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论中国社会存在的无知与偏见

论中国社会存在的无知与偏见

作者: 悬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17:30 被阅读53次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科技日益先进。然而在这个社会里,最让人头疼的还是部分中国人思维方式里根深蒂固的无知和偏见。这种无知和偏见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普世思维习惯。

我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但促成我写这篇文章的是今天的一件事。联想到在家的时候网购东西,快递只送到小区门口的菜鸟驿站,去取要跋涉来回一公里的路程,这和快递的服务初衷似乎相悖。可不知这种默认的麻烦收件方的快递最后一公里服务方式什么时候成为了主流,去网上搜索“快递只送到小区门口”,发现几乎全国各地所有快递都是这么做的。这时候,作为买家理所当然会去网上发牢骚,评论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抨击用户没素质,不去体谅快递员,还讽刺用户是个懒人。而据我查询,快递服务送货上门是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的:

《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
投递形式应主要包括按名址面交、用户自取或与用户协商投递三种形式。
而用户自取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投递2次仍无法投递的快件;相关政府部门(如海关、公安等)提出的要求。

因此,快递送货上门是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责任,送上门是你的义务。客户的体谅充其量是有快递柜的楼栋放进快递柜,没有快递柜的可以送到楼下叫客户下来取件。二话不说自行代收或者只送到小区门口,那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甚至违规操作。而快递员不与客户沟通就默认客户应当去快递点取件,显然是极不负责的态度。不要说快递员每天应该送多少件快递,送一件多少钱,那些都不是理由。如果做不到相应要求,为什么要谎称自己是快递公司?作为快递公司却要求用户上门取件,不送到楼下说是送件太多,小区不允许快递车辆进入,却不和物业及公司进行协商找到解决办法,只知大言不惭的要求他人体谅。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省的无知、对社会责任的无知,更是对服务的一种偏见。

当然,能体现中国思维环境的事情不只是这一件,否则我就不会说“无知和偏见是中国人普世存在的思维方式”了。

相信很多高校的宿舍都会对使用电器的功率有要求。就拿我校举例,学生公寓对电器的管理不是对宿舍所有电器的功率总和和单个电器的功率进行管理,而是对某些电器毫无管制,对某些电器严格禁止,还有一些是数量上的管理。总的来说就是完全靠眼睛和经验来管理。比如规定中有这么一条:加热功率325瓦以下的饮水机可以有一台。洗衣机不能用。当时我想购买一台小型的半自动洗衣机,功率只有170W,只有规定饮水机功率的一半,何况寝室还没有饮水机。然而询问后得知洗衣机不能使用。在他们的眼里,洗衣机就是大功率电器,不看功率的具体数字,而是只要长得是洗衣机的样子,也叫洗衣机,那就不能用,多少瓦都不行。更有我朋友所在的其他某些学校,凡是热水壶都不能用,凡是超过多少功率的吹风机都不能用。而功率巨大的洗澡用热水器却允许使用。高校的思维模式尚且如此,社会大众的无知和偏见可见一斑。

还有中国人爱吃河鱼,不会吃鱼的孩子被认为笨和蠢,不灵巧。殊不知大洋彼岸社会高度发达的美国,人们都只吃海鱼。海鱼没刺或少刺,肉多,河鱼泛滥都没有人理睬。我就因为不会吃河鱼而被家中的长辈嘲笑过多次。

当然,更典型的还有,整个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夸张偏见。这种偏见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中国整个文化认知体系里对生育和繁衍后代的高度崇尚,还有对个人生活和个人追求的极端不尊重。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人的思想里,个人的生活价值不值一提,只有传统认知和社会大流是重要的,这一点在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以及所谓的集体责任感里也有相当的体现。说道从众心理和集体责任感,我联想到高中时期,进入冬季时,学校周围的居民会燃烧煤炭取暖,还有夜里工厂的废弃排放,让整个校园都淹没在污染气体中。然而学校照常组织晨练跑步,学生在漫天的毒雾里跑步,有氧运动俨然成了有毒运动。我向当时的班主任提出建议取消晨跑,却得到这样的回应:“大家都在跑,你为什么不行?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中国大部分人对于生活的认知,还停留在政治层面。那么再回到中国人鄙夷同性恋群体的现象来。年龄稍长一点的人都会认为同性恋是肮脏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也就是因为这是“和社会大流不一样的”,是“无法理解的”。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那么你就无权去干涉别人的选择。。而且,对于这个问题,柴静有一句话总结的相当漂亮:

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应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当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无知和偏见并不只是体现在一些方面,而是从大部分国人处理事情的方式中都可见一二。从众心理、没有主见、看客心里、传统观念,无一不体现了国内社会还处在一个心智尚未全开的年代,对世界的多样性认知和对他人生活和生命的尊重都处在较为低下的水平。这来源于教育对想象力的压制,对绝对服从的宣扬,来源于在思维方式上没有批判精神。当初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里写: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孩子们在一个教室里读书学习,老师问大家对此有什么映像。我站起来回答:乱七八糟的映像。不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各说各话,当然是各种语言叽叽喳喳乱七八糟了,却因此被老师批评。这个世界,对待现实的时候从来就由不得浪漫主义,由不得一厢情愿。我们应当在生活中包容他人的思想,在工作中科学看待和管理事务,这个社会才会真正慢慢变得优秀,而不是经济飞起来,把精神扔了下去。

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把那位老师的批评留在心里,而坚持了拥有自己的主见,真正成为了心里的那个自己。生而为人,不正应当如此么?人比其他动物高级,就是因为拥有高级思维。而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那就失去了作为人的价值,生活也将是可悲的。

相关文章

  • 论中国社会存在的无知与偏见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科技日益先进。然而在这个社会里,最让人头疼的还是部分中国人思维方式里根深蒂固的无知和偏见。这种...

  • 无知与偏见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跟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体会。出去旅游,我以为它是这个样子的,结果不是。又或者...

  • 偏见与无知

    我曾经是个带有严重偏见与无知的一个人。 小时候,见到一个长相丑陋的人,就会毅然决然的与之保持距离,并把他/她列为入...

  • 偏见与无知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怎么改变被扭曲的价值观呢?其实也不是突然,之前也略略说及一点,只是面对现实一个又一个的偏见,总不...

  • 无知的无明

    许多人是死于疾病, 其实是死于疾病背后的无知, 更多的人,是死于偏见! 偏见比无知更糟糕,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 他卷风雪而至,他携烈焰而归。他死于千年前的无知与偏见,而偏见永生。 ...

  • 16.06.04

    “偏见源于无知”,我不怎么偏见,不是因为我不无知,只是因为我知道偏见源于无知。 遗忘,每一秒都在遗忘前一秒。

  • 古一手绘日志——无知

    傲慢与偏见源于无知。无知是因为不知道。 2021.04.16/星期五——古一手绘日志。

  • 论杂事与偏见

    近来,一直偏向于写些东西,以此来纪念这青春生涯,同时也为纪念这不再折返的独特日子中的学习与工作生涯。同时又特别欣赏...

  • 论无知与愚蠢

    有人说:“人天生是无知的,但并不愚蠢;教育机构把人变得愚蠢”。这无非是指责教育的弊端,通过深入思考其中正确的道理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中国社会存在的无知与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pr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