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在毕业的前夕

写在毕业的前夕

作者: 花花骚年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08:23 被阅读125次

    最近带父母周游了一圈加拿大之后,回到大学的城市,才有了毕业的实感。我的本科经历是不断打碎又重建的过程。但是回望其过去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还是有源头的。这篇文章想把自己的本科生活做一个小小的梳理。未来,我想建一个小小的个人网站,不再使用简书这个平台了。让本科的故事就留在这里吧。

    一.走出去看看

    高中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定必须要走出浙江省。在我那个班里,有我这种坚定地走出去想法的同学非常少。浙江人都为自己的省份骄傲,全中国能说服他们,就是上海的大学了。北京、深圳、广州都太远,没有意义千里迢迢过去。那时候,我觉得我的省份是非常好,但是中国很大,世界很大,不要把自己摆在舒适区里。

    我的大学从东北起航。在大连读书的生活,刚开始自然很不适应,我的班级里没有一个同省份的人,大部分都是东北来的。而且,北方人似乎对南方人有一种自成体系的看法,比如很精明、情分寡淡等。你在异地的时候,人似乎会不自觉地寻求老乡,寻求同类。当时,来自包邮区省份的人都让我惊喜和开心。大连告诉我了什么呢?大概是过去的荣光吧,那些陈旧但是高大的建筑和我家乡亮丽崭新的大厦形成了对比。旧城与新城的不同,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心与现在经济发展中心的区别。两年之后,我的舌头上似乎烙上了东北菜的烙印。锅包肉、松鼠鱼、地三鲜等东北菜时常让我想念。我想,我心中的故乡有一部分是北方的剪影吧。

    然后,我就来到了加拿大。大概是北方的生活让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提升了,而且当时我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内向而且不喜欢交际。所以我没有急切地想要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的想法。当时的我,弱弱地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大概交往了几个外国朋友,最后关系最好的还是亚洲的朋友。来自欧洲、北美的同学就止步于君子之交,仅仅是同学而已。

    本科这几年我也独自走过了很多地方,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走得最多的就是日本东京,足足去了三次,最后一次还呆了两个月。还有纽约,也因为不同的原因,走了三次。旅行给我带来了什么呢?其实我觉得旅行更像是一个引子,把你放到一个新的环境下,让你感受与观察自己的反应。你是喜欢欧洲的闲适,还是美国的大气呢?通过与环境和文化的碰撞,人会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节奏和氛围是什么。

    现在的我还是有着探索世界的野心,更具体的说,我并没有要全世界打卡,周游世界的壮志。我只是喜欢被冲击的感觉,我想知道那些我不知道的东西,如果能顺便探查到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领域就是意外之喜了。也因为欧洲之旅,我喜欢上了意大利,所以研究生选择了意大利的学校。未来想要探索北欧与南美洲。

    走出去看看是对的,我觉得我的外国经历让我整个人变得大气起来。我不会再一惊一乍,也对不同保持宽容与接纳。生活的选择比我想象的要多,这就是走出给我的启发吧。

    二.用自己的脑子做决定

    我一直是一个长期计划者,高中的时候我就热衷于个人性格测试,职业发展测评等。在我高三的时候,我就自己研究大学里每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对应的行业是干什么的。我还开班会,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选专业、学校,思考职业方向。当时,我分享了T型人才的概念,就是有行业上层的技能,同时知道多个领域的知识,便于迁移与跨界。这些东西非常重要,这决定了在目标决策上的架构。然而,当时我的同学们的反应并不是很强烈,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事情不是他们要考虑的,而且高考成绩都没出来,为什么要考虑专业和职业呢。成绩越高,学校越好就行了吧。即使是现在,我也觉得自己没有想太多,相反,我觉得当时我应该想得更多更深才对。

    虽然,我喜欢自己收集信息并决策的萌芽在高中开始冒尖,但是我还是深受权威和父母的影响。例如,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父母的财务领域,即使我个人并不讨厌它。我也喜欢搜集成功人士的忠告和建议,看看他们对未来的预测等。可以说,我的大学本科前三年,我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我需要别人反复告诉我你是对的,我才觉得自己的是对的。

