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

作者: 乱世不佳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2:01 被阅读0次

    有效学习的6个方法(上)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如何有效学习与坚持学习一样重要。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在他的新书《有效学习》里,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学习技能。书里介绍了6个策略,可以帮我们获得正确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成为一名高效学习者。这6个策略(或者说是6个步骤)分别是: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下面和你分享前三个策略。

    先说价值感。伯泽尔说,如果我们本身不想学习,那就不太可能学会,更谈不上精通。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打算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价值的,而且要找到所学内容和自己的相关性。比如,如果你想学编织,那不妨给你的恋人或者好朋友织一件毛衣。

    与此同时,你还要发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学习活动通常就是以某种形式,展现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意义。有一项研究,把学生分成两组,读同一段文字。研究人员对其中一组的要求,就是学习一下这段文字,对另一组的要求是发现这段文字的独特意义。结果,“发展独特意义”的那组学生更专注投入,学习效果也更好。这也说明了,不要被动学习,比如反复阅读或者在书上划重点,而是要采取主动学习的策略,比如进行小测试或者寻找意义、自我解读。

    说完价值感,再看第二步:目标。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是最关键的,我们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然后设定阶段性目标。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确立时间节点,因为人们更容易完成一些看起来比较容易衡量的小目标。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清晰目标的人,比设定“好好工作”“多读书”这样含糊目标的人,取得的成果要好得多。所以,设定“学跳华尔兹”这样的目标,不如设定“每周参加一次华尔兹课程”这样明确的小目标。

    而且在设定学习目标时,也有一个技巧,就是把目标设定得比你平时所能掌握的程度稍微难一点,这样效果是最好的。既不能太难,也不能没有难度。比如,你想学艺术史,可能要先回顾一下自己知道的,比如伦勃朗是荷兰画家,梵高是后印象派画家,等等。但你必须跨出舒适区,去挑战一下更高的水平,学习才真正开始。所以更有效的问题是要问:为什么说路易斯·奈维尔逊是一位重要的艺术家?

    伯泽尔还澄清了一个误区。很多人总认为,一个人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跟智商和天赋有关,是先天决定的。然而伯泽尔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比智力水平更重要。元认知指的是对思考行为的思考。这对于如何设定学习目标至关重要。伯泽尔认为,人们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尽早启动元认知活动。我们尝试理解未知事物的努力还不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又过于自信。那么到底怎么启动元认知呢?我们可以把元认知进行具体化,变成几个引导思考的问题,比如时常问问自己,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我对哪些地方还不是很理解?我有没有办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类似的问题就是在启动你对思考的思考。研究结果显示,有能力管理思维过程的学生,成绩远远超过那些高智商的学生,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有25%。

    第三步是提升。伯泽尔特意强调,“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效练习”。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提高技能水平。

    及时建立反馈机制就很重要。研究发现,对于减肥的人来说,那些减肥效果最好的方法,不是节食、也不是去健身房、去减肥中心,而是善于跟踪监控——监控自己吃了多少、体重多重。也就是说,随时反馈,随时调整。

    此外,伯泽尔强调,优化学习效果,要学会提问。比如读书之后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如果不按照书中提示的方法做,会怎样?学会提问能帮助我们提升元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提问比简单重复文章,理解要更深入得多。

    伯泽尔还提到了一个方法,叫做提取练习,就是从记忆里提取信息。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第一组实验人员读一个段落,连着读4遍;让第二组实验人员读一遍后,回忆他们读过的内容,重复3遍。几天以后,研究人员跟踪两组被试者,发现第二组人掌握的内容要多得多。也就是说,试图回忆信息内容,而不是反复阅读信息内容的人,展现了更高的技能水平。事实上,任何有效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大脑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提取记忆的过程就是大脑主动参与的过程。

    有效学习的6个方法(下)

    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在他的新书《有效学习》里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高效学习技能,包括6个策略: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昨天给你介绍了这6个策略中的前三个:价值感、目标、提升。学习首先要找到价值感,并且要设立尽可能详尽的阶段性目标,还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今天接着和你介绍余下的三个学习策略:实践、融合、反思。

    首先说实践。我们在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想提升自己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技巧,那就要多在各种公开场合讲话锻炼自己。或者,你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以后,就把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讲给一个朋友听,这样做可以帮你从文章中收获更多。

    运用知识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问为什么,这是一个产生新想法的途径,尤其在阅读的过程中,问“为什么”能帮我们从文字中获得更多知识,比如,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主张?我为什么要相信作者?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同样,推理也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辩论就是一种运用知识拓展技能的方式。辩论会强迫我们进行因果论证,促使我们进行逻辑思考。这种思考正是学习活动的核心。伯泽尔发现,给年轻学生上几堂推理技巧课程,他们在阅读和数学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另外,尝试教别人也是好方法。以教为学是很多学习培训项目会采用的方法。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知乎或者一些问答项目的答主,你就会发现自己会有很多收获。

    再说一下融合。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逐步理解各种知识内容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伯泽尔说,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点孤立的细节或者一个步骤,我们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体系结构。比如这个专业知识的背后存在一个怎样的体系?因果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信息对我有什么用?

    怎么融合呢?伯泽尔认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的就是做假设。如果你正在学习生物学,那么想一想,如果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进化会怎么样?如果你正在学文学作品,想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不妨假设如果这对年轻情侣并没死,那么他们两个家族之间还会继续彼此的恩怨吗?有了假设,就会有相应的实验来证实,实验的结果不管是对还是错,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最后再来说反思。伯泽尔说,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和过度自信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回顾知识,重新审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常常问自己:我以为已经理解的知识真的理解了吗?

    学习活动的反思,尤其需要来自外部的检查,毕竟人们都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比如要善于借助同伴、同事的评估,这对我们的专业能力提高非常有帮助。在美国空军有一个通用的办法,确保人们获得集中的批评意见,每当飞行员完成F-16战斗机训练以后,整个团队会和完成训练任务的飞行员聚在一起,讨论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其他组织内部也有类似的做法,比如在政治圈里,集体讨论环节被称为“事后检讨”;在医院里,这个过程叫做“汇报”。研究显示,如果能够紧密跟踪学习状况,即使是已经达到专家水平的人,也仍然有明显的提高。自测是另外一种评估方法,它能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研究学习活动的专家、心理学家里甘•古隆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要自我测验,多做课后练习。

    记日记也有助于反思、深入思考。著名吉他手帕特•梅思尼是爵士乐吉他领域的超级巨星,但是,梅思尼仍然会对自己的技能反复斟酌,专门安排时间思考自我提升的方法,每次,他都会把演出过程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会帮助他反思演出中的表现,在音乐处理方面的得失。伯泽尔说,记录会促进我们深入思考,这是一种改善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把日记当作学习日志,可以记录你在课堂上或者练习中好与不好的一面。你可以写,“今天的冰球课,我应该多练习臀部动作”,或者“我的表演教练告诉我,声音要更响亮”。这都有助于反思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先考试,后学习

    过去我们会用考试来检验学习的成果。《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本尼迪克特·凯里在自己的新书《如何学习》里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考试(或者测试)本身就是学习,甚至是一种效果更好的学习。

    本尼迪克特说,人们容易把“熟悉度”错当成“熟练度”,结果高估了自己的掌握程度。比如,我们看到一本书上谈的东西,会觉得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果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把这些内容写出来,我们就很难做到。这就是“熟练度假象”。

    书里说,如果你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学习某项新知识,只是一味地看书,这时候你的大脑很容易获取这些信息,提取难度很低,你记忆的效果也就越浅。相反,如果你读了一段时间后,把书合上,去回想一下,或者背诵、默写,这时候你大脑提取信息的难度就加大了,因为你要让大脑主动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记忆效果会更好。

    考试就是一种记忆提取练习,并且可以打破“熟练度”给人的假象。“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课文、名称、公式、技能等任何东西,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则加强了这些记忆的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

    因此书里建议,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利用考试的好处。甚至你可以把输出作为自己的目标,假装自己是行家,想象自己要学的东西已经学成,然后写一篇概要或者评述,通过自测来强化学习。

    学习的三个层面

    詹姆斯·马奇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学名誉教授,当代一流的管理思想家。他在管理学界的名气仅次于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经验的疆界》这本书里,马奇提出了学习的三个层面。

    马奇认为,学习是从三个层面发生的。第一个是学习做什么:寻找好的(或者最好的)技术、战略或者合作伙伴,等等。第二个是学习如何做:精炼并改进在某个技术、战略或者合作伙伴上的胜任力。第三个是学习期盼什么:调整绩效目标。因为学习是在这三个层面同步进行的,所以最佳选项就更难找到了。在学习选择比较好的技术的同时,还要学习如何让这项技术发挥作用,如何调整对这项技术的期望值。总之,学习的三个层面是会互相影响、互相干扰的。

    学习方法也是思维方式

    最近,市场营销界知乎大V刘十九在他的知乎专栏写了一篇文章,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的快速学习法》,为我们总结整理了费曼学习法的精髓和使用方法,下面给你说说。 

    假如把我们人类的大脑和电脑做比较,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有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这三个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具有超强学习力的人,就要从输入、处理和输出上有进一步的认知和提高。

    输入和输出都比较好理解,我们来重点说说“处理信息”这一过程。当我们处理或者理解一件事情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记住这件事的名称,另一种是真正理解这件事儿的本质。那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就举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费曼的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区别。

    首先第一个,费曼在《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说,他的父亲很早就教给他了一个道理。当你看到一只鸟时,即使你知道这只鸟的名字,也依然对它一无所知,你只是知道了人们怎么叫这只鸟。至于它在夏天横跨整个国家,飞行上万英里时,是如何辨别方向的,没有人知道。

