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浪花》
作家出版社1991年10月北京第2版第2次
似是故书来
幸亏没有藏书家的命,否则这样品相的旧书是不会被我看上的。
但是对于喜欢逛旧书店的人来说,我最喜欢的淘这样留有旧主人痕迹的书了。纸张已经发黄了,书亦有情书亦老,趁着有缘,赶紧多读几次吧。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隐约记得当年读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的快乐,但是这简单的快乐多是不被大人允许的,据说读这些小说会变坏。
可是街上的报摊摆的就是这些书呀,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互相传阅的也是这些书,我从琼瑶金庸梁羽生卧龙生到张晓风张秀亚到白先勇……港台文学作品就是这样读了过来,那是多么美好的新世界呀,和现实无关,我们知道自己平凡,偶尔贪图阅读带来的梦想,本应珍惜,因为青春一转眼就过去了。
我现在读《浪花》,你们万万没想到,最感兴趣的竟然是吃喝,而不是故事的本身。
“云涛画廊”的咖啡座上几乎都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而香醇的咖啡味。
每种一块,这都是“云涛”著名的点心,栗子蛋糕,草莓派,杏仁卷、椰子酥、核桃枣泥糕,你每样都该尝尝,吃不完,我帮你吃!
“ 我最爱吃牛肉面,还有牛肉线粉,加一点辣椒,四川话叫做——”她用四川话说,“轻红!”
她取出一条吐司面包,一瓶果酱,一包牛油和一袋鸡蛋,还有一小包切好片的洋火腿。
是我把冰箱里最后的一瓶牛奶和半包苏打饼干都吃掉了。
他找着火柴,燃起了煤气炉,把菜锅放上去,倒了油,趁油没有烧热的时间,他调蛋,放盐,再用锅铲把油往全锅一铺满,把蛋倒进去一点点,拎起锅柄一阵旋绕,一块蛋皮已整整齐齐地铺在锅中。他再用锅铲把蛋翻了一面,稍烘片刻,盛在盘子中。再去放油,倒蛋,旋锅……只一会儿,一盘蛋皮已经做好了。
“喂,我们云涛不是新出品一种冰淇淋,就是好大好大一杯,里面五颜六色有七八种味道,有新鲜草梅(莓),什锦水果,顶上还有那么一颗鲜红的樱桃,那个冰淇淋叫什么名字呀?”
“是云涛特别圣代”。
她平静地说,“你最好拿一杯冰冻的桔子汁之类的饮料来。”
《浪花》是琼瑶1974年的作品,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琼瑶笔下的美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万块!你知道一万元有多少吗?它相当于一本书的厚度!”——这已经成为历史了。
“新的浪冲激着旧的浪,浪花是永无止境的,生命也永不停止。所以,朽木中嵌着鲜花,成为強烈的对比。”琼瑶当年也不曾想到,新浪、旧浪、后浪都是当下的热词。
“我画我所见,我画我所思。别人能不能接受,是别人的事,不是我的事。我既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我的画,也不能强迫别人喜欢我的画。别人接受我的画,我心欢喜,别人不接受,是他的自由。画画的人多得很,他尽可以选择他喜欢的画。”这就是内心无比强大的琼瑶,这也是我今天读琼瑶的心得,在我的世界里,我也一直在努力活出“真我的风釆。”
有点小好奇,当年批评琼瑶的那些人,究竟有没有认真读过琼瑶的小说?有沒有尊重过作者的辛勤劳动?但倘若精读过,为什么能得出不好的结论?既然“不好”,批评者又为何要读?莫非自身已百毒不侵?遗憾的是,我也一时找不到当年的批评文字,也就无法“对号入座”了。
言归正传,《浪花》当然是言情小说,爱情和减肥都是恒久不变的话题。我从不喜欢剧透,小说各有各读,但这真不是“畸恋小说”,更不是“直面人生的悲剧小说”,那是1990年代的宣传语。
互联网时代了,略略了解琼瑶的故事和她的“黃金时代”,你绝不应该轻视琼瑶,《浪花》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着琼瑶的影子,但她为了社会效应为了照顾读者的感受,“畸恋”的男女主角,并没有在一起。
有什么关系呢?“求不得”也是人生,到头来都只剩“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而已。
世界这么大,一部手机就能看万水千山,再也不要相信某人某书会毁人生的谬论了,自信点,你没有那么脆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