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3819字丨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
很多人的困扰并不是自己私下里不能排除干扰,而是工作中不知道如何避免被打扰。比如手上的事情做的好好的,突然老板安排个任务过来,并且急着要你去完成,这个时候多数人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只能被迫接受这种打扰。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造成的,比如,打开邮箱后就忍不住一封一封的回复起来;或者被其他种种小事牵着鼻子走,忙忙碌碌一天过去了,但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工作反倒没做。这其实就是虚假的勤奋,看着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就是做不出来什么成果。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在进化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的懒惰者”,意思是我们总是倾向选择思维阻力最小的那条路,因为大脑太耗能了。我们的大脑喜欢无意识地按照常规程序进行,不自觉地遵循“刺激-反应”的惯性,不假思索地抓住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任务,然后一心一意地做起来。这种情况是普遍性的,所以,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之前我提到过,罗列出学习或工作计划然后照着执行是非常好的管理自己时间的方法,因为人天生就喜欢确定性,恐惧不确定性。这好像和人类远古时候的生活习惯有关,那个时候如果你能明确的知道明天可以捉到一头野猪的时候,你就不会为了第二天的食物而担忧,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原始人的生活就充满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不光是对于食物不确定,还有对于那些来自外界的猛兽的威胁也是非常不确定的。所以,到了现代社会,虽然偶尔的不确定性会带来惊喜,但人类还是更喜欢确定性的东西多一点。
既然人类喜欢确定性,那这就和一开始我提到的那个现象-工作总是被领导打断-有了冲突,因为很多时候领导都是不确定性的因素,你没办法提前预知领导今天或者这会儿会不会找你安排新的工作,既然没办法阻止这种干扰,那就只好想办法与之共处了。
当然,实际工作中的干扰并不全是来自领导,所以与干扰共存的五个方法我都列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方法一:做时间记录
这个方法很简单,主要适用于那些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工作,一共分为四步:
首先记录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并且标注出来具体的用时,然后进行分类,例如开会两次,第一次5分钟,第二次15分钟。刷朋友圈8次,每次时间多久。写工作报告一份,用时2小时。与同事吃饭加聊天25分钟,等等,持续一周不间断的记录下来。
然后一周以后分析下,哪些事情可以合在一起做会更高效?哪些事情可以减少或者不做也不影响?具体到某项任务你可以分析出自己到底多长时间能做成什么事情?识别出哪些是重要的干扰源?
接着把能去掉的杂事全部去掉,不能去掉的进行整理,计算下所用的总时间,及执行过程中是否可以被打断等。
最后,根据整理出来的内容,你就逐渐理解自己的工作与外界不确定程度的关联,制定一个包容不确定性的计划。
方法二:80%法则
这个方法和刚才讲的类似,不过更像是对于第一个方法的再延伸。当你有了清晰的工作内容之后,并且知道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你就会发现,你每天上班的八小时,可能远远大于你列出来的工作内容所用的时间,这就很尴尬了。如果是老板知道了就更尴尬了。不过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据统计,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都只有60%以下,也就是4.8小时左右,所以看看自己的工作时间,如果超过60%了,那基本也属于少数做的好的人了。
这里说的80%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本来的工作时间是超过80%的,就调整下工作内容,使其降到80%的水平上,因为你要留出来允许被干扰的时间,只有这样,工作做起来才会觉得轻松。而不足80%的人是大多数,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把工作内容加到80%,你可以找老板说希望可以负责更多的业务或者主动的做一些有利于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事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而不是每天的忙忙碌碌,却没有一点进步。
方法三:主动干扰
这个方法也是对于第一个方法的再延伸,当你列出外界的干扰事情之后,你会清楚知道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可以通过主动干扰别人而避免掉的。比如别人经常约你一起吃饭,可是你今天安排了工作要做,知道自己吃饭要晚点吃,所以就可以提前告诉对方,说我改天再约你。这样就不会出现你事情做到一半,别人打电话催你说在楼下等着你了。
方法四:创造环境
这个和之前讲的阻断外部干扰是一样的,我就直接复制过来了。
1,电子静默,把所有基本不影响你工作的推送全部关掉,比如淘宝的推送、视频的推送、新闻八卦的推送、私人的聊天信息等。
