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老师说幸福有两种,一种叫相对幸福,一种叫绝对幸福。
以通过考试为例,绝对幸福是,哈哈我考过了;相对幸福是,哈哈你也没过。
从段子中可以看出来,有些“幸福”我们是依靠外在的比较,甚至是比惨来获得的假性满足。而真正的幸福是达到了自己的心中所愿,内心获得实在的满足。
那什么是心中所愿呢?从上周分享了关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对比,真正的心中所愿是内心真心追逐的事务。
可以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对自我的肯定。
引用《精进3》内在动机部分的文字。
心理学家爱德华和查理德提出过一个自我决定论,来解释内在动机可以怎么来。按照这个理论,如果人做某件事能使三种需要得到满足,那么他就比较容易孕育出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这三种需要是自主的需要、胜任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
自主的需要是指认希望在做一件事时具有自主性,能够自我掌控,自己做决定;胜任的需要指认做一件事时希望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做好的;归属的需要是指人想要感觉到和其他人保持着联结,并受到支持,毕竟没有人喜欢孤家寡人、形单影只。
真正的内在动机,来源于三个需要感,自主、胜任、归属,三个要点无一不透露着关注“自我”这个核心概念。
当一切以自身的需求和期待进发时,你焦躁的内心会逐渐平息下来。甚至不会埋怨自己浪费了错过的时光。因为你能知道,哪有什么浪费,是自己疲惫后的自我放松,是对享受生活的另一种表态。
那如何做好这三种“自我需要”呢?我找到了3个“我”。
一、我选择方向,自己决定掌握进度快慢、任务的坚持与放弃。
二、我确定标准,自己确定完成标准,不过高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确保任务是自己努力可达的状态。
三、我找到同频。在做任务时,把精力放在认可你、理解你的伙伴,多去感受他们的支持与鼓励,不要关心那些打击你、冷落你的人。尊重他人多样性,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找到和他人的协同性。
简单说,就是做一件事,我来决定是否做、做多久,我做它不是因为任何人的要求和期待,只是因为我喜欢,我在做的时候能获得满足感,一旦我不喜欢我可以随时放下。
至于这件事的完成标准、优劣情况,也是由我自己决定的。比如跑步具体跑多久,教练的建议只是参考,我觉得当天我完成1公里就是很棒,那我不必要和别人卷。
最后,我找到认同我做这件事,甚至找到认同我考核标准的伙伴,和他们多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和鼓励。至于不在意甚至否定我的人,自动屏蔽和远离,60亿人口,我不需要得到所有人满意,得到认同我的人满意,就已经很难得了。
正如房琪所说,“一生唯一要完成的KPI就是做自己”。因此找回你自己,找到你最重要的3“我”需求,相信你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