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喜欢和同学讨论一些很(伪)深奥的问题,她屡屡提及我的很多做法非常不礼貌,而且非常自我,我很不开心。(这篇太矫情了,语无伦次的,不想看可以止步。)
剖析自己是件很痛苦的事。
如果不剖析,我可以只是简单的讨厌自己,可以在我不好的地方一笔带过,然后感觉良好的继续生活。也许会变好,也许会变坏,种的什么因就有什么果,这样就好。只是她,恰好让我没办法不想去好奇自己,剖析自己。
在这种要成年又未成年的时候,我分不清什么样是成熟,什么样算懂事,把很多东西都轻易地画上等号。(懂事可以是少女、女孩,但是成熟好像就要和成年人挂钩了)
举一个例子吧。我的父母时常给我推送微信,比如“要鼓励孩子做家务”“一根草绑白菜是白菜的价,绑螃蟹是螃蟹的价”,略带说教意味。作为一个网瘾少女,这些文章我大概都看过,道理也都懂,我认为他们的行为不仅不会使我深有感触,还会厌恶反感,所以希望能制止他们。我对他们直言相对,确实使他们分享的链接变少了。但是我同学说,我可以回复他们“好,看过了”,会更有礼貌。我认为这并不能比我的“直言相对”更有效果,可能还会更鼓励他们给我发链接。我需要让他们知道我讨厌这样的事。然后我告诉同学,等我觉得我需要这样做,会的。
上面那个例子很常见对不对。简单地分析,就是我觉得让周围的人明白我反感什么,不反感什么,就会使我烦心的时候少一点。而且这样直来直往的性格,似乎约等于简单,我很喜欢。(也许是我见过太多表面友好,背地里却厌恶对方,这样的事了)
我一直认为我的不礼貌是以心相待,我的自我代入就算是换位思考,我的偶然善心就应该有所回报,我发这篇日志至少会有人看。(最后一句乱入了……)
很多事并不能那么绝对,单纯的说我对或者错,但当有人告诉我你错了,我会像这样惶恐地求证我是真的错了嘛。我觉得我挺对的,仔细想想又挺错的,再想想也没什么不好,也许当我认定自己要成熟的时候,会学会这些美好品质。想着想着就不想变了。我肯定会成熟的,如果遭遇了俗话所说的生活所迫。那么在生活还没有迫我的时候,我还可以任性,不成熟吧。又有人说了,青春就可以怎么怎么样嘛,青春的时候你当你挥霍的是什么啊。
嗯,还没有遭遇过生活所迫的我,并不想改变。可是如果放任自由,也许会有更多指着我说我不对。不想被讨厌,不想去改变。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如果我真的需要改变,那我就改好了。
上面真的是我的想法,暂且不想掩饰什么。我觉得简直太矫情了!不矫情就应该“改就改,不改拉倒”,然而我是真纠结。你们可以开始喷我了。。。
还有就是,谢谢你们看完了这个日志,能撑到现在真是勇士。。。不出意外的话你们不会经常看见我出没。。。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