    第二个例子,是费曼在即将离开巴西时,发表的一个演讲。他在演讲中说,有一个深爱希腊文的希腊学者,跑到别的国家发现那里的人都在研究希腊文,甚至小学生也在读。他非常开心,因为他们国家的小孩都不大爱念希腊文。在一个主修希腊文的考试上,这位学者问学生:“苏格拉底谈到真理和美之间的关系时,提出过什么主张?”学生们答不出来。然后学者又问:“苏格拉底在第三次对话录中和柏拉图说过什么?”学生们立刻眉飞色舞,以极其优美的希腊文,一字不落地把苏格拉底的原话背了出来。可是,苏格拉底在第三次对话录里所说的,正是真理和美的关系呀!原来,这个国家的学生学习希腊文的方式,是首先学会字母的发音,然后是字的读法,再后来是一句一句地学。对学生来讲,苏格拉底的话只不过一些人工化的声音罢了,没有任何意义。

    这两个例子背后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一件事的名称,并不等同于真正理解它。我们使用宽泛的,一般化的语言掩盖了对于一件事情真正的理解。

    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李笑来老师也曾有过类似的看法。他提出:概念是一切知识结构的基石。所谓的“独立”思考,对它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所以,作者就说,建立一个更好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第一步,就是真正地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而不是纠结于是不是记住了这件事情的名称。

    那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一件事情呢?作者就分享了费曼的学习方法,非常简单,但也非常有效。只有四步,我来跟你说说。

    第一步,选择一个概念。这适用于任何学科的任何概念。

    第二步,教授这个概念。把你的教授对象定位为小学生,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去解释这个概念。

    第三步,返工。这一步针对的是第二步你解释不清的地方,再返回到原材料中,重新学习。当你可以解释清楚后,合上课本,继续第二步教授这个概念。

    最后一步,回顾和精简。把你刚刚对于概念的解释写下来,然后大声读出来。如果有不够简洁或者听起来让人困惑的地方,那就再一次精简,用最少的文字去解释清楚。而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真的理解了这个概念的实质。

    有趣的是,当你真正使用费曼的方法时,就会发现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每一个概念,不要用似是而非的另一个复杂概念去简洁解释,而是问最基本的问题,用最简单的语言来直接解释。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一直追溯事情的基本真理,然后,从基本的真理出发,再进行逻辑推导。这是物理学教给我们很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快速学习内功修炼之道

    很多人觉得,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再看也没意义,还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今天的工作。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永远都会拿过去的结论来过今天的日子,还期待着明天有全新的不同。这可能吗?最近有本新书《好好学习》,作者成甲在书里说,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过去的经历,提炼精华,指导未来,才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让自己有所进步。成甲甚至说,要是想为快速学习修炼内功的话,内功的基础就是反思。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先来说说什么是反思。就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对一开始的假设进行校正。我们通常做事的顺序一般分成三步:第一步做出假设,第二步采取行动,第三步产生结果。要是反思呢?顺序也分成三步:第一步是观察结果,第二步研究原来的假设,第三步反思校正假设。

    说完了反思的步骤,再来说说反思的三大作用。

    首先,反思可以发现知识的误区。举个例子,很多人在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往回退,不敢接触。这种面对某些问题,不假思索就做出某种行为的现象,叫做“跳跃性假设”,也就是跳开理性思考环节做出的假设。因为省略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长期这样的话,我们就很难发现新的思考方式或者解决办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来校正。如果我们放慢思考,不断问自己“做出决定的过程合理吗”,或者“考虑的因素全面吗”,就可能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其次,反思可以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知识。反思的时候要主动去做知识的联想和连接。比如作者公司的合同里有这么个条款,乙方提交4套最终方案的文本,如果甲方需要更多的文本,就得承担打印费。按理说,这个条款是公平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客户会觉得我都给了这么贵的服务费,多打印几套文本还要另外付费,心里非常不舒服。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损失规避效应”,我们损失东西的痛苦,要大大超过获得的快感。所以公司最后调整了方案,提高合同总价,然后告诉客户,如果客户自己打印,就给优惠价格,还赠送4套免费文本。这样一来,客户花的钱差不多,但是感受完全不一样。

    最后,反思可以检验学到的新知识有没有用上。作者也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在读富兰克林传记的时候,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富兰克林要遵守的十三种德行,像节制、决心、俭朴等等。读完一遍后,作者关注的是这十三种德行。后来反思的时候,作者突然意识到,富兰克林想说的其实是,自己要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寻找差距。这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对标管理”。作者早就学过这个知识,但是从来没想过这个知识该怎么用在生活里。我们学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没用起来,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检验自己到底有没有在用知识。

    说完反思的三大作用,那怎么训练反思能力呢?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要每天写,平时的每一句话、每一项工作,都值得反思。怎么才能坚持呢?有一个技巧,就是前边说到的对标管理。作者的一个办法是,把一本很有名的书,很多人都听说过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出的七个习惯作为对标对象,写在电脑里。每天写反思日记的时候,就对照这七条来反思,思考自己这一天的行为。有了固定的日记格式,这个习惯就更容易坚持。

    不过,反思日记要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所以反思的方法需要自己不断调整。最好不光写反思日记,每周、每个月也深入思考一下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然后改进。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主动管理自己的行为,往往是遇到很大的困难才逼着自己去反思。如果能养成反思的习惯,强化反思的频率,实际上是在积攒成长的经验点,慢慢提高自己的隐形竞争力。

    20170919得到例会——分享高强度工作中的学习方法

    在高强度工作下高强度学习,我是工具党,所以,在我们公司,我经常安利一些好的工具,今天分享几个我常用的。

    1.印象笔记。我会把印象笔记作为收集东西最终的地方,每周我会用1~2小时,对他们进行归档和整理,也是一次复习的过程。

    每周收集整理打标签,有些不用的东西就删除,有些东西归档。我会平时看到好的东西,顺手截图,存贮在印象笔记中,最常用的是标签,把常用的标签打上,3~5年之后,一个关键词你能看到2年前同样的思考。

    比如关键词得到,我能看到我们所有的思考,包括苹果拒绝我们了多少次,什么理由。我还会做21天表格,列5~6件事情,比如,去跑5公里。当21天过完,看到勾,就知道很多事情有没有做。还可以关注服务号,绑定到印象笔记。

    2.Xmind。包括读书、慕课还有一些会议记录,我会使用脑图软件。在群中,我也看到大家做脑图,这是整理的工具。很多脑图是为了复杂而复杂,不值得,我知道的脑图软件有很多,为什么选择xmind,因为它生成图片很好,这就像复位版的头脑风暴。你可以脑子里有什么想法,就写下来,然后,把所有想法写的差不多了,再做分类和总结。

    3.滴答清单。我会用四象限日历,这刘润老师和万维钢老师都讲过,将基本工作分成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等等四类,这时候看看待办事项,就会非常清晰,这是轻量级应用,可以试试。

    4.文档应用,在mac上会用。我自己觉得不管是技术还是产品,word非常慢,时间积累长了,对团队效率消耗比较大,还有很多隐藏的格式,我个人喜欢使用一个文档应用,截图在主讲区。万维钢老师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做笔记,使用的就是这个工具。工具能帮助大家高效学习,把时间变得更加高效,如果大家觉得初级,还有,FTTT,是效率应用,他们说,有一个程序员定制了一个任务,每当女朋友过生日,自动发短信,说,生日快乐。

    快刀学习很有套路的,当年我认识快刀的时候,我跟快刀说,我也想学习产品经理是怎么工作的,快刀发了一张书单,说你去看看就对问题有了解了,里面有的书还是小众的书。我就弄了二十多本书,开始要学习,大概过了不到半年,我们就成为了合伙人,无意间,一位同事请教了同样的问题,快刀说,这问题脱不花问过,一般我觉得这人当不了产品经理的,我就给他开书单,学两本就放弃了。

    说说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我喜欢交朋友,对我来说,想分享的不是具体的工具,我想分享的是,高强度工作下,如何快速有效学习。我觉得是跟别人交谈,但是交谈也是有方法的。

    我觉得,怎么通过社交获得干货,我觉得有这么几步。第一印象阶段,要意识能从这个人身上获得信息。我想说,在现在这个时代,换名片不留微信跟没认识一样,如果值得认识,一定要加微信。在你们俩有1对1的接触机会时,就加微信。第二,加微信的人太多了,可以多做一步,可以谦虚的,发一个不令人反感的微信,比如我在什么场合加了您,我是谁,我是做什么,不用回复,我就报备一下。只要他不换手机,再次联系还能看到你的信息。

    如果在非正式场合认识了,你得多表现一些好奇心,你得表现得像好学的人,比如我在饭局认识了做游戏的人,这时候,我得想到1~2个好问题,比如,听说你们游戏行业10%用户,就养活了游戏行业,是这样吗?这就产生了一系列问答。

    等再次沟通的时候,你们就有了基础,你也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再比如,您是律师啊,是像美剧那样的么?有点分享欲望的人,他就会和你说说,你也会对他更了解。然后,你需要律师的时候,就会知道向谁去请教。昨天晚上23:30,我想找一个做黄金生意的人,不到15分钟,就有5个人说,我认识黄金行业的大老板,等等,这样我就有机会向他们请教。

    之前,我在混沌上课的时候,认识了开心消消乐的创始人。我们彼此有些认同度,我第一时间跟他说,你的某某分享我很有收获,还有问题我没懂,还有问题想当面请教,可以不可以。后来,我们聊了一次,之后,我发现我是全公司最了解消消乐的人。后面,我问他,能不能带团队向您请教。去找他的时候,他把早饭都准备好了,给我们教了很多,对我们帮助真的是非常大的。这就是团队学习的过程。

