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宋井》作者余源鹏用了40余万字,向读者叙述了潮汕地区的历史,焦点只是一个寻宝,但与我们刻板印象不同的,这次寻宝并没有刀光剑影、你死我活,而是铺陈在房地产开发的背景下,似乎写房地产开发是实,寻宝是虚,明暗两条线如同解不开的瘩瘩,让读者爱不释手。

故事中正邪的交锋是温文尔雅的,一直持续到故事的高潮,失败者因为失败而恼羞成怒,采取了你死我活的方式,企图用炸药毁掉千年的古井,但是悬念是没有的,因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三下五去二,前去破坏的人就束手就擒、无计可施了,在心理战的凌厉攻势下,幕后的老板也揭晓了,而且是以一封电子邮件的叙述让我们将故事的起承转合凝聚于一段惊心动魄的回忆。
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其实是小说的常规写法,但《千年宋井》在找到小说规律之后并不是按照常理出牌,而是打破规律,让反面人物在经历挫折与困难后,顿然醒悟,站在正义与真理的角度上,也正因为其回头是岸,避免了文化的沉沦,尽管写人性,不是余源鹏在本部小说中着墨最多的地方,但是只要心向往之,就一定能让读者由衷地赞扬人性的真善美,鞭挞人性的假恶丑。

在读到绑匪的若干文字时,我甚至在想,在文明的边缘一定会有另类,一定会有铤而走险者。尽管作者余源鹏并没有做过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他对绑匪形象的塑造活灵活现,似乎正与邪、真与伪、欲与雅都只是一念之中的事情,毕竟生而为人,我们总是离不开立场,没有人说你对,也没有人说你错,恰恰是最难堪的,正如《千年宋井》从始至终的隐忍与磨砺。
宗族,似乎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千年宋井》多次提及于此,让我们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作为宗族的掌门人,自然是振臂一呼,响者云集,然而说话并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而是比谁的道理正,所谓有理者行遍天下,无理者寸步难行。我们对于宗教掌门人的崇拜,其实还应该穿越现象的迷雾,直击事物的本质。

既有对传统的尊重,也有对现代的追寻,《千年宋井》的厚重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明白了对文化遗产最好的尊重,就是让其呈现在更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公众面前,发挥文化内在的气质,而不是为了名利而毁掉千秋万代的幸福,将宋井开发成公园,其实是最好的安排,在保护文脉的同时弘扬了主旋律,激发了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