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很多随意性。当一些事情在我们意料之外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接受它,然后慢慢往前走。
〔阅读心得〕该书开篇就以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写作,应是当今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写作方式,这也是当下大部分人都喜欢接受的方式吧。
每天都在忙碌的人们,好不容易有了一点闲暇时间,再看那些长篇大论的说教,谁还有兴趣?那不成了自虐狂了吗。
自古以来,教化就有一种好的法则:寓教于乐。快乐阅读,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获得知识,此法最易接受。
2.《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与其害怕失败,不如痛痛快快地失败一回。
〔阅读心得〕言简意赅,非常精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3.《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我们不会因为天气变化而焦躁不安,因为我们知道天气是无常的。当我们预期一切事物皆是无常时,或许我们内心会更宁静和淡定。
〔阅读心得〕真佛只说家常话。
用简单的词语和例证,就把问题实质讲明白,这就是高手。
那些故作高深的专家学者,每篇文章中不让你有几十处看不懂,那还如何贩卖他们的知识焦虑呢?
4.《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如果有人告诉我,他在做爱的半个小时里,也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刷新微博,我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奇怪。
〔阅读心得〕当下的人们确实如此啊,如今还真是手机把人的魂都勾走了。
每时每刻要不玩手机,就有一种丢了魂的感觉。
无论行动坐卧手机须臾不离,这就是当今人世间的奇特景象。
周末本该休息,外出游玩,或是亲朋好友之间谈天说地,交流沟通。但,大家聚在一起,坐下后一会功夫,你就会很灰心,无论任何话题,也不如手机上的那些内容勾引人!
我说了半天,自己不是也在拿着手机看微读,发评论!
唉,这可怎么办啊
5.《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我经常半夜从窗户往外看,路上很多车来车往,还有人急匆匆赶路,我在想,他们在忙什么呢?
〔阅读心得〕这也是我经常观察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看着川流不息的人海里,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在赶路,好像都是有特大生意等待他们去做决策的样子。
还有那些骑电动车带孩子的人,一手扶把,一首打电话,有多么重要的事情啊,不能回去再说,好像连孩子的命都不要了?都在忙啥啊!
6.《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放下,不是避而不见,而是见或不见,心无波澜。”
〔阅读心得〕对曾经所有的痴迷与爱恋,轻易说出放下了的人,都不太清楚何谓“放下”。
就如鬼脚七引用的这句话一般,见与不见,到心无波澜时,才是真的放下。
刻意的回避,采取不听不想不看的方式,那都不是真的放下解脱,是自欺而已!
7.《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每个人的终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不着急,慢慢走。
〔阅读心得〕我对鬼脚七引用的这段论述,很有同感。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我们自己已经陷入在快节奏的工作中了,谁也无法改变。而业余生活,如果再不慢下来,活的精致和从容一些,那就真是一直奔向终点去了……作死啊!
8.《做自己》作者:鬼脚七〔原文〕为什么先有Yahoo才有新浪、搜狐?为什么先有Google才有中搜、百度?为什么先有Twitter才有饭否、微博?为什么先有了Pintrest才有美丽说、蘑菇街?为什么先有Facebook才有开心、人人网?为什么先有Amazon才有当当、京东?为什么先有eBay才有淘宝、拍拍……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
〔阅读心得〕我看了鬼脚七的这段发问,深有感触。中国人的原创精神被阉割很久啦!
从小就不让你玩出圈,长大了被学校和老师约束的傻了,偶尔有一两个出圈地人,还被冠以调皮捣蛋不务正业的孩子。如此的管制和约束,如此灌输‘’好孩子‘’的模式,我们也就慢慢习惯了,照章办事,不越雷池一步。
开创性的事情,从小到大,都不在我们思考的范围内。
周边有原创精神的人,大多数被认为是业余精神病爱好者!
鬼脚七写于2013年的这部网文合集,首发于他的微信公众号,那时他是阿里巴巴公司区域主管。曾对在淘宝上开店的很多中小企业主,做过长期的指导,使很多人获益匪浅。
我最近阅读的这本书是微读里的电子版,看后非常感动。一个七零后,能够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难能可贵。真的应了那句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阅读使得我们每天都有收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