    这么多年以来,我没上过大学,但是在社交场合大家还不会觉得我特别没文化,真的感谢我的朋友,给我带来了重大认知升级,这些都是从活人得到的,只要我听懂了,我都会对知识进行输出。在这样一遍遍输出的过程中,通过输出,一方面跟活人学习,另一方便转化成可以输出的东西,就会固化你的认知。向活人学习,学习的东西立即反哺你的工作,这是很有效的,从你身边的活人身上学习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学习不是我们以为的,读书看报,那个学习非常窄。我自己回答一下这个命题,高强度工作下如何学习,很多问题都说过,今天想推荐,三个学习的场景。

    1.论事。用什么方法学习,一部分叫事,这最接近对知识的学习,你想省时间,李笑来老师第一季开篇就讲过,抓概念。比特币、区块链,去找核心概念,一个陌生领域,抓10个核心概念,基本就掌握了。这一招不是偷懒,你反过来看,如果上了一学期课,而没有学会抓概念,你会忘记的很快,你必须通过抓取概念,把信息附着在概念上,最后才能留下来。什么是脏,没有一种状态叫脏,脏是东西方错了地方。学习知识也一样,学习知识不是记忆信息,核心问题是要有框架,框架在陌生领域就是核心概念,我对区块链陌生,就去抓ico,不断看书,找概念,抓概念可以帮你横向贯通,举一反三。

    2.知人。这个世界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门类的知识。比如工作中判断人,目前我们公司,我不参加面试,因为很难看一个人5分钟就判断他能否留下来。但是,我知道一个原则,看一个人不能用概念。看人要看具体,没有概念上的人,我们判断一个人认知水平高低,你跟他聊一件事,看他能不能说概念。但是,识人,要具体,要搜集一点一点小技巧。

    我跟人打交道,实际上就是留心,今天我看脱不花回复邮件,里面有一些小句子用的很好,我就保存下来了。有时候,这个人词汇量可以说明问题,普通的人会说好,给力,等等,不同的人在不同场景用不同的词汇。比如,吃完饭,说“我吃完了,各位慢慢吃”,这就是特定场景下的小句子。你搜集一个场景具体的词句和话术对你都是有用的。我有了女儿后,也搜集了跟她们打交道的词汇。在比如说,小孩儿,怎么鼓励她多交流,就是更多回合勾引她跟你交流。还有永远不要用标签形容人,人都是具体的。这是论事和知人。

    3.具身认知。有人说,学习是脑子的事情,但是,越来越多证据,说有时候,身体是处理器,脑子是显示屏,身体状态会严重影响认知。比如,有些人痴迷于整形。有人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肉毒杆菌打多了,你的身体会失去丰富和多样性,你的脑子也会僵化。还比如进一个屋子,你想缓和气氛,不要喝冰水,要喝热水。

    前一阵看了一个资料,说阴天就是比晴天心情差得多,外在因素对我们是有影响的。学习,不是大脑孤独的工作,要把大脑置于学习的状态。现在我减肥了十几斤,我最大的好处,是你对自己满意。其实人放纵自己,吃的很饱,心中各种懊恼,但是你每天节食,一点点减肥,你会对自己很满意,你各个方面,感觉自己都在走上坡。

    我们学习有时候是要保持自己身体在学习状态,我今年下决心出去多走动,没有具体的学习目标,但是多走动多跟别人接触,本身就是具身认知,大脑会更加开放。我们跨年演讲计划启动了,我会走访一批值得走访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权力的人,只感到自己对外界的操控,感受不到他人的情绪,没有了同理心,这样会导致智商下降。我们三个创始人,我们没有秘书,能具体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要让身体保持在学习的状态,我们有的用户是规定时间,规定方式打开得到,让自己的生活,给自己强行规定一种节奏,也很有用。

    现在薛老师更新了一半左右,但是全年的课已经全部做完了。薛老师给我说了刘震云作家的故事,他出生在河南农村,外婆长得很瘦小枯干,但是村里割麦子一把好手。外婆说,我的办法就是,我不休息,一直保持身体状态。薛老师自从开课,每天更新一篇文章,这是铁的纪律,哪怕凌晨都要做完。我们的生命确实需要一点学习的仪式感。每天起床,我会打开得到,把我最关注的内容学习一遍,我会给自己做这样的安排,这就是对自己身体的强迫,它会反过来影响你的大脑。

    你的大脑并不指挥一切,有时候身体指挥大脑。学习陌生知识,用概念工具。用概念谈论事情。知人,千万不能用概念,用细碎小技巧积累起,一点点搜集,判断一个人认知能力,是看他谈论人是不是经常用概念,不能用概念判断人。比如,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笑来老师,就不好,这是给自己大脑增加条条框框。还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不是有纪律,学习不是靠好奇心、恒心,而是要考纪律来维持的,一个对自己有纪律的人,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自我解释的学习效果更好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英国心理学会(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网站介绍的一篇论文表示,比起老师讲解,让学生自己试着解释一遍知识点,学习效果会更好。

    这篇发表在《教育心理学评论》(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的论文,分析了涉及6000名参与者的64项研究,得出结论:自我解释是一种强有力的学习策略。

    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指的是学习者拿到学习材料之后,向自己做出解释,试图理解新信息的活动。换句话说,自我解释是一种要求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去解读新知识的行为。

    在自我解释的过程中,学生会建立起新知识点和原有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增强自己的理解。而且,自我解释的过程还能帮助学生意识到那些自己不知道的内容,或者他们一知半解的内容。

    对于老师们来说,最好教学策略之一,是让学生试试看,他们能不能向自己解释一些知识点,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或者让他们查找书籍。

    研究显示,学习效果好的人常常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进行自我解释。此外,经过老师提示再进行自我解释对学习同样也有好处。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当学生被老师们提示进行自我解释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改善。研究人员补充,虽然自我解释比由老师或者教材直接给出解释学习效果更好,但是老师的解释总比没有解释好。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更有效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喜好不一样,所以就有一种说法认为,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量身定制一个学习方法。那么,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吗?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介绍了《科学美国人》网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出的结论是,没有好处。

    这个研究先用了一个模型对学生进行测试。这个模型叫做VARK,它把学习风格一共分成四种:视觉、听觉、读写和动手实践。视觉型的人,可能喜欢看图片学习;听觉型的人可能更愿意听老师讲;读写型的人喜欢用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动手实践型的人最爱做实验和演示。测试结果表明,的确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是跟自己的喜好匹配的,可结果表明,这些人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比别人好。或许他们更享受学习过程,但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成效。研究还发现,特别是有一些很多学生都喜欢的方法,恰恰是对谁都没好处。

    那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有效呢?心理学家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可以总结为下面几点。

    第一,对于一定的内容,你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这个方法的原理是人脑的“记忆曲线”。隔一段时间回想前面学过的,然后再学新的,对记忆最有好处。

    第二,你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比如说,同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一遍,这是视觉;回家自己精读课本,这是读写。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同一个内容,效果很好。

    第三,经常参加测验,看看自己是不是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其实就是刻意练习的“反馈”。不测验,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学会了。

    第四,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万维钢说,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强力研读”,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把你在读的内容跟以前读过的书连接起来。

    看风景为啥对工作学习有好处?

    提到专心致志用功苦读,中国古代有个典故,叫“三年不窥园”,说的是汉代的董仲舒潜心治学的故事。董仲舒的书房就在花园旁边,但他却一连三年,看都不看花园一眼,就怕被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分了神。不过,董仲舒可能走了弯路,多看几眼风景,没准能让他出名更早,成就更大。最近,美国《景观与城市规划》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说窗外的风景不但不会让人因为溜号儿效率下降,反而可以帮助人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快地放松解压。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个实验,找了5所高中的94名学生,把他们随机分成三组:一组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上课;一组上课的教室,虽然有窗户,但不是对着停车场,就是对着其他建筑物;只有第三组的窗外风景如画,能看到花草树木。这三个教室除了外面的景观不同,大小、布局和家具几乎一模一样。这些学生先是上了30分钟的课,接着课间休息了10分钟,然后他们要完成一些和注意力有关的测试。结果显示,那些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的学生,在注意力测试的时候表现更好,而且压力水平也下降了。

    再比如,有个针对护士的调查问卷,调查了958名护士,她们每天要值班10多个小时,而且精神保持高度紧张。这时候,偶尔走到外面欣赏一下花草树木,呼吸一下草木芬芳,对重新恢复工作效率的帮助最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透过窗户看看风景,欣赏一下墙上的风景画,对保持工作状态也有好处。

    风景为什么对我们工作和学习有好处呢?从生物神经学角度讲,一个人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之所以会分心,其实是大脑疲倦之后,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一个人分心之后,看到的是赏心悦目的风景,还是单调枯燥的白墙,对我们大脑机能的回复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想要跟生理本能谈条件作斗争?对不起,两项研究都显示,结果只能是,人还在,心已远。

    当然,不是每间教室和办公室都有看风景的条件。比如加拿大的阿勒特军事基地,是全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驻扎在那里的士兵夏天只能看见一片皑皑白雪,冬天则一天到头在黑暗之中。在这种环境里,士兵会感到无聊,注意力也会变迟钝。解决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就是用虚拟现实技术。美国一个大学做了试验,参加试验的士兵们戴上特制的虚拟现实头盔,在跑步机上看着屏幕走动,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但带着头盔的士兵,感觉就像是在真实的大自然里散步一样,而且乐在其中,开心的不得了。你看,虚拟的风景,也能调节我们的大脑。

    睡觉时学习,不再是传说

    我们知道,人睡着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似乎没有意识了。不过,公众号机器之心最近推了篇让人大跌眼镜的文章,文章说,人睡着后,其实还有记忆,还能学习。

    怎么得出的结论呢?

