。有一个樵夫,他很穷,一天他到山上去砍柴,父子...

  • 《伊索寓言》

    伊索,弗里吉亚人,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

  • 伊索寓言

    图书链接: 豆瓣 | 天猫 | 当当 | 京东 | ...

  • 伊索寓言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伊索是谁? 寓言是什么意思,寓:寄托。言:道理 二、读故事 1、小组合作朗读寓言 2、全班交...

  • 伊索寓言

    大家好,今天我看了小孩与栗子这篇故事。故事里主要讲了,有一个小孩,他有一罐栗子,他把手伸进罐子里,想要拿出一大把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索寓言》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zw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