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入我的房间,我与大地上的万物一起苏醒。我睁开慵懒的眼睛,打个哈欠,伸了伸懒腰,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推开窗,贪婪的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放眼望去一片新绿。
在清晨走在乡间的小径上,雾气还没有完全消散,路旁的野花上还挂着一颗颗露珠,这是不知从何处传来了“哞……”,在我前方隐约的有一头黄牛,背上还坐着一个孩童,慢慢的走向远方。当阳光散入雾气中,这时给缭绕整个村庄的雾气抹上了一层金黄的颜色。在中午,每家每家每户乘着阳光,他们便会把玉米铺在院里,有的人家把玉米栓成长条挂在屋梁上,在阳光的照耀下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那是对劳动人民的敬畏。在田间劳作的他们,便会三三两两的聚在树下唠唠家常,或者有的枕着锄头便睡着了。夜间的村庄十分宁静,家家户户开了灯,零零散散的灯火点缀着这座小村。
远在城市生活的我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每天起床推开窗,看到的不是新绿,而看到的是一幅车水马龙的长画。喧闹的城市,拥挤的人群,我们不知道随着人流将会被推向何方。我们从此知道了,故乡从此只有夏冬,再无春秋。为生活,求学,为了渺茫的梦想我我们奔赴远方。但故乡是精神寄托的地方承载这我们幼时的记忆,是我们一次又一次不会遗忘心中的田园。
我们慢慢的长大,慢慢长大的我们们,离故乡越来越远。我们再也感受不到“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静美,看不见“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也没有“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现在的故乡只有“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少。”的荒芜。
“九月石榴刚熟,外婆摘了一颗,塞在他手里,大石榴已经裂开了口,小孩子看着鲜红晶亮的榴籽,忍不住低头吃了一把,这一口的功夫,同学推了推他“你妈喊你。”他一扭头,车已过弯,他妈再也看不到他了。77岁的高秉函说“我这一辈子再也吃不到石榴了”这是柴静访问高秉函写的一篇文章《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我一直喜欢鹿晗为百度地图打的一个广告中的一个广告词所说“世界在大总要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