    有一个研究,研究者让志愿者睡前记住15对纸牌的位置,记纸牌的时候,志愿者会闻到一阵花香,然后志愿者被分在两个房间睡觉,一间充满花香,一间没有花香。结果第二天,睡眠时闻到花香的人,比没有花香的记住更多纸牌,因为花香帮他联想到了纸牌,等于他在睡觉时又复习了一遍,所以记忆更深刻。

    还有个研究,把吸烟者关在房间里睡觉,房间里充满了烟味和臭鸡蛋味,结果这些吸烟者的吸烟量下降了30%。研究者解释说,这是因为志愿者在睡眠中建立了一对气味联想,也就是说,他们在闻到烟味时联想到了臭鸡蛋味,就会对烟产生抗拒感。

    你看,睡眠的大脑会复习和储存记忆,以保存重要的信息,人的学习能力,还真不可思议。

    “专心致志”会阻碍学习

    上学的时候,总有做不完的练习题,老师说熟能生巧,平时做多了考试就会了;在家写作业,你妈总把你从客厅赶回卧室,不准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学习要专心;期末考试考的不错,爸爸带你去了游乐园。

    这些场景是不是都很熟悉?但是,有一本叫《专念学习力》的书,一一批驳了这几件事儿:第一,练习题做的滚瓜烂熟,会阻碍我们的进步;第二,所谓的专心一致,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三,成绩好就能获得奖励,只能让我们越来越讨厌学习。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第一点,滚瓜烂熟会阻碍进步。真正学会一个技能,要熟练到不过大脑就能完成的程度。这个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难道不是吗?可是你有没想过,一旦对一件事滚瓜烂熟,就很难再进步了。

    比如说,你开车已经非常熟练了,转弯的时候肯定会下意识的打开转向灯,假设有一天路况不是很好,地面打滑,车子有点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是很熟练的打转向,结果会误导后面的司机,他们还以为你能正常转弯呢,很容易发生车祸,这种时候应该打双闪更合适,但你太熟练了,不过脑子就打了转向。

    再比如,很多同学习惯上课做笔记,而且做的特别熟练。但是有时候,翻看以前的笔记,却记不得上面的笔记说的是什么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记笔记成了自己惯性的一部分,并不过脑子了,所以才会出现不知道记了些什么的情况。

    对一件事太熟练,我们就会被习惯绑架,那怎么才能打破套路,持续进步呢?

    有一个关于弹钢琴的实验。实验是这样的,把一些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老师先给学生们做示范,然后和学生们说,老师希望你们不要死记硬背这些弹琴指法,要多尝试一些新的演奏技巧。另一组老师只是做示范,不会引导学生们去尝试新的方法。学习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发现,第一组学生们弹的曲子不管是技巧还是创意,都比第二组要好。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时候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死记硬背。

    再来看第二点,专心一致是不可能做到的。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可是学习的时候呢,10分钟就想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为什么在游戏面前我们就能专心一致,学习就不行了呢?其实是因为我们对于“专心”的理解出了问题。

    我们以为,专心指的就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不胡思乱想,就像是拍照要聚焦一样。但实际情况是,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盯着一幅画不动,一会儿画就会变模糊甚至消失。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专注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个点上,而是指我们不断的在寻找新东西,不断的切换注意力。

    有一个研究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研究者给两组人讲同一个故事,第一组人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故事,甚至改写结尾。另一组只要求他们专注的分析故事里的3个特征。过段时间再问他们故事细节的时候,第一组人还能讲出很多的细节,第二组的人基本都忘掉故事在说什么了。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用不同的视角看故事,相当于给故事添加新意,在新东西的刺激下,人们更容易记住这个故事的内容。所以想要专心的做一件事情,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一个点上,而是要不断的寻找这件事中有趣的点。

    最后一点,我们总是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所以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学习,经常会用奖励来诱惑孩子。但这只会让孩子更讨厌学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个作家的家门口玩儿,吵得作家没法写作,所以他就和孩子们说,我给你们每个人25美分,你们去别的地方玩儿吧。孩子们很高兴,拿着钱就走了。第二天作家又用钱支走了他们。第三天作家没有25美分的硬币了,没办法,那你们就在这儿玩儿吧,就这样过了段时间,作家发现自己也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工作了。可他却发现,孩子们拿不到钱,就不来玩儿了。后来有一次作家在外面看到了这群孩子,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玩儿了?孩子们说,去你家门口玩什么好处也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去呢?

    这个例子说明,有回报的行为,会让人忽略它的内在价值。这群孩子们之前纯粹的就是为了玩儿,但是得到25美分之后,他们就开始为那25美分玩儿了。这和我们学习拿奖励一样,这会让我们忘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变成了只为奖励而学习。

    还有一个实验,研究者让一些人整理漫画,然后告诉一部分人说这是游戏,和另一部分人说这是工作,就这么简单的区别,当人们完成任务之后,把整理漫画当游戏的人很享受这个活动,而当工作的人却在整理漫画的过程经常走神。

    决定一切的“学习敏捷力”

    如何保持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是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各种职场发展专家提出了不少建议,有的说,学历最重要,有的说,人脉最关键,有的说经验最宝贵,还有的说,如今主要看脸。不过,一位美国著名的企业高管教练瓦尔库最近说,在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这些都已经过时了,要想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练好一件本事就够了,那就是学习敏捷力。

    那么什么是学习敏捷力呢?简单地说,这是一种能够从过往经验中快速持续学习的能力。敏捷的学习者,善于把过去的经验和当下联系起来,及时抛弃那些过时的思想和方法,简而言之,学习敏捷力高的人,永远往前看,保持开放心态,永远质疑自己,乐于学习新东西。

    瓦尔库说,越成功的企业领导,越需要更强的学习敏捷力,曾经有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掌门人,总是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迷恋过去的经验,不肯质疑自己,也不肯跳出自己惯常思维模式的舒适区,最终导致了自己和企业的失败。比如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的掌门人康培凯,就始终不肯相信触控屏幕和智能操作系统会是手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结果使得这家移动通信巨头最终垮台。

    那么,如何发展学习敏捷力呢,瓦尔库为我们支了几招,第一招就是询问反馈,简而言之,就是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从他们那里持续得到自己工作表现的反馈,注意了,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对事不对人,不要总是反驳对方,为自己的表现辩解,彻底放下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要相信,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总会有改进的空间。

    第二招,尝试新方法。每当遇到一个挑战,你要扪心自问,有什么全新的思路是自己没有尝试过的。比如美国第一家开放源代码汽车制造公司Local Motors,2011年,它要设计自己的第一款新车,但是经费非常有限,只有300万美元,这个价码根本请不来好的工业设计公司,但是如果第一款汽车的设计非常敷衍,那么投资者肯定会丧失信心,于是公司领导就打破了传统汽车制造业设计的流程,在自己的网站上宣布,公开召集好的汽车设计方案,结果大约有五百名工业设计和汽车爱好者,通过Local Motors的网站贡献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既让公司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最后的设计方案也非常优秀。

    第三招:寻找连接点。简单来说,就是努力尝试把自己擅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应用到其他领域,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不大。谷歌高级培训负责人皮特森,是个红酒爱好者,一般来说,红酒酿造师通过品尝不同的红酒,和同行讨论,来点评酒的酿造工艺。皮特森就把这一套同行评估比较的体系,搬到了职业培训当中,培训师对每一名受训学员进行各方面的匿名评估,从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协调协作能力等各方面,列出他的优点,缺点,再汇集这些改进性建议。

    第四招要记得进行复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工作经验的系统性复盘,可以显著提高学习能力。你得经常问问自己:“我从这一次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最终结果跟我预想的有何不同?”那些喜欢复盘并鼓励下属复盘的领导者,通常能为整个团队的学习敏捷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复盘,就可以帮助我们来看看每一步的目的是否正确,方向是否准确,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校正,也可以从一个相对宏观的高度,来探讨某个方案、策略在长期上的利弊。比如2009年,联想集团花了两亿美元重新买回了联想移动,重新进入手机市场,从数字上看,我们可以说联想集团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但是如果我们进行复盘,就可以看出这是成功的大战略,一方面通过卖出联想手机获得了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全力投入联想电脑业务,才保障了联想电脑国际化的成功,所带来的利润,让联想集团有底气去做其他的动作。到了2009年,移动网络时代到来,手机和电脑有了融合趋势。掌控自己的手机产业,是联想集团在未来移动时代占据一席之地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更新,方法论和理念日新月异的时代,成功与否的标准,已经不是你手中所拥有的那些东西,而取决于你是否能快速学会新知识,是否拥有开放性的理念,这就是未来比学历、经验和颜值都重要得多的“学习敏捷力”。

    学习能力高的人,有4个特质

    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力。艾瑞卡·安德森(Erika Andersen)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学习能力高的人具有的4个特质,它们分别是志向、自省能力、好奇心和容错能力。艾瑞卡·安德森是咨询公司普林多斯公司(Proteus)的创始人,她也是领导力专家、畅销书作者,出版过《学习力》一书。我们来了解下这4个特质:

    首先是志向。当人们遇到新学习机会时,第一个路障是总会想到坏的一面,这无形中就挫败了志向。如果我们想学习某些东西,就要多关注积极面。比如可以想想学会了它,自己能收获什么,设想未来获得丰富成果时的喜悦心情。这样做能鼓励我们开始行动。研究者发现,把关注重点从挑战转移到收获,能让你立志于从事那些并无吸引力的活动。

