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克富:熊孩子之“熊”

李克富:熊孩子之“熊”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21:52 被阅读0次

电梯一开门,昨天早晨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对着广告牌上的美女面部乱涂,旁边站着看手机的妈妈。我赶紧制止,还算客气地说:“小朋友,这样一画,别人就看不清了。”

孩子没有因为我的话而住手,倒是那位妈妈抬起头,呵斥道:“就是贱!别画了,外边冷,戴好帽子下电梯了!”

听听这话说的多么意味深长:谁贱?难道不下电梯孩子就可以继续乱画下去?

我意识到自己又与熊孩子遭遇。是两个,一母,一子!

熊孩子之“熊”,是对社会规则的违反和破坏,从心理层面看,它是一个人的心智成熟程度或心理健康程度的外在表达,这就无关乎一个人的实际年龄,也不见的一定是个孩子。

不制止甚至纵容自己孩子干坏事的父母,自身其实就是些熊孩子。因此,我们会见到各个年龄阶段的熊孩子,比如那些碰瓷儿或为老不尊的老人,以及跳广场舞扰民还强词夺理的大妈。“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说的就是这些与年龄无关的熊孩子。

今晨我在思考:熊孩子之熊,到底和父母有没有必然联系?“熊孩子背后一定有熊父母”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答案是肯定的!

对孩子一般的“熊”行为,比如不遵守规则、没礼貌等就不用说了,定是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不良;更加严重到属于变态心理学关照范畴的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依然与其父母脱不开干系,

比如:研究发现,“与无此障碍的儿童相比,品行障碍儿童的双亲可能有反社会行为的历史”;“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证明,家庭中反社会行为的这种集结源于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反社会的父母似乎既会将品行问题的基因易感性遗传给孩子,也会以引起反社会行为的方式养育孩子,例如展示暴力和敌意、忽视以及缺乏温情”。

……

这些研究结论能够验证我在门诊上的见闻,能隐约看到那些熊父母的影子。

无论说熊孩子、熊父母,还是这二熊之间的关系,我都没有谴责和道德贬低,因为他们有着自己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尽管有人对此缺乏起码的意识。

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人,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为了支持这个观点,请阅读以下科研结论:

“有些婴儿和学步儿有常见于品行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问题,他们与同龄人相比,更加易怒、冲动、笨拙、反应过度、缺乏注意,并且学得慢。这使他们更难照料,更易遭受忽视和虐待。儿童攻击性和对立行为的早期症状会导致严厉的纪律、父母缺乏温情以及与具有攻击性同伴的冲突,并与这些结果相互作用。这些儿童在学校的学业和社交都可能出现问题,这会促使他们转向那些鼓励反社会行为的异常同伴群体。如此下去,此类儿童认为世界是充满敌意的,他们必须迅速地挥起拳头自卫。他们容易对他人做出冲动行为或者鲁莽反应。当他们进入成年期时,已有很长一段与他人消极交往、暴力且冲动的爆发以及与主流社会疏远的经历。所有这些因素彼此助长是反社会行为的恶性循环,延续至成年期。”

注:文中科研资料引自苏珊·诺伦-霍克西玛著《变态心理学》之第十一章: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相关文章

  • 熊孩子欠揍?熊孩子可恶?他比熊孩子更可恶

    “熊孩子”成为了谈之色变的名词,网上全民探讨如何消灭“熊孩子”,网民各种支招。知乎上每个关于讨论“熊孩子”的帖子都...

  • 熊女孩纸

    某天,熊孩子问我, “妈妈,你天天叫我熊孩子,那么你能解释下熊孩子究竟是熊的孩子还是像熊一样的孩子?” “嗯...

  • 生活充满仪式感----和熊孩子大战一百回合

    熊孩子,七岁小学一年级男生, 熊妈,熊孩子的妈妈,上班族, 熊爸,熊孩子的爸爸,加班族。 圣诞节早餐,应熊孩子要求...

  •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

    生活中,我们最怕遇到熊孩子,关于熊孩子的三大怕:出行坐车坐飞机遇到熊孩子,看电影遇到熊孩子,熊孩子到你家玩。 通过...

  • 熊孩子?熊孩子!

    宇宙最烦生物非熊孩子莫属,我敢说没有一个人不讨厌熊孩子的。那熊孩子怎么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呢?还不是因为背后有一对大...

  • 把好孩子变成熊孩子,只要两点2018-09-22

    最近,熊孩子事件屡见不鲜。熊孩子在公共场所打闹,熊孩子在餐馆随手抓邻桌顾客的饭菜,熊孩子巨额网络消费,熊孩子徒手攀...

  • 以爱之名 冠你之姓

    是的,我要跟你姓 姓熊,熊猫之熊,国宝之气势 名曰语墨,语言之语,纸墨之墨 是的,我要跟你姓 姓熊,熊熊之熊,大火...

  • “熊”女友(一)

    文/木子秦淮 都说“熊孩子,熊孩子。”今天不说熊孩子,想和你们唠唠我家的“熊”女友。 “吁”一说到我家的“熊”女友...

  • 富而熊的孩子

    因为自己改行辞职,忽然间没有收入,各项开支还是很大,只想在广州找一个兼职,度过自己求职期间的苦逼日子。 自己就做了...

  • 看见个熊 想到了的就是熊孩子 为什么我不能把我家熊孩子教好呢? 我想我自己也是个熊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克富:熊孩子之“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rc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