    我的心里既住着一个唯唯诺诺的小羔羊,也住着一个想要自己掌权的小怪兽。这两个人格一直在打架,有时候是小羊羔胜利了,有时候是小怪兽胜利了。我感到自己被两个方向拉扯着,我既要满足权威的愿望和方向指引,我也要为自己的想法做出一些实践。不得已地,我的生活被分成了两块,一部分是为了正统的、被要求的正规路线,一部分是为了自己好奇心的尝试。我的生活是双轨的,双重标准的;我的时间是分裂的。这一切都相安无事,因为我正巧有精力两边兼顾。

    然而,这种摇摆的自我终于在大四的时候受到了冲击。当时,我对创业、新兴行业、职业发展的看法和我的父母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我们之间爆发了剧烈的争吵。我的脑内也爆炸了。一方面,我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自己的预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任性了。一方面,我迫切地渴望权威对我的认可,对我的鼓舞。困住我的不是周围的声音,而是我自己本身就不确定该相信自己的声音,还是周围的声音。

    脑中的弦崩断之后,我不得不休学了几个月,毕业也延迟了。那时候,我意识到这种双轨制的生活已经无法延续,我必须要做出决定。我的大脑到底相信哪一边的声音?挣扎的最后,我终于理解了对自己负责的真正含义。这意味着你需要自己搜集信息,自己思考,接受伴随的风险并接受它。

    自那时开始,我的大脑对权威的声音说不,并且只听自己的判断了。我想用自己的脑子做决定的行为,不但让我发展了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结束了我的双轨制生活,我再也不用同时讨好权威与自己了。

    三.紧张是个好东西,但焦虑不是

    中国的年轻人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迷茫与焦虑,由此产生的是放弃的咸鱼状态,或者是假性努力。这两种心情我都经历过,两种状态我都经历过。这两种心情的源头是一样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把标准交给了外界。不幸的是,外界的标准是模糊的,不同人关注的东西不同,得出的评级也不同;外界的标准是单一的,钱财权。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什么都想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什么都不想放弃。这就容易让人疲于奔命,追逐热点。计算机编程很火,所以我要学。人工智能是代表未来的方向的,我也要了解。年轻人读点历史很有必要,所以我也要读史。而不幸的是,现在信息爆炸,并且大小V遍地都是,听谁的?每个人指的方向都不一样。

    我现在对于一些热点能够保持远离的态度的原因是一个小故事。在休学回来的一个学期,我突然对艺术史硕士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写了一篇自我陈述带到学院的写作辅导。在那里工作的英语专业博士生看了一遍我的文章,问我:“你觉得你能给这个学校带来什么?你想要做什么?”我回答道:“我觉得艺术非常美妙,艺术史的故事很有价值,但是很多研究都被局限在一个精英的圈子里。我想要把这些宝贵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众了解艺术。”那个博士认真的看着我说:“其实我不太理解你的想法,你要只要艺术史硕士是一个研究型的方向。那些人不需要公众的理解,他们就是做自己的研究,只需要圈子里的人理解就行。” 这句话对我的冲击非常大,我反问道:“为什么呢?学术研究的意义难道不是造福大众么?”她回答道:”但是很多时候,大众不需要了解学术研究的过程,他们只需要享受学术研究的结果。例如计算器的发明很困难,内部的结构和原理很复杂。这些是做这个领域的人需要搞懂的。但是公众来说,他们只需要会用就行,不需要知道内部结构。“我当时很想反驳,但是却想不出话来。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位博士生说的是对的。很多领域的事情,我们不需要知道内容,我们只需要享受其结果。我对待热点的态度也是这样,我没办法追上所有热点,而且我不了解那些热点对我也没什么影响。

    没有了追热点的渴望之后,生活就简单了很多。我不需要参加很多活动、分享会,看很多的热文。我只需要好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为此努力。就这样我解决了自己的一部分焦虑。现在,我觉得我更容易出现的情绪是紧张,害怕自己被拒绝的紧张,在准备实习申请期间尤甚。有时候会想到找工作、买房等,心里紧张一下。但是,我不会陷入持续的焦虑和饥不择食之中。我隐隐之中对自己有一股底气,养活自己总是没问题的。我的家庭和家乡也给我一种安全感,大不了回家当审计师,从头再来。

    四.别空手站着,加入派对吧

    这一部分是关于执行力的,我得说适度的焦虑真的能让人变得更有行动力。我的大二大三远比我懒散的大四要更有行动力点。但是,那时的我显得更加疏远与不近人情,现在的我更松弛,更奇思妙想一点。这大概就是有失必有的吧。

