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榄君说:互联网时代,投票、点赞已经成为了商家促销盈利的手段,这给很多家长带来了人情上的困扰,也让卷入利益链条的孩子受到了心灵上的伤害。今天做分享的家长叫洧岸,是一位图书编辑,她也遇到了这样的困境,我们来听听她的呼吁。
这两天工作有些忙,晚上加班忙完手头的事情,准备休息一会儿,朋友发来微信电话。
以为有什么急事,准备接的时候却挂断了,紧接着收到她的一个链接,说是孩子参加手工比赛,微信投票评比,让帮忙给孩子投票点赞。
虽然是不错的朋友,但有种深深的无奈之感。
这几年,随着新媒体的盛行,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投票点赞活动,什么最美校花、最优秀员工、最佳丽人、集赞免费吃大餐等等。
刚开始可能是大人的活动,后来在孩子中也开始蔓延:“最美天使”、“最强小画家”、“最佳萌宝”,源源不断,真应了网上的一个段子:
微信真的改变了一个人,之前我们单纯地聊天,而现在你一找我,不是叫我投票,就是让我转发朋友圈,不是叫我关注公众号,就是让我扫二维码,不是叫我点赞,就是让我发红包,我都快被你支使蒙B了!!!
参加这种活动,本是举手之劳,也不费什么事,还有利于拉拢亲人、朋友间的关系。但有次,表哥让我帮他女儿投票的事却让我改观了。
那也是一次画画比赛,号称是市级少儿绘画比赛,表哥家女儿也参与其中。
帮忙投完票,无聊中我开始查看其他孩子的作品,突然发现第一名虽然获得将近2000票,但画作水平一般,而另一位小朋友画得很不错,却只有寥寥5票。
孤零零的单数触动了我的内心,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看着那副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似乎看到一个满腹委屈的孩子,抱怨大人的虚伪和不公。
晚上和表哥聚餐时忍不住说起此事,表哥说其实他一点也不看重所谓的奖品。
“那你为什么那么卖力拉票?”旁边有人问道。
“别人的孩子都在拉票,如果自家孩子太少,担心孩子会问,别人的票数那么多,为什么自己的票数那么少,担心孩子的自信心受挫。”表哥有些无奈地说道。
“这种所谓的评比,根本不是评出优秀的孩子,而是评出谁家的父母人脉更好罢了!”一位长者对这种评比活动提出批判。
很赞同这位长辈的说法,这些活动已经冲击了孩子的自我认知体系。对于得票高的孩子来说,他得到了肯定。但对于那些得票低,特别是只有寥寥几票的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评比活动和他的才艺无关。
如果明明表现得很优秀,结果票数却很少,会不会重挫孩子的自信心,让一个本有天赋的孩子,放弃自己本有的才能呢?
更严重的是,如果孩子知道自己落选的原因并不是自己不优秀,而是因为自己父母的人脉比不过别人,自己缺乏拼爹的实力,会不会对端正孩子的世界观造成冲击?
朋友大川就是做新媒体的,他说这些活动根本就不是为了宣传孩子的才艺,只是一种营销活动。
大川说他们圈子里有一位互联网“运作高手”,就是抓住父母的这种心理,投资了一个蜜桔园的项目,并且获益丰厚。
他在公众号上发起了“为孩子认领一个伴”的活动,打着“让孩子体验生活”的旗号,让家长为孩子认领一棵橘子树(这些橘子树第二年就可以挂果),将树种植在指定区域,妥妥省了人工种植费。
第二年,这些橘子树挂果,因为地处郊区,销售不便,他又在公众号上举办了一场评比“最佳种植手”的活动。
让投票评选曾经参与种树的孩子,票选最多的前10名,拥有自己种植橘子树上的橘子。
很多家长不遗余力地参与宣传,有不少还专门到桔园参观,橘子不仅销售一空,而且价格飙到市场上的两倍。
总有一些家长求爷爷告奶奶地消耗自己的人际关系,以为这样就会获得机会,殊不知自己只是被利用做了免费宣传。
胜出者要么是拥有更广阔人际关系的当权者,要么是去某宝上花钱买票或买赞者,更厉害者请技术高手用刷票软件!
说到底,互联网上的关于孩子的所谓拉票集赞,只不过是所谓的教育机构或商家的一种营销,很多孩子的父母被迫卷于其中,宣传孩子的才艺根本不是其主要目的。
作为家长要看清事情的本质,莫要为不公平的竞争纠结或投资,为孩子拉票并不能帮到孩子什么,只有让孩子自身变得强大才能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真正强大的父母和优秀的孩子,不会需要依靠点赞来获得优越感和成功。
青榄家长地带微信公众号(id:educool)是一所优质网上家长学校——每天早课+每周公开课+专家随时答疑。现在加入,可免费领取价值298元《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