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文章,具体的细节忘了,只记得大致意思,鱼妈妈告诫小鱼,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只有洞里最安全,于是小鱼一辈子也没出那个洞,当然一辈子也没遇过危险。
那个时候看这篇文章做阅读理解,觉得批判意思显而易见,很简单的道理,为了不遇到危险选择与世界隔绝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事啊,有什么比亲身体验经历更对得起来过世间这一遭呢?
然而到了我渐进而立之年,却发现我也越来越成为那只小鱼,外面的世界太危险,而我的身心太娇嫩。每一次刮蹭都让我疼痛,每一次拒绝都让我怯懦,每一次失败都让我难以忘怀。我患得患失,我开始在每一次做事之前都衡量,是做成功带给我的欢乐多,还是失败带给我的痛苦多,最后,对于问题的惧怕让我放弃了成功的愉悦,只为了免去失败的可能性。我一次次的退缩,一次次的逃避,拖延,懒惰。沉溺于娱乐,沉溺于丧,沉溺于世界本就是悲哀的,无望的观点中无法自拔,我喜欢美好的事物吗?我渴望得到成功或者真爱吗?我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要最好的,可是我却连基本的努力都不愿意尝试,惰性如同沼泽一样,慢慢的把我拉下深不见底的黑暗中,我习惯于黑暗,黑暗给我安全感,可是我知道我是向往光明的。
我终其一生希望洁身自好,希望自尊自爱,希望良心坦坦荡荡,任何一件有悖于道德的事情我都自我更正,我内心自傲。可是我怎么会想到美好背后也有不美好呢?我见过很优秀的人,我敬佩他们的自律要强,可是我也发现了他们所面对的高处不胜寒的问题,他们的自傲,过于关注自身而不能平等容忍也有人不优秀,不优秀的人身上也有其他的闪光点,自己有的好品质别人必须有,自己没有的品质别人也要有,于是,优秀反而带来了更多问题。而我,也与此相似,我总觉得自己高洁,我不敢尝试任何一件脱离规则的事,但是那些规则其实也只是我内心制定的条条框框,我什么也不敢尝试,我只敢抱着我内心自己发给自己的奖章躲在一事无成的壳子里贫乏生活。
愿我成为一个出走远方,归来仍是少年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