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书中有关乡村生活的描述,如村子里的人员构成,土地流转,亲属继承制度,农业中的浇地灌溉,农民的经济来源,农村人口的流动,三种历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叉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等等,都让我联想起北方农村生活的场景,书中对于乡村生活的描述如此真实细致,文字也简单通俗易懂。
不由感叹,不管江村还是李村,乡土中国的气息都是一脉相承的,很多生活生产方式,民风习俗,家庭关系,贸易往来都是极为相似并且传承至今的。我们都有一种对我们生活着的,耕种着的土地的无法言说的安全感,我们都来源于尘土,最终也会归于尘土。虽然人们总是不能肯定土地将给人带来些什么,但土地就在那里摆着,强盗不能把它抢走,窃贼不能把它偷走。
随着工业化发展,农村剩余人口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这种人口的流动对农村的传统社会结构是一种破坏性力量,也许有一天中国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会不复存在,很多来源于乡村生活的传统也会在不断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被逐渐淡漠,但如今我们生活的内容却脱离不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传统生活。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教育,保持地区传统,恢复乡村企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值得思考。对江村的实地考察调研既有普遍意义,又有它自身独特的价值。
如今每当我见到干枯的河道,满是垃圾的村落,开啃得面目全非的高山,遗失的传统习俗,都很失落,科学只能通过人力的有效控制来支配自然因素,要敬畏自然。机器是用来为人类增添幸福的,真正的合作原则。无奈我们越来越成为机器的奴隶。
科学的价值在于真正为人类服务。感动于作者的人文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