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谁?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韦诗锐,也就是群里的若水三叶。能够有幸得到Ada的邀请,我还是很意外,因为我是去年12月才参加悦读会的,之前两次是以书友的身份参与,这次则是以分享者身份,分享我的读书经验。
二、什么是“千书计划”?
之所以被Ada老师邀请,是因为她听说我有一个千书计划,去年读了100多本书,觉得蛮有趣的,所以想让我分享怎么去做到这件事的。 千书计划”是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读完1000本书,目前我已经读了426本。
三、为什么要去做件事?
这几年的读书经历让我感受到一件事情:不断去读书,自己的世界会改变。
比如读到大约100本时,我开始去写文章,把自己的所遇所闻所感所悟写下来,当作是一种成长记录;
读到大约150本时,我开始去培养跑步的习惯,这两年完成了两个半程马拉松;
读到250本时,我鼓起勇气给父亲写了一封长信,修复苍白冰冷的父子关系;
读到300本时,我从稳定的体制工作中辞职,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运营工作;
读到380本时,我开始每天做早餐,并在家里做了一个“三叶厨房”,朋友到我家聚会,我负责下厨。
所以,我想试试看,当读到1000本书时,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又会遇见什么样的人,自己的生活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四、为什么要快速阅读?
首先先区分”速读”和“快速阅读”。“速读“追求的是提高眼睛的移动速度,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而“快速阅读”则是带着问题,有重点地选读一本书的内容,并实践书中有用的知识。所以,快速阅读并不等于快速地读完一本书,不求甚解。
其次,有人无法判断读书,是要先精读再泛读,还是先泛读再精读。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先泛读再精读。自己没有判断力,就不要做过多的判断,尤其是在自己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做的是,自以为正确实际却是错误的决策。
快速阅读是属于泛读,它的目的是为了给大脑压力,让其在有限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没有精力去判断。一开始读书,肯定会读到不少烂书,会感觉浪费读书的时间。但实际上花上1-2小时试错读完一本书,长期来看并不觉得亏,因为随着读得书越来越多,你真的会感觉自己很无知,这反而会让你放开心胸去接受更多的未知:好书固然对我有帮助,烂书也会让我明白,什么是自己不想要。自然对书籍的鉴别力,也就慢慢养成了。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则是作为未来自己做决策的保障。
第三,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面临选择,却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才好,这使得我们很困扰。但是否曾想过一个问题:不知道选择什么才好,是否与选项有关。如果没有选项,当然不知道选什么才好。如果没有更多的选项,硬是要在眼下的选项里作出选择,自然会困扰。而快速阅读,就是让自己不断接触更多新事物,不断拓展视野,从别人的体验和经历里,得到体验和经历,从而让自己面对选择更从容,因为你不可能选择你所从未知道的东西,你也无法创造你从未经历的事情。
五、如何实现这个计划?
8年读1000本书,并不是每年读100多本书,每周读2-3本书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里我把完成“千书计划”所需要经历的过程,分成了以下8个阶段:
入门阶段:2-4周/本
第一阶段:每周读1本书
第二阶段:每周读1-2本书
第三阶段:每周读2-3本书
第四阶段:每周读3-4本书
第五阶段:每周读4-5本书
第六阶段:每周读5-6本书
第七阶段:每天一本书
不同的阶段所需要培养的习惯和训练的能力都不一样,我的方法未必适合你,但我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籍,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这是此次分享的价值所在。下面我分别说明,在这八个阶段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推荐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的书籍。
1.入门阶段:2-4周/本---不排斥读书
读书读得慢,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选择的书太难读下去,使得你不愿意在读书这件事上花时间,更别提“是否喜欢读书”的问题了。所以,这个阶段需要解决主要问题是: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不管小说也好,还是绘画书也好,去做“读书”这件事就可以了。首先先做到不排斥“读书”这件事,至于“是否喜欢”的问题,读书足够多,再回过头来回答。
2.第一阶段:每周读1本书---没有时间读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完一本书需要3-4个小时,而一周读完一本书,每天读书30min就可以了。
这看起来很简单,一天读书半小时,大多数人还是能做到的。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每天都能抽出半小时读书的,因为每天都会有不确定的事情发生,这些突发事情会干扰甚至阻碍我们去读书,所以从“能做到”到“持续做到”,是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和阻碍的。
但在这个阶段,我们不着急培养读书习惯,而是先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能早起,读书自然就会发生---暂时不去在意读书时间,而要想早起,就需要早睡倒逼,也就是晚上少玩手机,至少提前半小时上床睡觉。
