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我们上学的时候,我国的教育就把“德、智、体、美、劳”的口号喊得彻天响。可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呢?
事实上,学校生活的智力财富绝大部分取决于智力生活与体力劳动密切结合的程度。正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然而,我们今天的所谓的劳动教育究竟演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翻开学校的课程表,你可能还会看到每周一节的劳动课,然而这样的课基本上是不上的,要么被语数外老师所挤占,要么就沦为一节自习课!那所谓的劳动教育在哪里呢?
如果真要说劳动,倒还是有的,君不见开学初操场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再看平时各个班级的劳动卫生量化,这不都是在劳动吗?更有甚之,某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犯了错误,我们直接罚他们去劳动——打扫卫生区,打扫厕所……
劳动是劳动了,然而真要说教育,我觉得还真不像。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简单而机械的,无聊而枯燥的劳动更像是一种“劳改”!
因为在这样的劳动中孩子们得不到半点智力的提升。研究证明:有趣的创造与手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思想与手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深入地进入精神生活中,成为喜爱的劳动。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少年智力的最有力的一种刺激因素。
反观我们平时的劳动,有启发性有创造性吗?
再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是怎么搞劳动教育的——
根据教学计划,少年每周要到校办工厂劳动一次。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恰恰能把劳动与智力生活统一起来,能用具有巨大精神意义的活动充实闲暇时间。这样的兴趣小组有:少年植物栽培小组、育种小组、园艺小组、养蜂小组、机械师小组、电工技术小组、无线电技师小组、钳工设计师小组、车工小组、畜牧小组、花卉栽培小组……在这些小组中,洋溢着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的气氛。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兴趣小组,才使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变得扎实而有意义,这才是培养孩子们智力思维的正确方法,这才是培养科学家的肥沃土壤。
因为每一个兴趣小组都是创造性劳动和生气勃勃的智力生活的中心。孩子们在劳动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感受劳动的魅力,得到自我肯定和自我教育。
假设我们的劳动教育课也能上得如此丰富多彩,孩子们又怎能不热爱劳动呢?如果我们的劳动课也能以开发智力和培养科学的兴趣为目标的话,又怎会沦落到“劳改”这步田地呢?
德智体美劳,如此全面的教育方针,然而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几分?中国的教育教改不在于理念有多超前,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落实。如果一切都停留在口号层面,一切都停留在形式主义的层面上,试想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孙子们,将来又将会遭遇到怎样的一种教育形式。
真是细思极恐啊!希望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能从自身做起,一点一点的扭转这种局面吧!唯有如此,星星之火,才能燎原,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生命,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