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与瘟疫的斗争―天花

人类与瘟疫的斗争―天花

作者: 浪哗哗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02:51 被阅读0次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瘟疫之一,人类有记载的与天花斗争的历史就有三千年之久。早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

人一旦感染上天花,除依靠自身免疫力和缓解症状的药物之外,没有方法可以根治。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会因为全身红疹留下疤痕,“天花”因此得名。

天花对儿童的伤害尤其可怕

(天花不一定会致死,但大部分致死是儿童)

在1962年彻底消失于中国大陆,成为了中国人与瘟疫斗争千年的历史中令人记忆深刻的一次捷报。

天花病毒传入中国,大致是在东汉时期。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南征交趾,抓获了大批俘虏。可是没多久,俘虏中出现的天花就开始流行开来。因为疾病是由战场上的俘虏带来,所以也被称为“虏疮”。

在明清之际,一种更为安全的“人痘疫苗法”出现了:将症状较轻的天花病人皮肤上的痘取下,晒干磨粉,然后让未得过天花的人吸入鼻腔,相当于灭活制剂。这种疫苗法致死率低于3%,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在清政府主导下,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大面积接种,大大降低了清代天花疫情爆发的风险。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花仍旧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之一。

1952年2月6日,卫生部发出种痘指示,预定当年种痘二亿六千万人。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为如此庞大的人口进行有组织的疫苗接种活动。

各级卫生防疫站在医院的配合下,根据人口登记册接种疫苗,在全国六大行政区每年分片轮种,针对天花爆发点采取环形包围接种,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加强海关检疫和疫情监测,西南边境地区建立了广阔的国境免疫带,有效防范境外天花病毒的传入。

同时,国内也加强了对天花病人的管理和疫情报告工作,发现病人后即进行隔离、护理和治疗;对可疑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加强了监测,追查疑似病例。

在严密的组织和新中国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斗之下,中国的牛痘疫苗接种率高达90%以上,至1954年全国大、中城市再未有天花流行。1959年在云南沧源县扑灭了我国最后一起天花爆发流行,此后天花病毒逐渐淡出中国人的视野。

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加强合作,提高疫苗接种密度,根除全球天花流行的倡议。当时的发达国家已无天花发生,只有亚非拉欠发达国家仍有天花存在。到1980年,天花在世界上基本绝迹。

――转摘于《地球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与瘟疫的斗争―天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uf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