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边城》随笔二三

读《边城》随笔二三

作者: 水木南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9:10 被阅读0次

        读《边城》随笔二三

读这本书,源于几星期前的现当代文学课,老师说,沈从文的文坛地位不够高,与其政治原因有关,当然,不是说他反对政权,而是不舔统治阶级。与左翼作家忧国忧民的文学立场不太一样,他是民族主义者。

这引起我的兴趣,人文气息?哈哈,得读一下。(顺便说一下,同期我还在读《论持久战》,两者字数差不多,都是四万多字)。

进入正题,《边城》主要讲的是边城小镇茶峒里翠翠与渡船人爷爷的生活,而翠翠作为长期与爷爷生活,母亲私奔早逝的十四五岁的女孩,自然多一点女孩子的敏感。文中还出现船总与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都喜欢那个女孩翠翠。悲剧的伏笔,你懂的…

我个人认为,边城文字有文学美感,但与《围城》中能摘下来成为现代诗的文字还是有距离的。

说是唯美故事,可是翠翠并未真正与兄弟二人中的任何一人谈过唯美恋爱,连对话都是不多的,有朦胧感。老大相中了,就派媒人提亲。结果水性极好的老大淹死了,小说剧情的重大转折啊!大哥死了,老二就觉得是翠翠和爷爷的锅,晦气,刻意疏远了翠翠与他爷爷。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结尾作者给读者的开放性思考,我个人猜测不出来。

故事一切都比较平淡,边城没有战争摧残,没有大恶人,连妓女也有情谊,作者看到的世界是淳朴的,民众也并非是愚昧等待解救的,让人气愤的旧时代的中国人。作者看到的是乡土人情,看到的是传统人民风淳朴,互帮互助,友爱和谐,不慕钱财的性格特点。具有理想大同社会之美。

兄弟共同喜欢翠翠,这是尖锐的冲突。但哥哥的死却让矛盾转移。如果没死,他们的矛盾很可能会激化成冲突吧,作者是不希望如此的……

风雨交加的夜,爷爷死了,留下了遗憾,翠翠没有其他亲人,作为爷爷也没能争取到船总二儿子的信任,没能使他娶翠翠让翠翠有依靠。

爷爷为人硬朗,从不赚别人便宜,渡船不收他人钱财,大方请人喝酒,等等等等,人物是生动形象的,让人看罢觉得此人品性好,对孙女的疼爱也在文字中体现的栩栩如生

总的说来,故事文字是优美的,了解边城人文与自然是不错的,可以一读。

相关文章

  • 读《边城》随笔二三

    读《边城》随笔二三 读这本书,源于几星期前的现当代文学课,老师说,沈从文的文坛地位不够高,与其政治原因有关...

  • 等待

    ——读《边城》有感 初读《边城》,给我这...

  • 【光与影】边城美景

    边城乌鲁木齐 南湖广场美景 随笔/恒之馨

  • 随笔2016.4.11 读《边城》有感

    说实话,对于《边城》这类书籍,我平日是能不看便不看的。那民国解放时期的文字,简直了……但没办法,既然是作业,...

  • 渡船与碾坊·边城与白塔

    「壹」初识沈从文,是借由他的著作《边城》改编的同名电影。彼时读初中,年仅十二三岁,寄宿在学校,平日里除了体育课踢球...

  • 《边城》随笔

    我读边城是想领略一下她风俗的朴素和主角感情的朦胧。 拥有清溪白塔,渡船撑篙,码头盐栈,还有吊脚楼的茶峒小城,注定和...

  • 边城随笔

    去了心心念念的边城,不时有碎雨作伴;微阳斜晖;满月临幸。满眼望去只有雨衣和雨伞的颜色,感受了凤凰古城夜晚的灯...

  • 边城随笔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 美在边城 ——读《边城》

    “曾经有一个时代,男子善于妙手著文章,女子也会白描世态炎凉,他们和爱人白日携手游冶,夜里把盏到雾重月斜。离家...

  • 《边城》的水乡画面,让我想起了童年在农村

    初读《边城》,觉得作者以朴素的视角阐述农村的生活,对人物的描写传神到位。边城叙述着湘西一带的风土人情,读《边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边城》随笔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iu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