    第二是自省能力。在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进行的一项研究中,94%的大学教授说,他们的“工作水平高于一般”。显然,几乎半数的人都评价有误。只有6%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在成为优秀教授的路上还有很多学习空间。而那些对自己评价更准的人的思维过程是:他们承认自己的观点经常有偏差或错误,然后尽可能保持客观,因此他们更能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并拿出实际行动。你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然后估算这些评价的可靠性。

    第三是好奇心。优秀的学习者保持着童年的好奇心,或是在内心独白时重新获得好奇心。他们不会对某个新主题缺乏兴趣,因为他们会问自己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好奇问题”,然后以实际行动跟进。心理学研究者卡洛尔·桑索内(Carol Sansone)发现,通过思考如何采用不同方法让工作更有趣,人们会增强对某些工作的兴趣。换句话说,他们把内心独白从“这很无聊”改成了“我好奇如果我能这么做,会如何?”下次有人让你学新东西,或者有同事在学所以你也要学习时,不妨问自己几个好奇问题:为什么其他人如此兴奋?这怎样能让我的工作更轻松?然后再寻找答案。你可能只需要找到一个兴奋点,就足以化“无聊”为有趣。

    第四是容错能力。当我们尝试新事物,又不太擅长时,会产生糟糕的想法:“我讨厌这个;我是个笨蛋;我永远也不可能做好这个;这太让人挫败了!”这些状态占据了大量的学习空间。一个初学者的理想心态应该是对错误宽容且平衡:“开始我可能做不好,因为我以前从未做过;而且我知道,时间一长我就能掌握它。”研究者罗伯特·伍德和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80年代就发现,在获得新技术的早期阶段,如果人们被鼓励犯错和从错误中学习,就会增进他们的“兴趣、耐性和表现”。

    跟苹果和小米学习如何制造爆款产品

    苏俊是智米科技创始人、CEO。智米科技的主要产品小米空气净化器年销量300万台,是一款典型的爆款产品。在混沌大学的课堂上,他梳理了苹果和小米制造爆款产品的五个步骤。

    苏俊说,爆款产品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本质上讲,只沿着一个既定思路做出一个产品,使得企业获得系统运转效率的本质提升,最终在竞争中形成系统性的结构优势,这才是爆款产品逻辑的核心。

    苏俊接着总结了做出爆款产品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产品要从人性出发。比如,苹果的AirPods耳机,摘下一只耳机时,音乐会停止,两只耳朵都戴上,音乐又会自动启动,跟此前的蓝牙耳机完全不同。这就是源自对人的便利性需求的理解。

    第二步,用底层技术支撑。发现需求之后,实现需求很难。苏俊认为,苹果能做出来,是因为他们的底层创新技术开发。比如,AirPods耳机里集成了全球最好的资源,但有一个东西其他供应商做不了,就是里面达到两耳协同效应的连接芯片,于是苹果直接做底层开发,研发出了这种芯片。

    第三步,聚焦在一个方向,找到最优解。当方向清晰并且聚焦的时候,团队就能对一个方案、一个方向做出无限趋近的打磨。这也是小团队做出爆款产品的前提。比如,智米在开发小米净化器的过程中,为确定净化器孔的大小,就做了十多个方案。因为同样都是5730个孔,太大了不好看,太小了会影响产品性能。经过反复打磨,最终确定了每一个孔的直径是0.2毫米。

    第四步,沿着锚定的方向迭代。苏俊认为,迭代的时候,首先要笃定方向,其次要做减法,最后要靠技术革新推动升级,而不是为了变化而改变。比如,iMac从2014年到今天,基本样式没什么变化。但其实它的迭代思路很清晰,它要创造的是一种底层的愉悦感:轻灵的体积内蕴含着非常强悍的运算能力。所以它的迭代思路就是不断地变薄。而这个变化要靠技术进步来完成,比如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的贴合、厚度的简化,产生高性能运算能力的核心元器件的转化,等等。

    第五步,以满足最终需求为目的,不以目前产品为终局。只有回归需求,意识到现在的产品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而不是终局的时候,才能不受品类限制,不断积累。苏俊说,苹果手机绝对是爆款产品的第一名,但苹果已经在多个维度上为下次升级做准备了。比如iPhone X的面部识别和AR功能,这些技术的积累,一定孕育着跃升到下一个层级的能力,最终从量变到质变。苹果思考的是,用手机的最核心目的是连接和通讯,如果从这个需求出发,那就不会局限在手机这个产品本身。

    向华为学习什么

    1月15日晚上,德邦物流在上海举行了上市仪式和答谢会。这是在顺丰和四通一达之后,又一家上市的物流公司。在答谢会上,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用了很长时间去谈华为。崔维星说,在他看来,华为成功的核心,既不是狼性文化,也不是奋斗者为本,而是绩效和考核机制,通俗地说,就是“分钱机制”,“任正非说过一句话,钱给到位了,不是人才也成人才了。这句话绝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当然,除了分钱之外,还有淘汰机制。崔维星说:“德邦学习华为,有一个机制是每年淘汰10%的管理层。怎么淘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都是朋友,都是兄弟,都是兄长,都是阿姨,你把他们淘汰了,这不是不让人活吗?!如何执行?如何落地?我们学了华为三年,也有一点突破。那就是严格按照流程去做,确保把好的人和差的人都选出来,把好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差的人也转到合适的岗位。被淘汰的人呢,只有他自己知道,外面的人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可以去外面正常找工作,甚至找到一个比在德邦的待遇和工资更高的工作!”

    崔维星自我评价,在绩效考核方面,华为可能做到90分,德邦可能做到60分,“其余学习华为的公司,我没有见到做到50分的。”

    除了学习华为的考核机制外,崔维星也让公司努力和咨询公司合作。不少创业者不喜欢用咨询公司,但是德邦不同。德邦每年花出去的咨询费用达到两个亿。崔维星的态度是:“咨询公司是个大金矿,他们有丰富的全球最佳实践,他们也有极其优秀的人才。跟咨询公司合作不好,是企业的错,不是咨询公司的错,咨询公司是工具,达不到目的,不能找工具的责任,只能找自己的问题。”

    向阿里学习找人、找钱、找方向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卫哲,曾经担任阿里巴巴CEO。他在第六届东沙湖杯“千人计划”创业大赛期间,发表了主题为“创业者如何成为1%的幸存者”的演讲。卫哲结合他在阿里的经验,从找人、找钱、找方向三个方面,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些建议。

    第一是找人。卫哲认为,找人在本质上是找经验。详细说,又分为三个方面:质量、数量和方法。

    首先是找人的质量。卫哲表示,很多创业者刚创业的时候,更迷信的是经历而不是经验。甚至有很多做电商的创业者,一上来就让卫哲帮忙找阿里巴巴出来的人。卫哲却说:“你只是知道这个人是阿里出来的,他到底在阿里巴巴做什么,有什么经验,这些你知道吗?” 卫哲认为,创业者需要的不是有什么经历的人,而是有适合的经验的人。这样找人才有质量。 卫哲举例说,2000年,年纪比马云大很多的关明生加入了阿里巴巴。到阿里之后,关明生说,有组织才有公司。今天阿里最重要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高效的执行力,都是2000年由关明生确立的。所以,找人关键是知道自己的团队缺什么。卫哲说,马云正是知道自己缺经验,才请来有经验的管理者,几年之后阿里才能发展得好。

    其次是找人的数量。人给组织带来冲击,不是成本,而是管理的混乱和低效。创业者一定要搞清楚人数的规划。很多创业者有钱的时候,缺人就加,但并没有对人的效率做出规划,更没有想过如何管理更多的人。最开始团队比较小的时候,管理很容易,但是到几百人的时候,创业团队人数每扩大一批,就会死一批。卫哲说:“大量创业企业走向高风险的阶段,叫做‘隔两级’,意思是说,创始人和一线员工中间产生了两层干部,企业规模大约在1000-2000人。公司的执行力往往在这个时候产生最大的问题。”所以,创业者对员工人数的规划,到底是按需要,还是按能力,这些都要想清楚。

    最后是找人的方法。卫哲说,很多创始人一开始都是自己招人,其实效果是不错的。但是等拿到了钱,有了人力资源总监负责招聘之后,就开始出问题了。要知道,马云一直坚持亲自面试,直到阿里巴巴达到500人的规模。一个行政经理招的人最后也就是行政经理,而马云招的前台就有可能成为副总裁。卫哲建议,创业者在创业规模并不大的时候,不要轻易下放招聘权。

    第二是找钱。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卫哲先是分析了今天的投资环境。他说,从投资人和创始人的角度,可以用三个同样的词来形容。投资人的角度叫“人傻、钱多、速来”:“人傻”不是说投资人智商低,而是说很多没有经验的、大量行业外的人冲了进来;“钱多”指的是外资、民资、国资都涌进来了;“速来”是说投资机构对一个项目的判断周期变得越来越快。

    而从创业者角度来说,这三个词就要倒过来念,叫“速来、钱多、人傻”:“速来”说的是创业者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很少谈效率,而没有效率的增长等于加速自杀;“钱多”指创业者现在拿到的钱越来越多;“人傻”是说这种情况会把聪明的创业者也弄傻了。

    所以, 在找钱方面,卫哲建议创业者一定要想好要找多少钱。卫哲举了阿里巴巴的例子。2007年,阿里巴巴第一块业务在香港上市,融了17亿美元。这在今天也不是小钱,在2007年更是一笔大钱。上市回来第二天,马云就让蔡崇信把13亿美元找个地方存起来,因为马云觉得阿里当时没有能力花好17亿美元,大概只有花三四亿美元能力。

