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蓝村大米的前世今生

蓝村大米的前世今生

作者: 沽河春晓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4:14 被阅读1046次

    蓝村是胶东即墨西部的一个重要乡镇。计划经济时期称蓝村公社,乡辖二十四个自然村。                                                  上世纪七十年代即墨县隶属于烟台地区管辖,当时即墨县的经济在烟台地区是倒数第一,最富裕的是长岛县,长岛有海产养殖与渔业捕捞所以是烟台的经济排头兵。                    在那个计划集体经济时期,蓝村公社进行了稻田种植改造俗称稻改,就是蓝村及七级的部分村庄由旱田改种水田,插秧种水稻。  种了一二十年水稻。

    印象中当时村里的水渠沟塘,沟满河平,稻田一片绿油油的景色,真是赛江南。当时雨量充沛,烟台地区从产芝水库往这边调水很方便,长年流水不断。  当时印象中到处是写的毛主席语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兴水利工程,即墨修建了挪城水库宋化泉水库等中等库容水库。           

    由于从龙口莱西调来的山水,水质好蓝村大米品质格外好。蓝村属于平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大米渐渐出名了,可以说享誉青岛,那个时期青岛人很认蓝村大米。蓝村南面有几个村象郭家屋子管家屋子魏家屋子等没种水稻前是一片盐碱滩,改种水稻后由于水能压碱,水稻的品质格外好,以至于村名都改了,统称稻香村,这就是稻香村的来历。     

    产稻子吃大米,蓝村人也吃上了大米。大米是细粮,也不舍得吃,要到大集上粜米换些粗粮来家吃。主要换玉米。                    那些年兴起了一个生意换大米,就是到青岛换城里人的粗粮,玉米面或黑面。黑面就是筛选岀精粉后剩下的。城里人吃商品粮不原意吃这种粗粮换成大米吃。                    换大米去青岛一般乘坐市郊火车,下车后用轴承做的木板车去青岛走街串户换。还有骑自行车带着大米去青岛换,换上后再用自行车驮回家。           

    我家由于父亲在东北当工人,家里孩子小没有劳力去青岛换,看着别人家吃那香喷喷的黑面馒头,姊妹四个也很馋的。                                那一年好像是八零年我上高中了,十五岁了,也会骑大金鹿自行车了,跟着叔叔们去青岛换了一次黑面。                                早晨两点起床妈给下了荷包鸡蛋面条,带上大米跟叔叔们上路了,走三城路青岛四流路板桥坊进市里,那时候还没有重庆路和308走四方岭太使人,要下来推着车子上坡,一个十五岁孩子,真是用进了吃奶的力气才到达市里。总算明天了,七八点钟自己走街串户也学大人吆喝“换大米来”。

    一斤大米换两斤半黑面。我运气好一个大姨看着我小,叫了家去叫我喝了水和邻居把我的大米分了,好像换了两袋子面。中午吃的带着的饼,在外舍不得花钱吃饭。往回返了骑着这大金鹿自行车往家走,又沉,座子又磨腚,走走停停歇歇,到了新胜庄小陈家供销社饭店歇歇喝碗热水再往家赶。

    从南泉往蓝村赶是又困又没有力气。别人家有弟兄爷们在蓝村迎接,而我只能自己在这精疲力尽的悠到家,到家已七八点了又困又累。到家妈也很高兴,一个是自己家也能吃上黑面了,再一个她的大儿也能顶天立地了!换大米真是有苦有乐。这次经历真是永生难忘。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即墨县已划归青岛管辖。这个时期雨水也没有那么充沛了,调配水资源也不是很方便了,就又恢复了种旱田。

                                                    经过几十年的旱田种植,蓝村人正在摸索恢复水稻种植,有个清香水稻种植合作社,也在稻香村周边种了一千亩多亩水稻,蓝村大米又要飘香万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蓝村大米的前世今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dn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