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牛泳书海!
看《夜晚的潜水艇》第三篇,《传彩笔》,猛然发现,这个小说以前看过。陈春成的集子收了九个短篇,都发表于豆瓣,我在豆瓣上搜索,发现以前没有关注过他,很可能是某位我关注的豆友收藏或转载了他的小说,我无意间看到,读进去了。
但仅限这一篇,当时并未顺藤摸瓜,找他别的小说来读,固然可以找“不喜屏幕阅读”作托辞,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之前的鉴赏力差,只是觉得他的故事写得不错,但好故事多得是,他的也没特别到哪里。
现在看,看到的切面就多了,不止故事,结构、语言,都能看出点门道,尤其是语言。贾行家说:“这本书,是我多年以来,看到的最纯粹的、最优美的中国语言之一。”(这句话有语病)这个评价相当高,但中肯。若现在在网络上读到《传彩笔》,我会去找作者的其他作品,尤其是《竹峰寺》,这篇的语言很喜欢。
细说两点。其一,陈春成的句子和千古文章有血脉牵连。如《竹峰寺》中的这个段落:
福建多山。闽中、闽西两大山带斜贯而过,为全省山势之纲领,向各方延伸出支脉。从空中看,像青绿袍袖上纵横的褶皱。褶皱间有较大平地的,则为村、为县、为市……除了这一带诸峰较为秀拔外,其余多是些连绵小山,线条柔和,草木蔚然,永远给人一种温厚的印象,很耐看……在隧道中行车,想到自己身处山体内部,既有一点激动,又觉得安宁。
这段文字里既有唐宋散文到桐城派的味道,也有明代散文的影子,还有沈从文、汪曾祺的风格。我古文读的少、功底差,但读“闽中、闽西两大山带斜贯而过,为全省山势之纲领,向各方延伸出支脉。从空中看,像青绿袍袖上纵横的褶皱。”这句时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姚鼐的《登泰山记》。汪曾祺和沈从文读过一些,陈春成自己也承认,语言上模仿汪老多。确实,俩人在遣词造句和行文节奏上,颇多相似。
其二,好的语言像葡萄,内部充盈有弹性,彼此依托拉扯,有张力。比如:
整个酿酒期间,瓮都在鸣叫。起初瓮声瓮气,像埙;后来清亮如笛声,有时淅沥如急雨;夜里像某种动物的哀啸。大白堂附近人家夜夜都听得见,凄婉之极,妇女听了常常忍不住哭起来。
贾行家说这段“起伏变化之间,有诗词的韵律和动态”。我感觉,这种“诗词的韵律和动态”,不仅仅因为句式的起伏变化,还因为陈春成将诗词语言直接化用到句子里,比如“淅沥如急雨”,用的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夜里像某种动物的哀啸”,用了杜甫《登高》里的“风急天高猿啸哀”。
以前读不懂这些,或者说字都认识,但不知道这样排列组合好在哪里——现在能感觉到了。
豆瓣上有一篇书评,既喷陈春成的小说,也喷贾行家对小说的评价。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74740/
摘录一段,管窥其文风。
福建多山,俩山带延申支脉,描述完地理,又开始小学生尬喻:像青绿袍袖上的褶皱。但凡你说像邻村古树下老人的皱纹(暗示衰老之苦),我都觉得你可以初中生水平(没在内涵谁,别笑)。“线条柔和,草木蔚然”,陈词滥调;“很耐看”,对,我还不知道很耐看,不耐看你写它干嘛啊;嫌“很耐看”还不够,再画蛇添足加句“我很喜欢看这些山”,仅重复两遍还不够,又丫说啥“望之不厌”,我服了,罗里吧嗦。一个意思重复三遍,也是没谁了。你爱,知道你爱行了吧。
看完后我留言如下:
第一次留言:
没看出优美在哪儿,就是不优美;别人看出怎么优美,于是论断那人水平不行,就是在商业互吹。唉!且不说鉴赏能力的问题,至少逻辑堪忧!最怕这种自以为很懂,于是振振有词!我看小说时不尬,但是看这篇评论,真的尬。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请充分论证,请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论证,这么点要求,不过分吧。
第二次留言:
贾行家说:“陈春成是以青年作者的旺盛精力,在雕琢自己的词句,有时候可能显得过度,但他对语言如此虔诚,真是让人感动。”这个观点很中肯,贾行家也没有一味在吹捧。而且,用“像邻村古树下老人的皱纹”替换“像青绿袍袖上纵横的褶皱”,认真的?
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像青绿袍袖上纵横的褶皱”这个比喻好。
- 首先是雅致,“青绿袍袖”四字,让人第一时间想起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 其次,这个比喻前面有四个字,“从空中看”。比喻不只要形象、恰当、有画面感,还得有美感——从空中看,像邻村古树下老人的皱纹——这得多大一张老人的脸,写恐怖小说?
- 最后,青绿袍袖,有色彩,这里从空中往下看的是草木蔚然的大山,以“青绿袍袖”喻之,正合适。
其他的,不想一一说明了。用观点文的逻辑,去糟蹋小说家的语言,就像面对毕加索的画说一句“画啥啥不像,狗屁东西”,让人莫名气愤。
转念一想,有些东西,尤其文学、文化之类,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慢慢入门,慢慢看出点门道,想人人能品味出作品之菁华,也不现实。但起码的底线,比如谦逊,尊重作者的劳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品质不能丢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