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梦》,是隔世难醒的梦。这似曾相识的前世轮回,让我们不知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里。宝黛初见,宝玉曾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大致是续一段前世未尽的缘,圆一段今世未了的情。然而只恨缘浅情短,给世人留下久久的遗憾。“说到心酸处,荒唐欲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梅兰芳大师的一段总结自我的唱词:“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在男人与女人、虚拟与现实之间,看似矛盾的艺术生活中间,梅兰芳找到一种最完美的途径去演绎戏里戏外的人生。他曾经把中国的京剧带到日本、美国和苏联,完成了中国的戏剧与世界文化的牵手。有人说梅兰芳所表现的是美的极致,但那到底是怎样一种美呢?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以一首诗诠释了异国人对梅的理解“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的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正象那遥望如同一脉/飘渺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影响梅兰芳一生的有几个重要人物,齐如山是他走上京剧舞台,并把事业推向高峰的支持者,他为梅创作、改编了几十部戏剧,使梅派艺术达到炉火纯情的境界。杨小楼与梅兰芳演绎的《霸王别姬》,动情之处,分不清戏里戏外。然而他与孟小冬的短暂爱情,终究逃不脱世俗的纠葛,就像电影《梅兰芳》里的那副纸枷锁,无人能够挣脱!然而梅大师似乎在恒古不变的舞台之外,体会到了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思想。他用这种态度去对待战争、对待生活,这是梅大师无人所及的临界。
然而自古艺术之人注定是比较孤独的,在这条道路上终将成为独行侠,在艺术走向极致的时候,艺术家们无法释怀,他们选择了肉体的解脱来释放精神,象梵高、海明威、叶塞宁、三毛、海子、顾城等等等等,那种灵魂的释放也许是他们逃不过的选择,无人能够彻底诠释!也许他们在做一场梦,永远也醒不来的梦,既然已经没有了痛,那就不要醒来吧......
未见已相识,相见终需别。
这恍如隔世的轮回亦幻亦真,如梦、如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