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是一位深度学习者吗?

你是一位深度学习者吗?

作者: 亨利Jones | 来源:发表于2018-07-01 23:01 被阅读50次
    Study

    唠叨

    平时就有刷豆瓣的习惯,最多的时候是想找新书。打开豆瓣读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找到评分8.0以上的书再去kindle上下载。近日点开豆瓣的电子书,就被一个书名吸引住了——《深度学习的艺术》,再看作者正是我买过一本《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采铜,便毫不犹豫的下单了。

    当读完这本网页上显示只有47页的“小册子”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只是为了找个惬意的小咖啡馆花一个下午去“享受”而读书。

    往往会是这么一个场景,每当读完一本书之后没过多久书上的内容基本都忘得差不多,就算事先摘选了自己觉得不错的段落在evernote里也极少再拿来回顾,那么我花时间读书是为了什么?

    疑问

    在翻开《深度学习的艺术》之前脑海里就闪现出两个我一直以来疑问,一是读得太浅没印象,二是读得太杂用不上。

    第一个疑问,我觉得自己读书如同每次去游泳只呆在浅水区头发永远不会被沾湿一样,读小说一天能读一本,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经历跌宕起伏,最后迎来拨开云雾见青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过段时间也回想不起讲了什么。

    第二个疑问,我觉得自己读书、学习是“差不多先生”,一会看天文书,一会刷得到知识付费,感兴趣的都会去翻一翻记记笔记,觉得学到的涉及越多越好,变成了一名“伪杂学者”。同时问题也就出现了,读到的内容日常生活用不上、工作上也是如此。

    细心的会发现上面两个疑问基本上描述同一个问题,至少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花了很多时间读了太多没有关联的书籍导致每个知识点都很分散学得很浅,正因为学得浅又没能达到能运用的程度。

    关于提问

    好的学习者一定是好的提问者,甚至后者重要程度远远高于前者。《深度学习的艺术》中举例说明了基于问题的学习

    这种方法的关键之一,是提出一个现实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的或者封闭的问题。如:“速度是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或者“读书时应如何选择和调整阅读的速度?”

    我很喜欢喝咖啡,每天无论上班休息日至少会喝两至三杯,这时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调制出一杯口感良好的咖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同时又新增加了不少疑问。

    首先,什么是口感好的咖啡,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了解咖啡口味有哪些】

    其次,咖啡口味受什么影响——【咖啡豆的品种、咖啡豆的烘培、花式咖啡的调制】

    再细分,咖啡豆的品种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咖啡豆怎么来的的,受什么因数影响(天气、海拔、土壤、种植方法)。

    又引出新问题,哪些国家的咖啡豆品质好,为什么?什么类型的人喜欢咖啡等等。

    每一个问题都是可以深挖的,一个问题会分成很多更细的问题,更细的问题又会引出新的问题。

    关于解码

    对于基本的解码方法,其实就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它原本举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是这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手法)

    适应-解码

    一、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拿《冰与火之歌》里面的Ned举例,他的死亡让不少人为之遗憾,一个充满着正义慈爱的理想主义者就这走了(我甚至一度以为他是这部剧的主角)。我们可以再提出个问题”Ned为什么会死“?至少最简单的来说有两点:

    第一,Ned的性格和价值观让他在陷入政治的阴谋中无力自保,最终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出局。第二,Ned的死成为了五王之战的导火索,确立了兰尼斯特家族的统治权,换话句话说他是故意被作者写死的,角色是为剧情服务的。

    二、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近期火热的《超人总动员2》豆瓣评分8.1高分,其实不外乎通过拥有超能力的人物讲述一本”家家难念的经“。可以做一个延深思考,如何能让老公体会全职太太的辛苦——让他呆在家里去带孩子。

    关于操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我看来操练是最重要的,可能也是能写出方法内容最少的,要想学会某种技能马上开始练习就是最好的方法。

    拿写作来说,首先自然是写,不管能写出多少字,能引用多少好的语言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开始。其次写完文章我会发到简书或者分享给007的战友们点评,好的地方就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自己查资料或者通过沟通再修改。

    关于融合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能够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

    作者书中引用了牵引印证互补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部分我引用万维钢《精英日课》里的一篇文章内容来说明:

    Tiki-taka

    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球员,线段代表球员之间的最常见传球线路。巴萨2010/11赛季的这个阵型就是 tiki-taka。跟传统阵型相比,tiki-taka 的特点是三角形的传球网络。

    从数学上讲,如果你要用网络铺满平面,比如在很多个村庄之间建设道路,那么三角形结构是最节省距离的。从四方形阵型到tiki-taka,不仅仅是风格的不同,而是数学意义上的优化!

    Tiki-taka 打法的原则就是使用这种三角形网络,通过频繁的传球,把球快速推进到对方门前。这意味着第一,要多传球,少自己带。第二,无球球员的跑位非常重要,好机会是跑出来的。

    上面讲述的是现代足球演化出的的战术,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战术的球队拥有更高的夺冠胜率,它可以是数学上的问题。最高级别的篮球比赛NBA上面近几年同样类似这种“小球”打法的勇士队在季后赛上难有对手。再仔细一瞧这不是有点像区块链上面的“去中心化”吗,每个节点上都有完整的账本记录,任意节点的记录被修改都不会影响整个账本的数据。

    我想融合应该大致也是这么一个意思吧。

    感悟

    抛出个人的一个观点——信书不如无书。书中的内容是作者思考精华的表达,其中固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不全都是必须要学会的,不能都认为是正确的,都要去执行的,应根据现有情况去适当调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一位深度学习者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jh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