2,物理隔绝,就是找一个尽量没人打扰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比如早上起来学习或者去图书馆找个角落学习。或者是有些人就带一个包耳朵的耳机但是却什么也不听,就是为了让其他人看到我在专心的做事情,尽量别打扰我。
3,调整期待,主要是调整他人对你的期待。就是说,之前如果你是看到消息就回复的话,就慢慢改掉这个习惯,尽量找统一的时间一起回复这些消息,重要的事情可以直接电话沟通,这样时间一长,别人找你就知道只要不是急事就留言,因为你晚一点看到就会回复的,而要是急事就会电话找你,这样就会减少打扰。
4,学习拒绝,学习沟通技巧,懂得拒绝、协商、中断和管理各种关系。
方法五:管理老板
这个应该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但其实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除非你绝对不可或缺,可以让老板适应你的工作时间来配合你,这种情况本身就非常少见。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你可以通过每次与其协商的方法,来相对延缓老板的碎片化指令,比如说,老板我能不能先做完这个报告再去处理你安排的这个任务?但是这里要注意,用的不好,会让老板以为你爱拖延。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几个方法,也行你在用的方法你觉得挺好,也可以分享给我,在公众号里直接留言就可以了。下面是搜集的一些其他人推荐的时间管理的工具,不过我都没有用过,所以不评论,只是直接贴出来别人的推荐语,想用的人自己做取舍。至于我自己用的就是手机上的闹钟而已,因为我觉得,习惯的养成靠的还是自我约束力,工具设计的再好,提醒再到位,你不执行也无意义,就像你早起的闹钟,你定的时间一到响了之后,你的第一反应不是起床,而是按掉它,结果很可能就是继续睡。当然,工具还是有它的好处的,我这里进行了分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类:时间日志
用户推荐:atimelogger2收费的时间记录APP,可以预设主题,如工作、读书、休息等。操作简便,开始做一件事情时点一下,做完继续下一件事时再点一下,即完成记录。还能添加备注,记录的日志也可以导出,在电脑上做分析整理。
第二类:习惯养成
用户推荐:“种子习惯”APP,它就像闹钟一样,在你规定的时间给你发推送,提醒你这个时间该做什么事。每一个时间的内容自己定。
用户推荐:一款类似人生升级游戏的APP名叫playtask,可以在每日任务里写上自己想养成的习惯,然后将要做的事情当成游戏任务执行,并且给每个任务设定一个经验值。挣到的经验值可以满足欲望库里的事项,这些事项也是自己设定的。
第三类:任务清单
用户推荐:“滴答清单”APP,可以创建你工作、学习、购物等不同类别的清单,将自己的生活按照不同的领域进行清单革命,实现按情景进行时间分类,将碎片时间进行整合。
第四类:制定计划
用户推荐:Doit.im软件,可以清晰地帮助你做计划,梳理杂乱的事项,甚至还有教学视频。缺点是不适合复杂和深度项目的日常管理。
用户推荐:EXCEL表格,一般的横栏包括负责人、完成时间、完成状态、未完成情况说明。纵列包括总结、计划。它能帮助个人将工作内容进行轻重缓急罗列,并依次执行。
第五类:提升专注力
用户推荐:Forest软件,这是一款帮你建立“无手机”个人习惯的APP,开始专心工作或学习之前,播下一颗种子,在我们专心的同时,种子会长成一棵大树。如果期间没忍住滑动手机,或打开别的APP,树苗就会枯死。
用户推荐:“学霸拯救地球”app,本质是番茄工作法,但是融入在搞笑武侠打怪故事里,并且APP开启后,如果再打开其他APP,手机就会大声报警,只有电话进来不受影响。
注:番茄工作法的具体方法如下:
1、每天开始的时候规划今天要完成的几项任务,将任务逐项写在列表里(或记在软件的清单里)
2、设定你的番茄钟(定时器、软件、闹钟等),时间是25分钟。
3、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直到番茄钟响铃或提醒(25分钟到)。
4、停止工作,并在列表里该项任务后画个X。
5、休息3~5分钟,活动、喝水、方便等等。
6、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继续该任务。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完成该任务,并在列表里将该任务划掉。
7、每四个番茄钟后,休息25分钟。
在某个番茄钟的过程里,如果突然想起要做什么事情——
a.非得马上做不可的话,停止这个番茄钟并宣告它作废(哪怕还剩5分钟就结束了),去完成这件事情,之后再重新开始同一个番茄钟;
b.不是必须马上去做的话,在列表里该项任务后面标记一个逗号(表示打扰),并将这件事记在另一个列表里(比如叫“计划外事件”),然后接着完成这个番茄钟。
另外番茄工作法还有几个原则:
1)一个番茄时间(25分钟)不可分割,不存在半个或一个半番茄时间。
2) 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做与任务无关的事情,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3)永远不要在非工作时间内使用《番茄工作法》。(例如:用3个番茄时间陪儿子下的棋、用5个番茄时间钓鱼,等等。)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数据与他人的番茄数据比较。
5)番茄的数量不可能决定任务最终的成败。
6)必须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第六类:其他综合类
用户推荐:“时光似金”APP,操作简单,可以设置不同场景,可视化回顾每天或者任意时间段内的场景消耗分布,可以设置计划,并看到预定和实际花费时间对比。
以上就是搜集到的一些他人推荐,提醒几点:
1,世上没有完美的工具,只有适合你的。
2,断舍离,别成为试用员,每个都试完,啥也没得到。
3,自我管理才是最关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