    卫哲说,今天很多创业团队在拿到500万时,公司管理得挺好的,但半年之后拿到5000万时,就很难成长到那个能力了。“绝大部分的创业企业,不是饿死的,而是被撑死的,是被太多的钱撑死的。因为创始人和团队还不具备花好这么多钱的能力。”所以创业者要经常问自己,能做到多大规模,如果管理能力不到的时候融资规模太大,反而会被钱撑死。

    第三是找方向。在这一点上, 卫哲认为要主动寻找不断变化的小方向,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他说自己看过2001年马云写给软银的商业计划书,到今天为止,除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没有变,其他的生意模式、业务战略全变了。所以,卫哲说,成功的大方向不变,但怎么去实现大方向的小方向是经常要变的,甚至是肯定要变的。

    找方向的第二件事,是要想清楚自己的模式,到底适不适合迅速向全国甚至是全球扩张。卫哲认为,不是所有模式都需要跨城市的发展。“阿里巴巴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融资了以后,在1999年、2000年的时候,把分公司业务扩展到了全国50多个城市,全球还加10个城市。后来又全球性收缩,到2007年上市的时候,阿里巴巴75%的收入和85%的利润仅来自浙江和广东两个省。也就是说,这两个省的业务支持了一个250亿美元的公司。”卫哲说他到了阿里巴巴之后,用了三个月去了70个公司,他之所以能一天跑四个分公司,正是因为这种高密度的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半径很小,效率也特别高。

    从街旁小店到上市的学习之道

    周黑鸭创立于1995年,最开始只是创始人周富裕在武汉的一个卤味摊位。1997年,周富裕研制出了独特的配方,开始制作鸭脖子等食品,随后开始了连锁式的快速扩张。如今周黑鸭已经是卤味食品行业第二,全国有超过千家直营连锁专卖店,仅次于绝味集团。它去年在香港上市,市值达到181亿港币。

    周黑鸭的创始人周富裕1994年到武汉的一家酱菜厂打工, 从一个没有文凭的个体户,到现在的企业领导者,正是靠不断学习和不断改变自己。而在他身上,学习到的这些东西也转化成了一些朴素的企业经营理论。在格局商学院的课堂上,周富裕分享了他对学习改变思想的心得以及周黑鸭的企业经营之道。

    周富裕说他自己是个学习狂,在学习方面的花费至少有500万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要引发新的思想、新的思路,让自己深度思考,从而改善自身或者创造不一样的企业。

    以前总有人问周富裕哪个老师讲课好,他一般会反问,哪个老师讲课不好呢?这是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就像裤子的长短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一个老师的一百句话当中有一个思想点,能让周富裕改变,引发他思考,他就觉得这课很有价值。

    周富裕发现,人们不可能用相同的思维、相同的行为习惯,最后得到不一样的行为和结果。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所以只有拥抱变化,未来才能有发展。

    如果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从改变思想开始,从而改变行为,进而改变结果。而改变往往是从做决定的一刹那就开始了。周富裕自己的改变也是从一刹那开始的。

    2000年,周富裕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赚够了钱在农村修了一栋比别人漂亮的房子,但那时他还没有改变的驱动力。2003年,他得知,有人和他做相同的事情,但是已经开了100多家连锁店了。那时候他认为收银必须得由老婆或亲戚负责,于是就疑惑那么多连锁店老板得有多少亲戚。后来他主动去了解这个老板,发现是自己的想法限制了自己的成长,随后萌生了要去学习的念头。周富裕没有大专文凭,结果被高校的MBA拒之门外,直到2005年一个培训公司找到他,说培训不需要文凭,只需要学费就行。从那以后,他的学习就没中断过。

    在企业经营上,周富裕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他有三条原则:经营企业,逐利则败;逐产品精进,则得人心;管理逐身先则得拥护,逐放逸则失爱戴。

    周富裕发现,所有伟大的公司虽然盈利,但它们都不是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成功的,比如苹果、Facebook、谷歌。周富裕决定也要以这些企业为榜样,不刻意追求利益最大化。

    那周黑鸭追求的是什么呢?很多人赞同企业的利润就是销售额减去成本,周富裕认为这其实这是错误的旧观念,一个企业真正的持续利润是顾客的感觉,良好的产品体验才会带来高频次的购买率。周富裕认为给别人带来好的感觉,让顾客舒服大于一切道理。这才是周黑鸭所追求的:逐产品精进,则得人心。

    在管理上,周富裕认为“逐身先则得拥护,逐放逸则失爱戴”。即管理者向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自己要先做到。在周黑鸭,遭到罚款最多的人是周富裕本人,因为游戏规则是他自己制定的,因此日后践行过程中,它要树立榜样作用。在最初立规矩的时候,他还会故意违反,然后受到惩罚,以此传达一个信息,无论是谁,违反规定都无法逃避惩罚。

    在周黑鸭的企业文化中,还有一个鲜明独特的“食字理论”。

    食字理论源自周黑鸭1999年的一件事。那时周富裕收了个徒弟,把做酱板鸭本该用的老鸭替换成了成本更低的稚鸭,这样一换,利润会更高。周富裕也有所动摇,决定囤一万只稚鸭。结果用稚鸭做出的板鸭口感不好,老顾客购买频率慢慢地也降下来了。原来一天销售量在100到150只,而换成稚鸭以后,销量降到10只左右,生意也无法维持下去。

    周富裕的父亲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跟周富裕说,食品的“食”字之所以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个良,就是在告诉做食品的人,最重要的是讲良心,不讲良心就会走背运。周富裕的父亲是个手艺人,认为做手艺要走一方红一方,做食品要做到让吃过的人留恋,不能留恋就一定会走下坡路。这也就成为了周富裕的“食字理论。”

    这件事让周富裕得出一个结论:欺骗只能一时得利,只有真诚才能生意长久。最终,食字理论衍生出了周黑鸭的核心文化之一:诚实守信。

    向NASA学习营销和跨界合作

    作为一家行政性科研机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14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510个账户,在Twitter和Facebook账户的粉丝都超过了两千万,NASA还与耐克、乐高、蔻驰等品牌联合推出很受年轻人欢迎的合作款产品。《好奇心日报》的一篇文章介绍了NASA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NASA从2007年就开始运营社交媒体,如今华盛顿总部的3个负责人统管510个社交媒体账户,整个 NASA 社交媒体团队分成了10 个分支,各自对接 NASA 的不同中心,团队成员与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与其他员工一同合作帮助各个中心进行宣传。

    NASA现任社交媒体团队经理杰森·汤森德(Jason Townsend )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NASA会战略性地选择社交媒体平台,因为每个平台的受众都不一样,他们都会给 NASA 带来新的受众。比如,在图片分享社交软件Instagram上,不管是国际空间站、宇宙飞船,还是研究宇宙的太空望远镜, NASA 所做的一切都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Twitter 与 Facebook 上,就更专注于当下和时事,比如飓风哈维侵袭美国时, NASA 会实时更新各种有关哈维的卫星图片,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超强飓风的可怕;在视频网站YouTube 上, NASA 已经上传了约 300 支视频(还有 200 支视频等待上传),还曾进行过国际空间站 4K 直播;当他们发现青少年越来越多活跃在轻博客Tumblr 和阅后即焚软件Snapchat 后, NASA很快就在这两个平台上开了官方账户。

    文章说,借助于社交媒体,NASA 不但打破了人们对于行政机构的刻板认知,还以有趣、平易近人的沟通方式激起人们对太空的好奇心。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品牌都想和 NASA 合作, “实际上,他们想要借用的是 NASA 建立起来的酷的形象,而‘酷’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稀缺的营销资源。”

    学习好莱坞是错的

    乐视影业CEO张昭在上海电影节上接受采访时说,乐视影业在选择IP时,首要关注的是IP对应的分众人群,而不是追求爆款,“不一定是影响力最大,但要用户精准”。

    他把电影分为两种,一种是好莱坞电影,全球成本、全球制作,覆盖尽量多的用户;另外一种是分众化的电影,更加垂直、更加深入。张昭的观点是,中国市场本身足够大,因此,每一个分众化的市场也很大,“千万不要想什么都去做,票房最大化,这样做时你的用户、品牌就不垂直了,边界也开始模糊。你不能说让(观众看完)《小时代》(又)去看《归来》,也不能让看《归来》的白发观众看《小时代》。你在争取更多观众的时候你已经稀释了现在的方法论,当你以用户为中心,思路全都变了。票房重要吗,重要的是有没有准确地进入这个群体,这才是重要的。”而且,也不是一定要达到15个亿的票房电影公司才能生存。高票房电影因为成本也很高,所以回报率不一定高。而乐视做的分众化电影,像《熊出没》和《小时代》,“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投资回报最高的电影系列,好几百倍。”

    张昭说:“很多人糊涂地把好莱坞当成追求,这完全是错的。还是不太了解全球市场、地方特殊性。” 中国电影公司很难跟可以调动全球资源同时拥有全球市场的好莱坞大片对抗,但是中国电影可以为中国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要为一小群人服务,不需要为所有人服务。” 

    学习类产品的两种付费逻辑

    面向成年人的互联网学习类付费产品越来越多。这些产品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为知识付费,第二类是给行为改变付费。这两种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呢?最近,三节课的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在微信公众号“三节课”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这两种产品,我给你转述一下。

    从商业立场上来说,一门生意要能成立,能做大,要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是能够满足某种用户需求;第二是能被量产;第三是拥有一定程度上的稀缺性。我们就以这三个要素为基础,来看知识付费和行为改变付费这两种产品的逻辑。

