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女士在单位上班时,常和同事一起在食堂吃午餐,每餐她几乎都是光盘行动。大家偶尔会开玩笑,说她吃的太细致了。她们很不理解年薪几十万的她,怎么会这么抠门,剩菜剩饭扔掉对她怎么就那么难。
有一天,食堂的米饭很硬,钱女士剩了很多饭,同事们的剩饭剩菜都倒掉了,只见她嘴上念着,惜福惜福,便买了快餐盒打包带回,放进单位的冰箱,让同事提醒她,下班还要带回家晚上吃,这事儿搁谁都做不到这么节俭。
单位下午茶的时候,有人打开冰箱拿饮料,看见里面的剩饭就问钱女士是要留给猫吃吗,她说没有养猫狗,是回去煮粥吃的。几个人都是疑惑的神情,她给大家讲了她小时候的经历的两件事。
钱女士说:小学我学过一篇语文课文《十粒米,一条命》,至今印象深刻。讲的是万恶的旧社会,农民种的米都要交给了地主。穷苦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地主恶霸收走他家仅有的一袋米,孩子就从装粮食的袋子里抓了一把。却遭地主手下人毒打,被活活打死了,孩子小手里还握着十粒米。当时老师读课文时很动情,我听的眼泪汪汪的,为了十粒米小孩被打死了,太可怜了,地主太坏了。我心里认为米特别重要,非常珍贵。
钱女士又说:我从小在老家生活,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在当地是资深牙医,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奶奶是家庭主妇,知书达理,温和友善。她对别人的求助总是热心不求回报的帮助,在街里乡亲眼里奶奶比爷爷还要德高望重。奶奶有俭朴的生活习惯,总教育我和弟弟说,人的一生,福报是个定数,要懂得惜福,才有福报。偶尔我们留下剩菜剩饭,奶奶并不责备批评,只是嘴里念叨着:浪费粮食会损福报,惜福惜福,就把剩的饭菜留下来自己吃掉。奶奶的一言一行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奶奶是南方人,一年才包两三次饺子吃,有一天,姑姑和奶奶忙了一下午包了三鲜馅儿饺子,煮好后奶奶只尝了一个,就成了两盘分享给隔壁的邻居品尝,并让家人先吃,因为好吃,我们都吃撑了,饺子也被吃光了,而奶奶则无怨无悔默默地吃着我中午的剩菜剩饭,我看见后心里很过意不去,那次以后就不再剩菜剩饭了,也不会浪费食物。
钱女士最后说:其实半碗残饭,是不值钱的,但节俭的习惯改不了,懂得惜福让我感到安乐自在。我觉得自己成年后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是自己童年经历的重复。童年的记忆会影响人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