推荐书籍:《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高效时间法》、《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
3.第二阶段:每周1-2本书---注意力不集中
每周读1本书,是指连续一个月做到每周读1本书,才算达到该阶段的要求。
每周读1-2本书,意味着要多读一本书,每天的读书时间就需要增加,但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每天能抽出半小时读书,已经是极限了,更别说是1小时。所以,这个阶段需要训练的是快速阅读的方法。快速阅读并不等于速读。速读是通过追求眼睛的移动速读,快速读完一本书,而快速阅读是建立在多读的基础上。多读指的是带着问题,有重点地选读不同书籍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因此,快速阅读改变的读书的观念:有重点地选读一本书的内容,而不是从头到尾地读完一本书。
在这个阶段,会遇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读书过程中集中不了注意力。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注意力有效集中时间在25分钟左右,而快速阅读是很耗费精力的,这就造成很多人在训练快速阅读后,效果不是很明显。
要提升注意力,就要多做有氧运动,比如跑步、瑜伽等,而跑步是一项低成本的运动 ,所以这个阶段最核心的行动是:培养每天跑步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配合使用番茄工作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注意力的集中。
除了训练读书方法和培养跑步习惯,在这个阶段里,还需要做的是:记录和反思。 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感受记录下来,这么做是为了寻找可改善的问题,作为下一个读书的主题,同时记录自己成功的体验和感受,能够帮助自己积累信心,更好地解决困难,是一种正向的自我激励。
推荐书籍:
1)快速阅读:《高效阅读法》
2)精力管理:《番茄工作法图解》、《爱上跑步的13周》
3)记录&反思:《晨间日记》、《人生笔记》
4.第三阶段:每周2-3本书---培养读书的习惯
在时间管理里,培养习惯的顺序是:早起→跑步→读书,也就是说,在前面两个阶段培养了早起和跑步的习惯后,读书的习惯才会稳定。过早地培养读书习惯,越到后面越容易放弃。因为从这个阶段开始,读书除了靠自我训练,还需要外界的帮助。
每周读2-3本书,这意味着一年至少可以读100本书,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如果在你的身边缺少同行者,或是行动榜样,很容易因迷失方向而放弃,毕竟你无法创造你从未经历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社交---参加线上社群和线下活动,认识更多优秀的人,从他们的言行中寻找可学习的点,社群的氛围帮助你更容易持续行动。
书读多了,脑子会糊,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写作来整理思路。训练写作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和实践的基础上,大多数人无法持续写作,很大程度上是输入不够多,因此这个时候开始写作相对比较容易。而把自己写的东西,跟社群的小伙伴分享,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互动 ,建立联系。
推荐书籍:《文案训练手册》
5.第四阶段:每周3-4本书---学会生活
读书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读书其实是为了生活。但是只读书不关注生活,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书中的世界与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长期泡在书籍的世界里,会让人产生眼高手低的感觉,生活不够落地踏实。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学习的,反而是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可以先从居住环境,通过整理书籍,收拾衣服,打扫清洁,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这是享受生活的开始。紧接着可以从吃的方面入手,尝试学习做饭,比如每天给自己做早餐,或是晚上回家做晚饭,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煮饭是一件充满生活味道的事情。再然后则是穿着打扮,除了穿得干净得体,考虑如何通过穿搭散发优雅气质。这种气质在前面的读书阶段已有所沉淀累积,这时候就学会如何释放出来。
推荐书籍:
1)整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1》、《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 、《家事的抚慰(上)》、《家事的抚慰(下)》
2)优雅:《优雅太太教我的事》、《跟巴黎名媛学到的事》
6.第五&第六阶段
达到这两个阶段的阅读水平,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了。能有这么多时间读书,说明你已经成长到,工作上问题很轻易就能解决了,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更好的平台。目前我在从第二阶段跃迁到第三阶段过程中,所以这次只分享前面几个阶段的内容。
读书是一个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每天坚持读书更是一个复杂的项目,仅是通过读几本书,听几次分享,很难掌握,而且这次分享还有很多细节和方法没有介绍,以后我会针对此写相关的主题文章,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此次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