    先来说知识付费。知识付费售卖的其实是信息,是给用户启发。知识付费产品的商业逻辑,更接近出版业。出版业其实就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然后生产出价格相对低廉的内容产品,让更多人来买。但这个产品能带给你什么价值,是无法保证的,因为出版社既不能保证你买回去一定会看,也不能保证看了一定对你有启发。所以出版社的商业逻辑应该是比较低的价格加上海量的购买。

    从商业的三要素来看,知识付费类产品,可以比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也容易量产,但是不容易做到稀缺和不可替代。很多产品都做不到这一点。

    要想做到稀缺和不可替代,有三点要素,至少要满足其中一点。第一是你有能力不断策划和包装出来某些新概念、新现象,不断刺激用户的好奇心,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第二是你有能力搞定头部的内容生产者,或者把自己变成头部资源。第三是你有能力生产出经久不衰的内容,并把它树立成某种行业标准,比如说新概念英语教材。

    但这三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哪怕做到其中一点也很难。所以知识付费这个领域内的机会,可能只属于少数人。

    说完了知识付费,再来说说行为改变付费的商业逻辑。行为改变付费售卖的是服务,是帮助用户培养起某种能力,更像培训机构。你看教育培训机构,是通过提供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环境,来确保用户完成学习过程。服务成了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要占据人力、时间和精力。所以,它的商业逻辑一般是:少量的购买,但是客单价比较高。

    从商业的三要素来看,为行为改变付费的产品,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也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稀缺,但它的问题在于很难实现规模化。不过对于一个在专业领域里已经有积累的小咖来说,是个好的选择。

    举个例子,黄有璨有个朋友是跑步爱好者,他发起了一个社群,目的是帮助大家养成跑步习惯。这个社群的规则是这样的,你先交报名费和押金,然后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比如挑战半程马拉松。然后在接下来的100天里,你会和100个人一起互相监督养成习惯。每完成了一天的跑步任务后,就返还部分押金。每个班还会跟其他的班互相PK,结束后根据班级排名、个人坚持情况等获得一系列奖励。这个计划,最近一期的参与者是1200多人。据说100天后完全坚持下来的人数比例高达95%。

    最后总结一下。知识付费和行为改变付费之间,就像出版社和培训机构两个行业一样,它们面向的需求不同,提供的解决方案也不同。对各种知识付费平台来说,制造新概念、新话题、以及头部内容的获取和包装能力,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对个体来说,行为改变付费的商业逻辑是有前途的,也不用担心过度的竞争。

    团队如何更好地从反思中学习

    不管个人还是公司,每次有错误发生时,人们都想立刻找出原因,解决问题。不过,戴夫·兹韦贝克(Dave Zwieback)观察到,当人们找到原因后,会因此而满足,停止了追根问底,也就很难发现错误中值得学习的事情。

    兹韦贝克多年来都负责领导软件工程团队,他在《超越指责:从错误与成功中学习》(Beyond Blame: Learning From Failure and Success) 这本书里,分享了三个帮你从反思中学习的技巧。网站“首轮资本评论”( First Round Review )介绍了书中的部分内容。

    首先,反思不仅是为了找出问题,也是学习改善的机会。人们往往会在一个项目结束之后才去反思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兹韦贝克认为,这时候所有事情都做完了,人们反思只是为了找出是谁导致了问题发生,而不是“可以从问题中学到什么”。而且,这样也会限制人们学习,“失败发生的频率不足以让我们迅速成长”。

    他建议,每次将工作完成到一个阶段时,就应该进行反思和检讨,即便得到了好的结果,也要去研究是什么导致它能够成功,之后才能让事情越做越好。

    第二,建立完整的“时间轴”,避免产生“事后偏见”。兹韦贝克认为,我们在反思的时候,需要一个“时间轴”,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先搞清楚。建立时间轴,需要汇集团队所有成员的意见,也要记录下当时发生了什么,帮助人们反思时能够回到事情发生的当下。兹韦贝克的做法是,先请团队成员说明当时发生了哪些事,同时也要求他们不要做出解释;接着,请他们说明自己在什么时候,知道了哪些信息;最后,再请他们说明对不同阶段发生的事情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我们当初其实可以”、“如果”等词句。兹韦贝克提醒说,建立时间轴的时候,要专注在问题如何发生,而不是为什么发生。因为,询问“如何发生”能够找出导致成功或失败的条件,执着于“为什么”会让我们纠结于偏见。

    第三,公开反思的结果。通过时间轴,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可以为反思做一个总结。总结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哪些项目需要改善,给它们排出优先顺序,然后找到相应的人员,专注地讨论各个需要执行的事项。反思的结果让越多人知道越好,这样就能在团队中建立起从成功或失败中学习的文化,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

    企业在管理上可以向军队学习什么

    罗里·安德伍德(Rory Underwood)是一名咨询顾问。在此之前,他曾经担任过皇家空军飞行员和橄榄球运动员。因此,他会把自己在军队和运动中获得的一些知识,用于管理咨询上。

    在FT中文网的一篇报道中,安德伍德简单介绍了军队和企业的不同,以及企业可以向军队学习什么。

    首先,企业可以向军队学习培训。“军队是培训机构”,不断评估、训练、提高、更上一级。皇家空军飞行员和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可能90%的时间都是在培训,10%的时间用在实操上。而在民营机构,刚好相反,能用10%的时间进行培训就不错了。因此,每当有人跟他说“我们想达到世界级”时,安德伍德就会回答说,那很好啊,但是你们花在培训上的时间不到10%,凭什么成为世界级?一支球队不可能仅仅凭借着出场比赛就成为世界级球队。

    其次是在发展方面。培训是教人更好地做好眼前的本职工作,发展是让人为未来做好准备。在安德伍德看来,商界往往会忽略发展。因为,短期压力可能会让团队变得忙于反应,忽略了更长远的问题。

    最后是学习团队合作。无论是军队,还是球队,都非常强调团队合作。好的团队能做到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安德伍德说:“在高绩效团队中,人们互相关照,相互配合。这就是‘团队第一’——我能为团队做些什么,而不是团队能为我做什么。如果你的态度是‘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这种态度在部队里不受欢迎。”

    在团队中打造学习文化的三种方法

    如今,各行各业的专业需求都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人们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谷歌、桥水基金等行业领先公司,已经把学习当成了人才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调研显示,从长期来看,那些能有效培养员工学习欲望的公司,成为行业龙头的可能性比其他公司要高出30%。怎样才能培养团队成员的学习动力呢?《哈佛商业评论》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三种方法。

    第一,奖励持续性学习。有效的激励制度是让员工做出改变的第一步。不过,虽然很多管理者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们还是更关心短期绩效。文章说,如果员工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怎样在短期内提高绩效,就很难有时间学习。有一项针对700多个公司的研究表明,这些公司的员工每周只有24分钟的学习时间。此外,奖励求知并不只是表彰那些努力学习的人,创造一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氛围也很重要。如果想要团队有创新,企业就要鼓励挑战权威和直言不讳。

    第二,给予有意义和建设性的反馈。很多企业在管理时很看重积极反馈,这样做会让人感觉很好,但也容易让人忽视负面反馈的价值。当人们忽视了自己的局限,就很难进步。提高员工绩效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直接告诉员工他们错在哪里。学习也是一样,想要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最好的办法就是突出知识差距。也就是说,让人们意识到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尤其是当那些差距让他们觉得不舒服的时候。

    第三,以身作则。领导者的行为会对团队产生影响。所以,领导者的言行是员工学习的另一个驱动力。如果你想要培养团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积极性,就应该以身作则。如果你想让员工接受新鲜并且有挑战的任务,你要先开始做这些事。比如,学习一门新技能,自愿参与和你无关的工作,或者跳出舒适圈,进行一些你并不擅长的项目。如果通过一些学习和训练,你可以做得更好,就能够以此激励他人。

    向美国特种部队和NBA球队学习团队文化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的新书《文化密码》(The Culture Code: The Secrets of Highly Successful Groups),讨论的是精英团队的文化。接受沃顿知识在线节目采访时,丹尼尔·科伊尔介绍,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和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虽然看起来很不一样,但他们作为团队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海豹突击队是世界十大特种部队之一,是美国实施局部战争、应付突发事件的杀手锏,队员们能够在一个小团体内构筑互信,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对。而马刺队则在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的长期带领(从1996年开始)下,五度夺得NBA总冠军,是二十多年NBA比赛中最稳定、最成功的球队。

    科伊尔说,当你处在一个集体力量大于个人力量的团队里,能感受到那种联结和归属感,继而也会做出伟大的成绩。他介绍了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这个实验跟踪记录了不同的团队,结果发现,高度合作的团队在10年内取得的净收益是普通团队的782%。

    科伊尔发现,在好的团队中,成员们会分享信息,袒露真实情况。海豹突击队里有一位名叫戴夫·库博的指挥官,他负责训练抓住本·拉登的那个团队,他曾说过:“一个长官最重要的四字真言就是‘我搞砸了’(I screwed that up)。” 这么说是因为军队里等级意识根深蒂固,领导者袒露自己的弱点,会鼓励其它成员也开诚布公。

    海豹突击队甚至把袒露自己的薄弱点变成了一个日常习惯,他们把这叫做“行动后评估”(After Action Reviews, AAR),每次行动或者训练之后他们都会停下来、圈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哪些方面进展顺利?哪些方面进展不顺利?下次有什么别的办法吗?科伊尔说,这是一个集体能在一起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绝大多数团队不能获得很好的反馈,要么是有人刻意隐藏事实,要么就是不能在重大问题和信息上展开坦诚交流,“行动后评估”像一台信息处理器,帮助人们在面对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时,搭建起共享的思维模式。

