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五)微服务的演化

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五)微服务的演化

作者: 胖虎大哥 | 来源:发表于2021-05-25 09:26 被阅读0次

2019年开始,业务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日活基本在30~100万之间,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面向UI交互的变化是非常频繁的,光详情页就有9个版本之多。

面对这类问题,技术童鞋应接不暇,各种特判满天分,微服务直接面向上游的UI交互的时候,明显对业务的理解是很吃力的;

例如:我们在评估的详情页改造的时候,在详情页加一些用户的信息、加一些商户的信息,前端虽然知道要哪些信息,但不知道去找谁要接口,于是,每次评审只能拉上一大堆后端,通过PRD一起讨论,谁提供哪些信息。而实际推进工程中,后端的思路就是,我只是信息提供方;所以,大伙的配合度很低,并且后端也没有动力去了解需求背景,导致需求经常因为很机械的协调,出现“生硬”的交互。

image.png

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大前端”。

大前端的普遍理解是,大前端是前端和客户端的集合体,而我认为的大前端则是:“面向交互编程”的团队,而大前端团队一样会有后端,这些后端则是要面向交互编程的。

image.png

我们成立了一个大前端的虚线组,将后端的一部分业务sense比较好的人放进来,让他们来参与面向交互的开发;这样的话,后端的资源协调一律可以以大前端的后端团队来做,解放了前端很多的精力。

但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就是面向各类业务的特判,还是会放在微服务中,这导致微服务既要处理面向交互的特判,也要处理业务流程。这个问题是刚才的分工无法解决的;面对越来越多的特判逻辑,代码的难度、易读性、测试的工作量成指数上涨;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建设中台,把各个服务之间的通用逻辑下沉,个性化的逻辑上浮的各个业务端。

image.png

我们进一步将后端进行垂直拆分,把做中台的和做业务的分开,中台负责向业务赋能,提供通用核心能力;各个业务线基于中台的能力,开发自己的特判逻辑,并向上提供组件。

后端的架构来一张整体的全景图(缺少UI面向交互编程的后端逻辑,这块我伴随着模块化的思路去讲解):


image.png

相关文章

  • 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五)微服务的演化

    2019年开始,业务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日活基本在30~100万之间,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面向...

  • 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四)存储

    上文提到我们对内部统一由third库来支持,时间久了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通过目前的运营后台的开发已经无...

  • 分布式架构的演进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初始阶段架构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框架架构 分布式架构下系统间交互的5种通信模式requ...

  • 微服务概述

    一般来说,早起的软件大多数是单体架构,接着使用分层技术演化为垂直架构,然后SOA面向服务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相继登场,...

  • ClickHouse的技术架构演化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2165241 本文内容较长,分为三个部分:...

  • 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二)性能优化

    之前说到,我们的慢sql因为早期的程序员都很初级,因此,线上跑的慢sql满天飞;虽然做了DB隔离,把慢sql的影响...

  • 微服务架构演化

    在互联⽹早期的时候,单体架构就⾜以⽀撑起⽇常的业务需求,⼤家的所有业务服务都在⼀个项⽬⾥,部署在⼀台物理机器上。所...

  • 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一)应用层架构

    我伴随公司走了4年了,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这四年来经历的技术架构的演进沉淀下来分享给大伙,里面有些内容不一定100%准...

  • 微服务囧途之BFF层登场

    从单体架构演化为微服务架构后,架构者的期望是“模块A”+“模块B” = “后端服务”。 场景一 Web端和Mobi...

  • 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三)高并发能力

    有人会问过我,我们是怎么抗住百万日活的?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支持这样的高并发并没有什么难度,如果一定要讲的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公司的技术架构演化(五)微服务的演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jq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