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义的定义
对比的看《几何原本》与《希尔伯特几何基础》,可以发现,欧几里得对“点、线、平面”都下了定义,而这些定义读起来充满了玄学色彩,依旧让人感觉神秘莫测(绝无贬低《几何原本》的意思),例如“点不可以再分割成部分”,“线是无宽度的长度”,“面只有长度和宽度”,“直线是点沿着一定方向及其相反方向无限平铺”,“平面是直线自身的均匀分布”等。
但看直线的定义,提到了“无限”,而“无限”充满了形而上学的色彩,毕竟人类所能接触的事物,基本上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有限,人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如何能理解无限呢?有限的人其实不能理解无限。定义中还提到了“平铺”,那么怎样才算“平”呢?老师讲解的时候,也只能用比喻,例如像“水面静止的样子”,“像镜子那样”,这又充满了文学的色彩,完全不像在讲述数学。何况,地球是圆的,海的平面近处看是平的,但大家都知道,它实际是地球球面的一部分,因此,用水面来比喻就不严谨了。用镜子比喻更不严谨,微观下的镜子,其实是凹凸不平的。这样讲,有一点点抬杠的意味,但数学应该欢迎抬杠。如果不抬杠,就不要深究。
希尔伯特的方法是,对“点,直线,平面”不下定义。只说“设想有三组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三组对象是设想出来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容易说清楚它们是什么,但是,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表明它们是什么。然后,紧接着用五组公理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书中虽然有“定义”两个字,但实际上,希尔伯特并没有真的定义“点、直线、平面”。这种定义十分的唯物,就像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定义一样,“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关系”来定义发生关系的事物,而对事物本身不定义。
一切关系的总和
五组公理,指出“点、直线、平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时,暗示了:只有相互之间发生这些关系的事物,才是“点、直线、平面”。
关联公理
关联公理有五条。
(简书不方便用Latex了,所以不打罗马数字了,也省略很多图形,下面的"第一"原文是罗马数字)
第一 对于两点A和B,恒有一直线a,它同A和B这两点中的每一点相关联。
第二 对于两点A和B,至多有一直线,它同A和B这两点中的每一点相关联。
这两个公理其实只说了一句话“两点确定一直线”。第一说过两点的直线“存在”,第二说“至多有一直线”,合并起来就是“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简略的说就是“两点确定一直线”。
那么,为什么要分开说呢?因为你也可以说“过两点,有无穷条彼此重合的直线”,你承认“存在性”,否定“唯一性”,那么恭喜你,你大概创造了一种新的几何。而事实上,实践中,很多绘图的软件就是这样做的,过两点,可以绘制多条彼此重合的直线,然后每条直线可以绘制不同的颜色,命名不同的名称,显示不同的部分、不同的线型。
第三 一直线上恒至少有两点,至少有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通俗的说就是:直线上总可以取两个点,总可以取直线外一点。
前半部分其实是公理一的逆“操作”,过两点可以作直线,逆“操作”是“给定直线可以取其上两个点”。
后半部分是说空间中存在不共线的三点。
第四 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点A,B,和C,恒有一平面alpha,它同A,B,C这三点的每一点相关联。对于任一平面,恒有一点同这平面相关联。
第五 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点A,B,和C,至多有一平面,它同A,B,C这三点的每一点相关联。
类似的,这两个命题说的是“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先说“存在性”,再说“唯一性”。
但公理四还说了一件事,“总可以取平面上一点”,直线上都能取两个点,为什么平面上这么吝啬呢?因为后文还有办法,只要取到一个,就有办法取到更多。作为公理,自然越少越妙。
第六 若一直线a的两点A和B在一平面alpha上,则a的每一点都在平面alpha上。
第七 若两平面alpha和beta有一公共点A,则它们至少还有一公共点B。
第八 至少有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这三条公理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
从第一到第三是平面公理,从第四到第八是空间公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