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延明】救一个算一个

【王延明】救一个算一个

作者: 王延明 | 来源:发表于2017-01-26 12:46 被阅读0次
    【王延明】救一个算一个

    1月1号,我发表了2017年的第一篇文章,《坐在2016的马路上望向2017的山头》,结果,有六位新朋友成了新的公众号付费订阅用户,每人给我微信转了100块,总计600块。此外,还有七位老朋友一共给我赞赏了98.88块。从去年四月开始截止到目前,近一百人给我微信转过钱,超过1万块。

    在给我付费的一百人当中,熟人占30%,半熟的占30%,不熟的朋友占40%。做一道假设题,如果2016年维持我的生命需要1万块,那么半熟和不熟的朋友们一共资助了我七千块,救了我。

    按照直觉来说,生活中的熟人应该占据付费用户的大比例,可是怎么统计出的结果却是相反?

    几个月前,我的一个朋友得了重病,而且家庭碰到经济困难,不得已发起医疗费众筹。我看到这则消息,一是难过,二是同情,于是我在微信朋友圈也转发捐款链接,结果一天之内,我的朋友中有40多人捐助,共计6000多块,而这40多人中的大部分(超过90%),是不认识我的这位重病朋友的(比如DynEd公司的Elisa老师直接捐助了1000块)。

    我们为什么会对陌生人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通过缜密的研究,给我的疑惑提供了一种解释。我们都知道城市是人的集合体,而人与人之间靠的是紧密的协作,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离不开关系和人脉,所以很多人乐于和重要人物建立亲密关系。但是Mark通过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发现,真正在你需要帮助(比如找工作)的时候,往往对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也就是对你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弱联系指的是,你们不经常见面,只是偶尔见面,或者一年见一次面,甚至几年都见不到一面的,都可以称之为你关系网中的弱联系。这些弱联系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就是你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老同事,甚至是你根本不认识的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

    Mark的解释很有意思。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强联系),很可能干的事情和你差不多,想法也类似,他们知道的,你大概率也知道,你不知道的,他么也大概率不知道。而只有处于你的社交圈外围的弱联系才会告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我又想起了那个每天都要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扎克伯格)。

    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的交流,新意少,但和不太熟悉的对象交流,获取新信息的密度相对会更高。

    目前有很多人研究弱联系理论,得出的结论也很有趣。比如,就拿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微信来说,研究证明,相比强联系,弱联系给我们施加的影响力更大。也就是说,在微信上,虽然我们重视强联系,不断的给熟悉的人点赞和写评论,但我们大部分的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比如你关注的那些公众号。

    对这点,我深有体会。2016年,我建了不少的健身群、学英语群、读书群,我发现,群里的80%以上的人都是我的弱联系,而和我强联系的精英英语的同事们,参与的比例不高。这就是说,如果单纯从网络上的影响力来看,我对弱联系施加的影响力也更大。

    相对强联系,弱联系对我的影响也更大。拿读书举例,我几乎不认识书的作者们,但是我的很多价值观都被这些陌生的作者影响和塑造了。

    从交流效能的角度看,和强联系交流,效能不太高。比如我和一个熟人聊天说话,我俩以正常人的思维速度边想边说交流一个小时,那么我听他说一个小时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思维密集度就是1(他准备1个小时谈话/我花1小时接收=1)。然而读弱联系作者写的书,交流的效能就很高,比如村上春树花一年思考润色写出来的书,我也许一天之内就读完了,所以我接受村上春树文章的思维密集度就是365(他准备这本书花了365天/我花了1天完成阅读=365)。

    显然,碰到一个具有高思维密集度的东西是让我开心的事情。看电影举例,很多导演花了几年时间拍成的电影,我两个小时就享用完毕,所以思维密集度也有好几百。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度的,我发现很多大人物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把时间都放在了最有价值的地方。所以,我总是建议周围的人,要多读书《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多看电影等,这都是高性价比获取信息的渠道。

    以前,我总是逮着机会就在公司内部的各种会议上分享讲话,每次都把自己最新的思考分享给参会者,希望能对在座的他们产生一些影响力。但这些年下来,我意识到,即使我满目真诚,但只要面对这些工作环境中的强联系,总有说教的嫌疑,而且这些强联系久而久之,也就听厌了。我终于意识到,人群中能听懂我的话的人,只占极少的比例。

    从2016年开始,我开始了公众号写作练习,除了写作是对自我的最好思维训练外,我还想施加那么一点点的影响力,通过文字上的交流,在更广大的人群中找到那个愿意听我讲话,并且能听懂,而且也愿意花一百给我鼓励的人。

    有人劝我,你累不累,自己闷头生活,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好不好?不要总想着影响别人,你以为你是谁啊?世界不缺你。

    但是每一次,我都会对这种老于世故的人讲这个故事:

    一个老头儿在海边散步思考爱情,潮起潮落后,满海滩全都是海星。远处,一个小孩儿弯腰捡起海星,然后扔进远处的海水里,再弯腰,捡起,再扔。老人疑惑,走近,问小孩儿,你干嘛呢?小孩儿回答,我把这些海星丢回海里,现在退潮了,如果不把它们扔进海里,它们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在沙滩上。老头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疑惑的问小孩儿,这成千上万的海星,你怎么捡得过来啊?小孩儿把手里的那只海星扔进海里后,转身过来对老头说,救一个算一个。老头儿听着这话,大哭着跑开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明】救一个算一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bx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