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夜色朦胧之际,无意瞥见天空繁星点点,一轮明月点亮无边夜色,朵朵云层时卷时舒,让人看不真切。
好久不见这样的景致,更觉别有一番风味。云层、星星和月亮三者构成的一幅画美不胜收,正准备用相机捕捉这美好的一刻,那轮明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了云层里,无奈只得放下手机。
不多时,那轮弯月躲了又出,出了又躲,天边的云也跟着变换不同的形态,像划过天际的飞机又像柔软的棉花糖,如此反复,我终究是没能定格下那瞬间美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总有些事无法抓住,这样的感慨一下涌上心头。
恰逢在看87年版的红楼梦,不得不说这一版的拍摄堪称经典,从服饰到建筑,从选角到布景,方方面面深得我心。演员把红楼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演得情真意切,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林黛玉的弱柳扶风,贾宝玉的率性多情,薛宝钗的世故圆滑。四大家族由盛而衰被刻被画得淋漓尽致,对比之下,当初有多奢靡最后就有多落魄。

今夜看到黛玉油尽灯枯泪尽而亡,看到贾府被抄全员入狱,看到刘姥姥雪中送衣千里救人,看到湘云沦为船妓凤姐草席裹尸……
一幕幕着实揪心,纵有千年铁门坎,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瞬息万变,谁又能能琢磨得透呢。管你荣华与富贵,管你心狠与手辣,到头来,终不过是一场梦。
很多人感叹少时不懂红楼梦,再读已是梦中人。少时不知戏中意,长大已是戏中人。
初中时初次拜读《红楼梦》,说来荒唐,没有似其他人一样立刻被深深吸引以至废寝忘食,这部经典著作反倒成了我的"安眠书",许是当时年纪太小,总有种读文言文的生涩之感,加之错综复杂的庞大人物体系,每当睡不着的时候翻上几页,立马昏昏欲睡。那时候还戏谑说《红楼梦》真是本"奇书"。
就这样,《红楼梦》就一直留在了书柜的最角落。直到近年来才重新提起兴趣翻看,看过文字再看剧,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感受确实略有不同,至少说表面内容能粗粗领略了。
看罢此书此剧,到底有些意难平,在此也不胡诹,等日后慢慢道来。
留下这首《好了歌》供大家品评吧。
网友评论