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但是,我还是走了。不过,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留了下来。两年挂职锻炼,应该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为自信、最为舒心的两年,尤其是那段吃着小面唱着歌的日子,令我终生难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661af6cb5829d044.jpg)
今天,我又一次来到成都,住进了曾经住过的京川宾馆。放下双肩背包,我直奔宾馆对面的那家面馆。
这是一家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苍蝇馆子”,十五年过去了,它竟然还是那样:不足15平米的临街老房,屋里屋外放满了板凳、挤满了食客,他们个个捧着一碗面,吃的稀里哗啦,大汗淋漓。那些擦鞋人仍然穿梭其中。她们手里捏着拖鞋,两眼盯着皮鞋,逐个询问:擦鞋(hai)子?如果你擦,她就用拖鞋换下皮鞋离开面馆,擦好后旋即返回面馆交付皮鞋换走拖鞋,只收2元。
哈哈,一碟红油拌白菜,三两素椒杂酱面。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这久违的小面,一碗面就没了。真的是好巴适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7c07dd16f61a3097.jpg)
心满意足之后,我顺着熟悉的西一环向府南河、浣花溪走去。记得那时候,这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鲜花、闻到花香。桂花、梅花、迎春花,香樟、海棠、银杏树遍布周边地区。闲暇之余,一个人喜欢在这些地方走走。看看成都人喝茶搓麻的市井生活,听听成都人摆龙门阵的波澜壮阔。对,那时候,青羊宫旁边的桥头有一家狗市,至今还有几家门脸房在经营狗狗生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df37378b8a15bb0d.jpg)
我喜欢浣花溪这个地名,成都的一些地名同样让你喜欢。比如春熙路、琴台路、红照壁、宽窄巷等,无不浸透着一种厚重的巴蜀文化。当初,浣花溪周边移栽来很多名贵树木,又是支架固定,又是吊瓶输液,而如今,已经根深叶茂、遮荫蔽日。这里的自然环境堪称一流,为此,四川的省级官员都住在这里。
尽管这个神秘别墅群低调到只有一个门牌号,但高墙护网、武警把守足以显示这些住客的权贵身份。上百栋别墅庭院与浣花溪公园、杜甫草堂、百花潭公园、府南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区域和绿色森林氧吧。那时候,晚上遛弯经常能碰到几个官模官样的人。不过,今天到此,不无感慨,官场江湖,难料西东啊。原来同一时间在成都工作的几只老虎已经成为“省委别墅区”的匆匆过客,住进了同样有高墙电网、武警把守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b601ab7477409e0e.jpg)
行人渐少,灯光暗淡。府南河的河水在无声的流淌着,或明或暗的别墅掩映在树影婆娑的高墙内,显得那么落寞且另类。
我喜欢陌生的地方,更眷恋这个有故事的城市。
那是 2001年5月,我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到成都市挂职锻炼,成都市俨然把我当成个“人物”,市委书记、人大主任接见了我。6月30日,被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两年时光,转瞬即逝。由于分管全市检察机关的批捕起诉工作,重任在肩,终日忙碌。每天除了翻阅卷宗,听取汇报,签批逮捕起诉,亲自出庭公诉,还要根据需要随时深入20多个基层检察院指导工作。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我在司机的帮助下学会了开车。不过,那辆可怜的黑色红旗警车被我开得伤痕累累,前后保险杠经常用绳子绑着吊着晃悠着。每当我驾着车子出入检察院大门时,法警都纷纷避让,躲在老远处给我敬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1d78f9b95827b0f2.jpg)
还好,两年的单身生活,多亏了这家面馆,它使我在每天紧张疲惫工作之后能吃上一碗可口美味的面条。有人说,胃口是有记忆的,反正我是非常喜欢吃面。一方面是家乡饮食习惯所致,但更主要的是源于喜欢面食制作的母亲。记得小时候吃玉米面擦圪蚪,兄妹几人,有的蹲在院子里,端着粗瓷大碗使劲划拉,有的站在大锅旁边焦急等待,而我家老三则是站在原地,张开大嘴,把一碗面倒进肚子里之后,立即把空碗又伸到锅边。然而,在那烟火熏烤、沸水蒸腾中,母亲俯身于大锅擦床之上,一边吃力擦面,一边看着我们吃面的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那个年代,能吃到面条是件大事,而今天却轻飘飘的称之为小面。不过,吃面条简便家常,廉价随意,称之为小面也顺口亲切。它不应当成为重庆面食的专属称谓。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2132edee61d25cc9.jpg)
成都的冬天不好过,周末的两天也寂寞。通常,躲在宾馆里写东西是打发时间的最好办法,这也是教师职业无法改变的习性。有时候,也会走街串巷,考察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时候也会开上小车到周边区县游览采风、寻找美食。两年里,我基本吃遍了成都周边代表性的面条。比如,担担面、渣渣面、摊摊面、拐拐面、宜宾燃面、铺盖面,脑花面、鸡杂面、宽汤面、甜水面、肖家河的“板凳面”等等等等。就这样。我一个人慢悠悠的吃着面,乐呵呵的上着班,在成都工作了两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67d09cb2b869a112.jpg)
2003年,我离开成都,2005年提前退休。社会和院校的反差,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促使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不断割舍放弃,才能激发活力。
挣脱了体制桎梏的束缚,解除了职业身份的冲突,我终于解放了,自由了,像一只小鸟,欢快的奔跑于全国各地。空中飞人的律师职业更加满足了我吃面的情怀和习惯,所到之处,优先选面。那真是吃着小面唱着歌,吃面遍及全中国。象什么山西剔尖面,陕西油泼面,上海葱油面,东北手擀面,郑州羊肉烩面,兰州牛肉拉面,广州牛腩面,香港车仔面,武汉热干面,新疆炒片子,至今都使我垂涎怀恋、魂牵梦绕。
其实,山西作为面食王国,除了莜面、豆面、高粱面等面条食材种类多于南方外,其主要特色在于手工制作的花样上,其面食称谓也主要突出制作方法,而成都的面条一律是机器压制,其美味优势和灵魂所在主要体现在种类繁多、麻辣美味的佐料卤臊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0631/891cde6afcffc3c6.jpg)
如今,我休息了,可以扎起围裙在家里做面吃面,而老伴更是一个面食案头的娴熟高手。如果说吃了一大圈、评判众面食,我对成都小面的麻辣诱惑依然情有独钟。因为,一碗面,一座城,足以勾起我对人生往事的回忆。同时,一个人,吃自己喜欢的小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何不是一种享受?
其实,幸福也很简单。
晚安 成都京川宾馆
2018年6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