    我在在行上约过很多人,其中有两个建议让我印象深刻:

    1. 不要等待事情被验证了之后,再参与。那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它的价值了。

    2.你要懂得整个系统,多面手才能有作为。

    这两个建议都意味着我必须投入其中,开始行动。但是行动力其实说着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你需要日积月累的积累,才能酿出琼酿来。当我们评论一个人很有行动力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指他有一系列自成系统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相乘效果。

    曾看过一个观点,所有的行动力不足其实归根到底是想得不清楚。如果知道手上做的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动力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我想要补充这个观点,即使有时候我们知道这件事的意义与价值,如果回报周期过长,我们也会倾向于偷懒。所以,能不能有长远的眼光,更看重长期利益,而非眼前的享受也是行动力的一大标准。

    我还有两个驱使自己动起来的方法:

    1. 增加沉没成本

    2. 承诺于他人,让别人监督自己

    沉没成本这个方法其实并不百发百中,因为我现在没有经济独立,所以即使花了钱,我也不会有很强烈的心痛感,顶多就是内疚感。这方法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尤其是沉没成本以实物形式展现在我眼前。没做完的习题会让我有一种内疚感,想要补上。但是虚拟存在的网课,我就会别过眼去,假装忘记了这件事。

    我现在正在用的方法是承诺于他人,让他人监督自己。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打个比方:我为了督促自己不断补习艺术史,我就找了一份艺术媒体的外部撰稿人的工作。一个月要提供4篇稿件,稿费和我之前的待遇比起来少了很多。一篇文章4000-5000字,非常耗费时间与脑力。我常常是赶着截止日期交稿子,每天想着下一篇稿子写什么,去哪里搜集资料。这个方法很管用,但是真的很痛苦。

    五. 喜欢你自己,如果你都不喜欢自己,谁会呢?

    我很早以前就知道自己的脑子很喜欢奇思妙想,很飘忽,喜欢在后台默默工作,然后突然蹦出一个奇怪的点子来。用一个二次元的说法的话,就是脱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二的时候我在做早操,看到前面女同学头上的头皮屑,给它们编了很长很长的故事,然后自己笑到不行。后来我特意精简了一下故事,分享给那个女同学。当时,场面相当冷,女同学完全是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我。我很早就隐隐感到,自己的脑子很喜欢跳跃式思考。虽然有时候周围的人反应不好,有些人甚至觉得我异想天开,但是我下定决心要好好保护我这项特质。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小事里找到很多的快乐和故事,从不相关的事物间找到桥梁。我喜欢我异想天开的大脑,即使周围的人不喜欢、不理解它。

    我会坚定的保护一些自己的特质,但是我也会讨厌自己,厌恶自己。尤其在个人形象方面,我讨厌拍照片,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丑陋。我也会尽量不去看拍好的照片,因为我感到很强的不适感。个人形象上缺乏自我认可是我长期以来的困扰。

    所以在喜欢自己这一项上,我还没有做好。

    六. 生活充满惊喜与转折,这句话是真的

    就像我前文提到的,我是一个计划型人类,所以我很喜欢规划未来,提早筹备与积累。我以前认为计划可以很完美,或者接近完美。因为在计划的时候,可以做最坏的情况与最好的情况,所以一般来讲,全面的计划可以覆盖95%以上的情况。

    然而,休学事件教会我的第一课就是:生活真的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要时刻准备好接球。如果问18岁的我,甚至休学前一月的我,你可以想象自己延期毕业吗?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事情发生了,而且很快,我来不及反应。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的朋友说我不再那么雄心勃勃,而且狠狠地逼迫自己了。我开始意识到,生活的重要性。我以前是一个极端的长期利益拥护者,我喜欢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很满,给自己很多的期待。我觉得年轻人嘛,就是要逼迫自己成长,现在没什么好享受的。这次波折之后,我意识到人生就是我生活着的每一天,我如果每天逼迫自己,那么我记忆中的人生都将是挣扎的回忆。而且,即使我狠狠逼迫自己,促使自己成长,结果也可能是弄巧成拙。比我想要什么样的未来的问题相比,更值得问的是,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去努力实现它。

    结语:

    慢吞吞、断断续续写了一个下午的总结文章,现在想不出新的要点了,就此结束吧。再见我的本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毕业的前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e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