    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也会对球员坦诚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也会发自内心地爱护球员,保持团队之间的彼此关心。马刺队一起用餐的频率高过绝大多数家庭,波波维奇会乐此不疲地为球队预定餐厅、点酒。科伊尔曾经拜访过马刺队,那时马刺队刚刚输掉了一场比赛,波波维奇在给球员们播放录像,放的不是比赛录像,而是一个关于《1963年民权投票法案》的纪录片。波波维奇组织大家展开讨论。科伊尔说,波波维奇那时表现出来的关心和好奇,不仅仅是出于工作,还是出于对个人的关切,这些行为传递出了明确、有针对性的信号:我们彼此紧密相连。

    科伊尔说,在传统的团队文化里,成员不能犯错,领导者掌握所有答案,但这样只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当世界日趋复杂、发展越来越快时,就需要通过组织实现知识的普及,让大家共担风险才能越来越好,“以前的模式不再奏效了。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袒露弱点和明确目的,来建立一种安全的相互关联,从而打造出一个大于个体集合、更加智慧的集体”。

    如何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经验

    摩根·豪塞尔(Morgan Housel)是投资机构Collaborative Fund的合伙人。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人们经常会把成功的商业领袖当成学习的榜样,但这种从结果去评判过程的方法很危险。勇敢和鲁莽通常在一线之间,那些帮助商业领袖成功的特质,也可能成为他们失败的原因。而我们在学习具体结果时,很少考虑这个因素。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翻译了这篇文章。

    豪塞尔认为,那些渴望从名人身上学习的人往往只看一面,成功者做对了什么?失败者做错了什么?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很难从这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借鉴出一个可行动的路径,因为两者通常采取类似的战略,只是因为运气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那我们该如何从前人的经验中更好地学习呢?豪塞尔给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别那么关注案例研究,要更关注具有广泛意义的模式。豪塞尔说,很多案例都是特例,不太容易应用到其他场景。他建议我们可以观察一些具有更广泛意义的模式,比如人们如何对意外情况做出回应,商业在以什么样的速度变化等。关注这些问题会让我们更容易形成行动方案。

    第二,接受“战略也会过期”这个事实。豪塞尔说,历史的讽刺之处在于,它是对正在发生变化的事物的研究,但却要用来指导人们今后该怎么做。当你明白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你就不会对适用于过去的战略那么感兴趣,而更愿意研究一些广义话题,比如人们最初是如何想到要设计这些战略的。

    第三,那些经历风险的人更值得学习。豪塞尔说,如果成功意味着承担失败的风险,而风险的界线又很难分清(不承担风险就不会成功,承担风险过大会导致失败)。所以他更愿意听听那些不小心跨过界线并且活下来的人是怎么说的,比如,那些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企业,经历过熊市的投资者等等。

    大公司向小公司学习什么

    宝洁前全球营销官吉姆·斯坦戈(Jim Stengel)出版了一本新书《释放创新者》(Unleashing the Innovators)。这本书希望回答一个经典问题:如何让大公司拥有创业公司的活力和热情。他在书里研究了200个大公司和科技创业公司之间的合作,其中包括通用电气、零售巨头塔吉特和服装品牌李维斯。

    通用电气公司创办了GE风投,GE风投会投资一些初创公司,通过这种方法去了解创业公司的做法,并从中学习。通用电气对创业公司的灵活反馈系统印象深刻。在员工考核方面,通用电气原本的做法是使用季度和年度员工考评体系,而创业公司对工作的考核和反馈往往是即时的。通用受到创业公司的启发,舍弃了自己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更灵活的反馈系统。

    零售巨头塔吉特和企业孵化器Techstars合作,建立了一个内部加速器。塔吉特的CEO布莱恩·康奈尔说,跟初创公司的合作,让塔吉特变得更乐于冒险,“塔吉特的企业文化让我们倾向于从想法中找到漏洞,创业公司CEO却总是以‘倘若’的假设语气来引导对话。”

    李维斯跟谷歌合作,做了一款智能外套。但是智能外套并不是李维斯最大的收获,李维斯最大的收获是,学习了谷歌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加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最初的纤维没有办法通过产品压力测试。这会让李维斯的人崩溃,但谷歌的人却认为这种挫折很正常。李维斯全球产品创新总监保罗·迪林格说:“面对失败,谷歌比我们泰然自若多了,谷歌只是将失败看作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曾学习过秦朝唐朝和延安

    阿里巴巴集团在8月19日宣布,公司和西安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并会把公司的西北总部设在西安。8月20日上午在西安的一个演讲中,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谈到他和西安的渊源,并提到他和团队曾数次到西安开过重要会议。马云说:“任何一个企业想持续发展,没有强劲的文化是不行的,而这个文化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 西方商业文化的发展以基督教文化为主,而阿里巴巴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受到儒释道的影响很大。

    阿里巴巴作为一个公司,向西安这座城市学习的,是“一个城市怎么用文化、用凝聚力成为一个历史的高点。” 在淘宝刚成立一两个月的时候,马云就曾把淘宝团队带到西安,在秦始皇墓地上开了三天会,“重点讨论的问题是,秦朝作为一个偏僻的小镇,创始人是个养马的人,没有资源,什么都没有,他凭什么能够统一天下?他做了什么对的事情?花了多少时间?”

    在淘宝和天猫做得如日中天的时候,马云和团队又到了西安,请了一些大学教授,给团队讲唐朝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和原因。马云说:“做企业要永远去思考这些东西,从历史文化角度。每一次从西安回去之后我们都进行了非常大的改造,组织的改造,人才的改造,愿景的改造,危机感的改造。”

    除了西安,马云还曾带着团队去另一个陕西的城市延安,“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延安重建希望、重建信心、面对未来愿景驱动的,在这里能从历史里面学到我们可以去反思的地方。”

    公司如何向生物学习?

    首先,王小川说,创业做公司一定要尊重用户需求,不要妄下结论,也许一不小心就挖出一个大规律来。他举了两个例子,看上去都是很神秘、难以理解的事件。比如第一个,长城大家都知道,奇怪的是,长城有一段恰好是在年降水量400毫米的等雨线上,而且这一段长城东西两边的文明形式、社会、人口等等都有很大不同。看起来挺神秘是吧?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个400毫米等雨线的西北方,就是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方,所以就发展出了游牧民族。而东南方的降水高于400毫米,灌溉充足,于是发展出农耕文明。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产生冲突,于是有了长城。有句话叫“历史是由山川决定的”,看来此话果然不虚啊。

    另外一个神秘事件是,福特汽车竟然对香草冰激凌过敏。这是咋回事呢?原来,这个福特汽车公司就接到过很多次投诉,用户抱怨说每次到超市买香草冰激凌,回来时车就打不着火了,但是买芒果和巧克力冰激凌就没问题。是不是挺神奇的?后来,经过工程师的详细检查,终于揭开了谜底。这些车的问题出在熄火散热系统上,每次熄火,都需要等上5分钟才能再打着火。可是超市的芒果味或者巧克力味冰淇淋销售很好,排队要超过五分钟,所以司机回来再打火就没问题。但是香草冰激凌的销售却不太好,排队的人也不多,3分钟就能买到,这个时间不足以让汽车散热,所以司机回来打火的时候就打不着。

    上面这两个案例给王小川最大的启示就是,一定得尊重用户需求,不能妄下结论。对于神秘事件一定要包容和接受,也许一不小心就能挖出更大的规律,找到新的破题方案。

    其次,王小川说,生物跟公司是有底层共性的,公司要更多向生物学习。你可能会说,生物跟公司也不怎么搭边啊。其实还真不是这样。你看,生命该怎么定义呢?美国圣达菲学院给出的定义是:性状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这很好理解,所谓性状稳定,就是有对抗的能力,可以保持原样,也就是存在性。而能够自我复制是生命中很本质的事情,就像老鼠生老鼠,你得复制出有一定规则、能描述它的系统。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你会发现,公司和人都有生存下去的属性和欲望,都有新陈代谢,有肥胖,有衰老,还有繁殖问题,孵化子公司,变异和进化问题等等。那作为生命,人和公司谁更强大?肯定是人,因为人活了几千万年一直在传承,但是百年老店似的公司一共也没有几个。所以,王小川觉得,从生物性这点上来说,公司要更多向生物学习。

    比如,公司不要参与太多白热化的竞争,因为竞争太激烈的话,会让我们改变自己的基因,做一些没有那么善良,或者说没有那么针对未来的事情。

    再比如,公司要向生物学习开放性。生命有个特点,那就是需要不断跟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公司也应该这样,员工应该多多出去走动,而不是宅在内部做事情。如果公司两千多人,只有CEO一个人在外面跑,那很快就会进入死亡状态。

    最后,王小川说,生命分为上层生命和下层生命。所谓上层生命,就是指我们体内的DNA系统,咱们人类的大部分欲望都来自这些底层代码,没法控制。而下层生命呢,就是咱们通常所理解的那些人类的基本特征。

    你会发现,这两层生命其实是互相影响的。比如说,你能从少数下层的生命,来推测上层生命的状态。比如拿个人来说,突然冒出了白头发,你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变老了,或者最近很焦虑,你能从局部看出系统的状态。公司也是这样,有时候你看几个员工的精神状态,就知道整个公司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因为这都是一体的。反过来,你也可以通过局部的改变来影响整体。

    其实啊,咱们的DNA非常复杂,但只要你找到中间的一些清晰点,找到一点点源头,那就可以改变它。对公司也是一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复杂事物,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点,能带来全新的改变,从局部出发,影响整体,最终改变企业的基因。

    所以你看,归根结底,王小川觉得,生物跟公司之间存在很多共性,如果我们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内在的规律以及清晰的点,那可能你只需在局部修修补补,就能让公司健健康康地长久运营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n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